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 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在少林建筑文化中多以嵩山少林寺山门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我们先到少林寺常住院的“山门”。山门,即寺院的大门。

中国佛寺的外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是一大门,两旁各 一小门。其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称 “三门殿”。因为寺院多居山林,所以三门又称“山门” °

少林寺山门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正门和东、西 掖门组成,其主次格外分明:中间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 歇山顶建筑,稳稳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其左右配以硬山式侧 门和八字墙,方门圆窗,似一双慧眼,放射出千秋灵气,配以红 墙绿瓦,巍巍壮观;正门门额上方,有门额横匾,“少林寺”三 字,为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方镶嵌“康熙御笔之宝”方印,黑底 金字,格外醒目。仔细看上去,匾上的“少”字和“寺”字的下 部笔触不协调,此乃后人修复的痕迹。在殿房几遭兵焚的情况 下,能存此匾,也实珍贵了;山门殿内,佛龛中有“弥勒佛”挺 起大肚,笑脸相迎。这中国化的弥勒佛,体现出一种法力和愿 望。人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 人”。让他迎在山门内,愿来者知佛之真谛,正确待人。在弥勒 佛的背后,是木雕韦驮菩萨,为佛教天神,传说姓韦,名琨,乃 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身穿将军服装,手持一 根宝杵,面向大雄宝殿,仿佛在注视出入行人的动向,人称“护 法金刚”。

少林寺山门前的建筑也是对称布局的:山门前殿角下,立有 清代刻立的用五节石雕成的大石狮一对,高达3米,石狮竖眉鼓 眼,给山门增添了古老神秘威武的气氛。石狮左右有直插云天 的旗杆,杆顶迎风飘扬的旗帜,给坚固肃穆的建筑增添了几分动 感。

山门的八字墙外,分别立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石坊两座,东西对应,形制相同,为二柱单孔虎殿顶建筑。额杨、方柱与下 槛等石作,皆仿照木结构建筑的式样,其高5.85米,宽1.95 米,坊顶雕有脊饰和瓦垄,檐下各施四朵变型的华叶斗拱,承受 坊顶。大额坊上刻有双狮绣球、双凤朝阳等浮雕图案。在额坊与 石柱的正背两面,还刻有与寺院历史有关的题额和对联,以示后 人。

山门东石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五月,介绍了少 林历史。东面左右联日:"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 石方法教是初元。 ”题额曰:“祖源谛本。”此坊西面的题额 刻:“跋陀开创。”柱上现无联,意在让来人评说。山门西石坊 建造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秋,其东面,左右联曰:“心传 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面接嵩峰静夜风闻子晋笙。”题额刻: “大乘胜地。”西面左右联曰:“双双玉井碧澄泠浸千秋月;六 六玄锋翠耸光连万壑云。”题额为:“嵩少禅林。”

我曾站在少林山门前沉思:宗教是匚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成熟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儒、 佛、道三足鼎立,共同撑起了中国少林文化精神的基本架构;佛 寺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系统和群体组合方式,这禅宗祖庭中 心建筑之对称,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否有某种沟通,同时也蕴含 了生活中的某些哲理呢?


  • 天王神殿变化多


进入少林寺山门,走到碑林的尽头,登上台阶,便见“天王 " 的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 种简明的组织规律,那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 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以殿堂最为整齐,此取决于使用者的政治地位和功能。少林寺天王殿是一座建制“三 间”的重檐歇山顶殿堂。原殿为清式建筑,毁于1928年石友三 兵火,现在为1982年恢复之貌。其左右各建一间硬山式的掖 门,正与山门两侧之掖门前后呼应,中间以低于甬路的“马道” 相连接。殿外塑两个金刚像,人称哼、哈二将。内塑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原为佛教吸取并改造的古印度神话:须弥山腹耸立 着一座犍罗陀山,此山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分住其上,掌管东、 西、南、北四大部洲,称“护世四天王”。他们在中国有一个逐 渐汉化的过程。在唐以前称:能护持国土的为东方持国天王;能 令他人增长善根的为南方增长天王;能以净眼观察守护人民的为 西方广目天王;能赠予财富的为北方多闻天王,即梵文音译“毗 沙门天王”。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苏利文所说, 任何外来的观念、形式和技术,都一定要应付中国艺术传统可怕 的力量的统一性。道教是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土生土长的宗 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不但继承了古代鬼神思想和巫术方 术,而且还吸收了黄老思想,还兼容并蓄了儒家和佛教理论。佛 教源于印度,要在中国发展,必须同儒道融会合流。同样,儒学 在发展中,也需要大量吸取佛道的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容, 完善自己的形式。儒、佛、道作为精神崇拜的奥堂,在建筑艺术 上表现出的风貌也很相像。四大天王也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在不 断发生变化。宋代以后,佛教逐渐与中国迷信传说相融合。四大 天王尤其是毗沙门天王的职能、形象也有了很大变化,毗沙门解 除了 “财神”要职,进而又从他身上演化出一位“托塔李天王” ——唐代镇守边关的武将李靖。这是用李靖使毗沙门天王变成了 汉人,这个李天王一手执中国近古才出现的“方天画戟”,一手 擎宝塔。他有一妻三子一女。其中以哪吒最有名。哪吒又是由佛 教那吒演化而来,化洋为中,变为神仙。那李天王还被安置为玉皇大帝的天兵总司令,哪吒充任前部先锋官,而另外两个儿子金 吒、木吒则分别投奔在两位菩萨门下潜心修道。这实际上是佛 教、道教的“人才交流二至此,四大天王已成为专门镇守佛门的四 大金刚了。在元代,四大天王塑像有了新的变化,东方持国天王多 罗吒变持刀为手持琵琶,因为他是帝释天的主乐神;南方增长天E 毗琉璃手持宝剑;明代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改为手持雨伞,以示福 德;清代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义改为手拿蛇一类动物,其形象表示 分主风调雨顺的职能,以迎合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

少林僧人说,天王殿外的哼、哈二将和殿内的四大天王在寺 院的职责是观察众生善恶行径,保护寺内佛、法、僧三宝及来者 的人身安全的;还有人说四大天王是《封神演义》所说我国佳梦 关“魔家四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兄弟四人,后 经姜子牙开封神榜而派去西方做四大天王的。我们想,这都是民 族主体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吧!

人世间,谁不需要观察?

人世间,谁不需要保护,怎么能不需要保护呢?

  • 雄宝殿主旨深


在天王殿后,即是少林寺的正殿--大雄宝殿。此乃少林寺最 大的建筑。

“大雄”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的德号,是对他的道德、法力的尊 称。佛经说他能降伏五阴魔、烦恼魔及死魔等各种魔,威高德上, 赞他为“大雄世尊”,因殿内供奉的主尊像是释迦牟尼,故称“大雄 宝殿”。

少林寺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很巧妙的。建筑文化随着组群 的性质和规模大小,产生各种不同方式,其多用各种附属建筑来衬 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是少林寺建筑的中心,也是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该殿面阔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殿堂。原建筑1928年被 军阀烧毁,现为1986年人民政府重建。屋顶有出挑的柱头斗 拱。斗拱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 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不仅可使崖檐出挑较 大,而且兼有装饰的效果。大雄宝殿仍保持着唐代的风格,屋 顶有鹏尾为饰,形式多样。柱础有莲瓣,精美异常;顶棚上有 藻井,做成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凹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 和彩画。

红花应有绿叶衬。在少林建筑文化中,我们的先人多用衬 托艺术来突出主题。正门之内,沿着纵轴线一个接着一个纵向 布置若干庭院,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由于每个庭院的形 状、大小各不相同,再加地平标高逐步提高,建筑物的形体逐嵩山少林寺大雄宝殿步加大,人们的观感也从不断变化中走向高潮。请看这大雄宝 殿,庭院面积最大,周围的阁、廊等簇拥着它。大雄宝殿前有台 阶,两侧有回廊,石栏杆、柱,雕饰精美。可以说整个殿宇是一 个完整的艺术品。

浏览25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