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侧悬腿
动作:侧身向前,右脚慢慢抬起过腰, 上体尽量挺直。停留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然后再抬起,反复数次。
将脚放在同肩高的物体上,然后抬起,停留时间长一些,放下稍休息后再抬起,反复数次。脚上也可放些轻物。两腿互换练习。
要点:挺胸收腹,两腿挺直。
用途:提高控制腿的能力。
注意:悬腿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3.盘腿平衡:
动作:两腿开立同肩宽,左腿屈膝盘放在右大腿上,同时右腿屈膝半蹲,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两掌向两侧分成平举,目视右侧,两腿交替练习。
用途:提高盘腿后一腿支撑身体能力。
4.扣腿平衡:
动作:略同盘腿平衡,唯有扣腿平衡的脚尖勾起扣于支撑腿的膝窝处。 两腿交替练习。
要点:扣腿后膝窝要夹住踝关节。
用途:同2 。
5.捉膝平衡:
动作:两脚并步站立,左腿屈膝提于胸前,脚面绷平内扣,上体挺胸收腹、立腰、 两手叉腰,目视前方,左右腿交替练习。
要点:支撑脚五趾抓也,支推腿要挺直。 挺胸立腰。
用途:提高单腿支撑能力。
6.燕式平衡:
动作:左腿支撑身体,右腿向后摆,脚面绷宜;上体前俯,抬头挺胸,两掌同时向两侧分成平举,形成燕子展翅式,目视前方。 左右腿交替练习。
要点:挺胸、展腹、抬头、腰成反弓形;支撑腿要宜,五脚趾抓地。
用途:提高单腿支撑身体能力。
7.望月平衡:
动作:两腿屈膝交叉,两手成十字交叉放于胸前,右腿伸直支撑身体,左腿向后上方摆起,可、 腿屈收,脚面绷紧;上体侧倾并向右拧腰;两掌在身体两侧分开,右掌略低于左小腿,左掌略高于头,目视右掌。
要点,支撑脚五趾抓地,挺胸、展腹,拧腰。
用途,提高拧身平衡能力。
第二节腰部素质训练
拳谚道:“练武不活腰,终究艺不高”,因为腰部在武术散手训练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腰是连结上下肢运动的枢纽,是躯干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加大四肢的运动幅度,是传导劲力的媒介。从散打诸腿法发力而言,都需要腰部的协调配合,有一些腿法需要借腰的拧转之力,如边腿、转身摆腿,扫漠腿等,这些腿法整个进攻路线呈弧线,又称弧线进攻腿法,发力时借内扣步,借助腰腹肌群的收缩力,带动腰微拧转力将腿踢出,这样踢出的腿力量大、速度快。所以腰腹部肌肉力量对腿击的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武术散打中的身法动作变化,都要以腰为轴。没有腰部动作的配合,动作就会显的呆板动作不圆滑,劲力运用也不顺达。散打运动中如腰部劲力运用得法,可以提高运动速度与爆发力,使全身劲力集中于一点,如打直拳借助身体向前移动的力将拳发出,力量要比光凭臂部肌群发力打出的拳力量大的多。
腰部训练分力量和柔韧、灵活性训练。
一、腰部力量训练
(一)持哑铃俯身
动作:双手握哑铃,上举后向前俯身,再举,反复练习。
要点:两腿要直,动作由正常速度逐渐减慢。
用途:提高腹、腰肌群的力量。
(二)持壶铃体侧屈
动作:单手持壶铃,一手上举,做体侧屈。
要点:上体不要前俯。
用途:增强体侧肌肉的力量。
(三)持壶铃转体俯身
动作:双手持壶铃,向左转体1/4俯身,还原后向右转身1/4俯身,再还原,如上反复练习。
要点:动作要协调,速度逐渐减慢。
用途:增加腰侧肌群的力量。
(四)负重仰卧起坐
动作:仰卧在跳箱上,脚勾住肋木,可仰卧在坐了上,手握杠铃片放于脑后,做起坐练习。
要点:负重的重量要由轻到不。
用途:提高腹肌的力量。
(五)负市仰卧翘身
动作:俯卧在跳箱上,双手持杠铃片于贬后,上体做翘起接下落练习。
要点:动作协调,用力均匀。
用途:提高腰背肌群的力量。
(六)扛杠铃俯身
要点:用力均匀。
用途:提高腰部肌肉的力公。
二、腰部柔韧性、灵活性训练
(一)前俯腰
动作:两脚并拢,两手指交叉上举,两腿挺直,上体前俯,两手掌尽量贴地,上体前俯双手抱住脚后跟,面、胸、腹尽量贴在双腿上。
要点:两腿要挺直、挺胸、塌腰、收做。
用途:提高腰部前俯能力,提高腰部柔韧性。
(二)向体前左右侧俯腰
动作:略同前俯,唯有双手向两脚外侧按地。
要点:初学者可采用开步俯腰。两腿要挺直,挺胸收腹。
用途:提高腰部两侧的柔韧性。
(三)甩腰
动作: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以腰、脆关节为轴,上体做向后甩腰,遂即做前屈, 反复练习。
要点:两腿要挺直。
用途:发展腰部的弹性和柔韧性。
(四)翻腰
动作:两腿成交叉,右腿在前,两臂成侧平举,以两脚掌为轴,上体向左、向上翻转并后仰,旋转一周,两臂随身体转动,成左腿右掌在前,右腿左掌在后。
成交叉步。左右翻腰交替练习。
要点:翻腰要快,同时展胸、展腹、仰头。
用途:提高腰部灵活和柔韧性。
(五)涮腹
动作:两腿开立宽于肩、上体前俯,两臂向前伸直。然后向左、后、前翻转绕环数周,向左、右交替涮腰各三周为一组。
要点:尽量屈体,以增大绕环幅度。
用途:发展腰部肌肉和腰椎的灵活性,扩大腰部活动范围。
(六)仰卧折伸腰
动作:仰卧在垫子上,两腿向上接向头部举腿,然后再挺直身体,反纪练习。
要点:两腿伸直,两臂手扶地。
用途:提高腰腹力量和腰部的柔韧性。
第三章步法技术
第一节步法与散手的关系
散手中的步法,不同于一般习惯的走路,也不是随便的奔跑和跳跃,而是根据散手运动技术特点的要求,专门设计移动身体的脚步,称之为步法。步法是散手技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和步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散打中为了完成、实现进攻与防守的动作,有时需同对手保持相应的距离,而距离的保持就需要用灵活、迅速的脚步动作进行调整。有时需要缩短二人之间的距离达到击中对手的目的或远离对一手,变换角度防守对方的攻击等,这些都需要快速敏捷的步法来完成。另外,在前进、后退、左闪右躲的移动中,始终保持重心的稳定与平衡,这就需要有正确、科学的步法动作,这样才能达到“步到手到,出招见效”。
步法在散打中是十分重要的。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对散手技术的掌握、运用与发挥。在实战中,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而且还要不断地起腿攻击对方,靠近和摔打对方,同时还要不断地躲避对方的击打,这些都和快速地移动脚步分不开。拳谚道: “打拳容易,走步难”、“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进攻与防守的实现,首先是由脚步动作开始的,因此可以说,步法是一切动作的先导。
近年来,散手已迈入世界,1991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从各国运动员的情况分析,步法的运用各有所长,有的使用拳击中的步法,有的运用自由搏击中的步法,总之,随着散手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战术的不断提高,对步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的散手运动员,步法必须是:快速、灵活、多变、有弹性,不仅可以闪电般地进身和退守,而且还能不断地移动重心起腿进攻或者为自己的进攻做些假象, 造成对方的错觉,使对方出腿、出拳击空,消耗对方的体力,节管自己的体力。要根据场上的情况、技术、战术的要求而进行移动,移动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散手的步法较多,主要概括为:前进步、后退步、疾步、前交叉步、后交叉步、绕 环步、颠踢步、垫步提膝、圈步、跳步、跨栏步、闪步等。
第二节基本步法
一、前进步
预备势:左腿在前,实战步。
动作说明:右脚蹬地,左腿向前跨步,遂即右脚跟提起,脚掌擦地向前,成实战步,或者右脚蹬地,左腿抬起前跳,左脚落地遂即右腿跳起向前成实战步。
要点:前进时上体稍前倾,动作迅速,步距可大可小。拳谚道:“前进一丈,后退八尺” 步小时可走寸步。
二、后退
预备势:左腿在前,实战步。
动作说明:左脚蹬地,右腿向后跨步,随即左脚脚跟提起, 脚掌擦地后撤,或者左脚蹬地,右腿抬起向后跳右脚未落地,遂即左腿跳起后撤,落于右脚前,成实战步。
要点:后退距离可大可小,动作迅速。
三、疾步(也叫垫步)
预备势:左腿在前,实战步。
动作说明:右脚掌擦地向前,全脚着地落脚于左脚内侧,同时左脚抬起向前上步, 左脚落地,右脚跟步。如上反复前进。左脚在前为左疾步,右脚在前为右疾步。
要点:两脚均不可离地过高,根据对方的情况,决定步幅的大小。
四、前交叉步
预备势:两腿在右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
动作说明:右脚跟提起,以脚掌擦地,从左腿前向左迈步,落脚于左脚左侧,两腿交叉,左脚经右脚后向左迈步,成预备势。向左插步为左交叉步,向右插步为右交叉步。
浏览3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