—文拳仪:从“少林武僧”至 “太极门徒”
幼时,他疾病缠身,为了祛病强体,12岁那 年他毅然决然独自远离故乡进入少林寺习武,后 来无意闯入太极拳的玄妙世界,病魔因此脱身而 去。从“少林武僧”到“太极门徒”,他在少林 外家拳和太极内家拳等多种功夫之间穿梭,集合 众长于己身。
进入武门7年,他从一个病人蜕变为一个健 康人,又过去13年,他成为打败无数武林高手 的“超人"。从武近30年,他的武术境界日益 超然,由武悟道,修身修为。
出于对太极拳的偏爱,以及太极养生的潮流 所趋,他创办了广州市花都区尚武运动健身会馆。 此外,他还创建了王西安拳法研究会花都分会, 施教一方。
从一名习武少年,到跨越多种功夫的武术冠 军,再到武馆经营者和武学研究者,“铁腿太极” 刘拳仪就这样走过了 30年的峥崂岁月。如今, 他已过了 40岁,事业蒸蒸日上,而他的梦想更 高更远。
“药篓子,,蜕变为“小金刚”
刘拳仪原名刘武,1971年,他出生在安徽
六安。因为是早产儿,刘拳仪自幼身体瘦弱多病, 几乎天天吃药,是个"药篓子”,一些亲戚甚至 认为他难逃一劫。上小学时,他竟然患上游走性 风湿性关节炎,浑身关节疼痛,行走艰难。医生 诊断说,不久风湿可能进入心脏,一旦成为风湿 性心脏病,与残废无异。那时,刘拳仪的姐夫左 亚明是当地颇负盛名的拳师。闲来无事,他教授 刘拳仪一些武术基本功。瘦弱的刘拳仪幻想着自 己能像姐夫一样身体强健,让母亲不再担心。当时, 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在看过这部电影 之后,迷上武术的刘奉仪对少林僧人的高强武功 羡慕不已。一个念头在心间萌生,他对母亲说:
“娘,我想去少林寺当和尚,学武强身!”家里 人放心不下,毕竟刘拳仪年幼,少林寺又离家千 里。只有姐夫左亚明赞同他的想法:“由他去吧。 去少林寺练武可能是件好事,或许练武治好了病, 救了自己。”
1984年,13岁的刘拳仪远离家乡,进入少 林寺习武。思乡对于一个初出远门的少年,固然 是种煎熬,但对他来说,最大的痛苦还是来自于 身体。“要学武,别怕苦”。习练少林外家拳实 属不易,何况他还是一名身有重病、浑身关节剧 痛的少年。但志在必得的刘拳仪,每天咬紧牙关 接受高强度的训练。他每天早起晚睡,比别人花 费更多的时间练功。晚饭过后,他甘愿牺牲自由 支配的时间,执意跟随师兄一起继续练拳。一次, 他发现一位来自温县陈家沟的师兄练习一种拳, 缓慢舒展,一问才知是陈式太极拳。师兄说,太 极拳是内家拳,修身养性,祛病强身,不仅技击 作用强,对身体也有好处。“那能治好我的关节 疼吗? ”刘拳仪好奇地问道。在获得肯定的答复 之后,刘拳仪兴奋不已,除了习练规定的少林拳 之外,每天晚上,他都抽出时间学习太极拳。两 三年之后,刘拳仪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关节痛减 轻了,浑身轻松,这种重获新生的感觉,让他欣 喜若狂。刘拳仪把关节痛的不治而愈归功于太极 拳,同时,更坚定了他练太极拳强身祛病的信心。
一晃七年过去,刘拳仪在少林寺不仅学得了 少林散打一身硬功夫,而且太极拳也打得得心应 手,更让他和家人感到最欣慰的是,曾经的“药 篓子”成了 “小金刚”,全身顽疾渐渐痊愈。
陈式太极如虎添翼
成年之后,刘拳仪领悟到中华武术浩瀚如海, 博大精深,自己只是觅得冰山一角。他求知若渴, 希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许多年里,他遍访名师, 先后走访了十几家武术院、馆(包括陈家沟), 学习了拳击、截拳道、散打。无论学习哪门武功 绝学,刘拳仪每天始终坚持习练陈式太极拳,并 投入了太多的情感。习练越久,想得到名家指点 的愿望越强烈。
刘拳仪早就听说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 一的王西安大师,但这样的大人物能否收自己为 徒,他心里没底。在师兄的引荐之下,他终于见 到了王西安大师。平易近人的大师闻其过去经历 以及现在情况,颇为感动和赏识,有心栽培这位 笃学太极的年轻人。
自此,他扎寨陈家沟,在王西安大师教导下, 系统学习陈式太极拳。他苦练太极,几次深受重伤, 伤未痊愈,他就重新投入训练。名师点拨,开启 了他的智慧之门,他对太极的领悟,也愈渐深了, 知道了太极的玄妙之处,因此对太极的喜爱加深
了因为喜爰,他将户口落入陈家沟;因为喜爱, 他将“刘武”这个名字改为“刘拳仪”;因为喜爱, 此后无数次回陈家沟。
名师亲点亲授,加之武术功底深厚,几年下 来,刘拳仪的太极功夫突飞猛进。同行皆知他在 太极拳、散打、拳击、截拳道均有相当造诣,尊 称其为“铁腿太极”。在王西安大师的身边,刘 拳仪感受到了大师风范。他感觉到,王西安大师 盖世的太极功夫,与他的迷人风范是相得益彰的。 刘拳仪从王西安大师那里,不仅学到了太极,更 学到了为人师表的涵养。
太极拳看似软绵无力,实际上是一门最精深 最博大的武术,包罗万象。因有内家拳相助,刘 拳仪外家拳功夫也因此更为精湛,在几次世界级 的武术比赛中,太极拳令他如虎添翼,凭借不可 争辩的实力,屡屡摘金。譬如,2001年在29个 国家参加的“国际少林武术节”上,他力夺散打 65公斤级金牌。2006年,刘拳仪在北京“东亚 武术大赛”上一举夺得太极拳套路、推手和散打 三枚金牌。2008年刘拳仪被评为“中华武林百杰” 之一。
兼习多种武学于一身的刘拳仪逐渐赢得了世 界拳界的关注,陕西省专业散打队、拳击队特允 他入队训练,并成为国家队一名正式运动员,开 始了武学历程中的又一段苦拼生涯。
上下而求索
刘拳仪虽是一名武人,却具有前瞻性的目光。 他敏锐地嗅到社会养生潮流即将涌来,太极拳的 养生功效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作为太极拳 的受益者,自己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太极 ◎太极的力量——王西安和他的弟子们 的重任,顺应时代潮流,引导太极养生。
刘拳仪认识到,传播太极拳,引导人们用太 极养生,必须学好中医经络学,并系统研究掌握 中医理论、易理知识、道家文化等。为此,刘拳 仪又专程拜焦作市中医界鼎鼎大名的张新军老师 学习中医知识,在世界华人周易协会学习易理知 识,在广东道教学院学习道教文化。他致力于太 极养生的研究,为了全面掌握太极拳治疗各类慢 性疾病和亚健康病的原理,他深入广州中医药大 学系统学习《黄帝内经》和《人体解剖》。如今, 刘拳仪在传统中医、道学、易学方面的研究也渐 见成就,2009年被全国工商联国学文化管理中 心授予“国学文化专家”称号。2010年被编入《中 华崛起》一书,同年被确定为"太极拳非物质文 化遗产继承人”之一。
2008年,刘拳仪成立了广州市花都区尚武 运动健身会馆、王西安拳法研究会花都分会,均 为花都区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武术机构。刘拳仪在 教授少林拳、散打的同时,还全身心投入陈式太 极拳在当地的普及推广,教授弟子已达万人之多, 花都媒体对他作了特别人物专访。在2010年香 港国际武术大赛上,刘拳仪率领弟子代表花都区 参赛,斩获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2枚,所 有参赛弟子都进入前12名,团体成绩获第三名。 刘拳仪也因个人成绩,成为国家一级裁判、中国 武术高级教练。
成名之后,刘拳仪身边多了许多慕名追随者, 一些成为其入室弟子。刘拳仪总是谆谆教诲弟子 们:“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传授你 们武学,不仅要给你们一个强壮的身体,更要让 你们具备武者刚正侠义、虚怀若谷、不弃不馁的
精神,如此,这一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坦荡磊落, 勇往直前!”
在武术里浸润了这么多年,刘拳仪不断升华 自己的武术涵养,提高自己的武术境界。他由武 悟道,悟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他看来,中华武 术是一门精深的艺术,是厚重的传统文化,也是 一门修为课。习武的目的应是以武悟道,自我修 行,而不是为了 "打败谁”。如果学习武术只是 为了争强斗勇,那实在是太过浅薄了。刘拳仪说, 武术其实和社会事理是相通的,懂了武,就明白 了事的理,譬如“中庸和谐,立身中正,我守我 疆”,既是武术养生、技击之本,也是做人做事 之本。所以,武术境界越高,练武之人也越谦恭, 修养越好,心态越平和,所谓“武到极致即是文”。
如今,刘拳仪从事武学研究、教学工作,还 不遗余力研究传统国学,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和道 行。他刚入不惑之年,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他的心里, 还有一个更清晰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过上中庸、 和谐、健康的生活,让更多的武术爰好者来关注 并传承中华武学,从而惠及更多的世人,让他们 享受健康和谐的人生!
浏览2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