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闯进决赛,对手正是黄康辉。
黄康辉这个名字,王战军如雷贯耳。当初, 他与朱金钟交手,久久不能取胜,而朱金钟在两 届全国推手赛中只获得第二名,都是输给了黄康 辉。朱金钟说,黄康辉太厉害了,尤其一招野马 分鬃式,刁住对方手腕,上步,顺势捋加搠劲, 神仙也防不住!绝了!黄康辉是王战军心目中的 英雄,崇拜的偶像,他盼望有一天能像黄康辉那 样,夺取全国冠军,名扬四海。
现在,黄康辉就站在他的对面,在中国太极 拳推手比赛的最高殿堂上,他就要与自己心目中 的英雄一决高下。
比赛规则:「 一方进攻,一方防守,时间一分 钟。然后攻防互换。防守方不得进攻。
黄康辉首先进攻。他上来就拿出了看家本领 野马分鬃式,想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可是,朱金 钟说的这个神仙也防不住的厉害招法,在王战军 身上没有奏效,他步走方位,一滑而过。黄康辉 劲力落空,就在两人身体相触的一刹那间,王战 军胯部只一抖,黄康辉跌倒在擂台上。
“哗哗哗……”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然而,裁判判双方互不得分。
“如此精妙的太极弹抖功夫,为什么不给 防守方得分? ”总裁判长、德高望重的太极拳大 师李秉慈要求改判。王战军得了3分。此后黄康 辉心有忌惮,不敢贸然发力,他这一分钟没有建 树。
该王战军进攻了。他抓住黄康辉的手臂, 向下一捋,黄康辉忙做松沉势,意在卸去对方力 道。一看黄康辉劲向下走,机不可失!王战军一 拍他的肩膀,二力合一,黄康辉立脚不住,一头 栽翻。起来再战,黄康辉似乎乱了方寸,王战军 一引,上步,肩膀一动,迎门靠!黄康辉身不由 己,跌出圈外。
比赛未完,黄康辉弃权。王战军夺取了自己 的第一个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冠军。
一战成名。人们惊呼:“陈家沟出了个王战 军! ”得知他是王西安的儿子,不由赞道:"将 门出虎子!”
从1991年至吃001年,10年间,王战军共17 次参加省、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推手比赛,全部获 得了第一名。
比赛场上,王战军叱咤风云,八面威风,以 至于在一次省级比赛中,他一场未打便得冠军, 因为对手遇他不战,自动弃权。武林同道赞誉他 是“常胜将军”。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1993年之后,王战军在温县武术馆当教练。 武术馆每年接待上百批国内外宾朋,他们都是武 术界人士,其中不乏名家高手,来了,都想领略 一下陈式太极拳的风采,尤其是外国人,毫不客 气,动不动就提出交手。武术馆往往派王战军应 战,他不负众望,每战必胜。
一次,一个英国武术代表团来访,王战军 为他们表演陈式太极拳,刚刚收势,一个名叫詹 姆斯的朋友不冷不热地说:“王先生,你练的拳 术很优美,技击行不行呢? ”王战军含笑道:
“请! ”詹姆斯是练拳击的,他抱定拳架,步法
轻移,几个晃动后,突然进步前冲,左直拳朝王 战军的面门击来。王战军一伸手,迎着对方的来 拳轻轻一带,同时上步,肩膀微微一抖,詹姆斯 惊叫一声,身体腾空而起,随后又如巨石落地,
“fir的一声大响,重重砸在绿地毯上。另一名 叫汉斯的朋友不服气了,他练摔跌,上来抓住王 战军的双臂,骤然发力,使出一招“大别子”的 摔法。在他想来,对方定被摔倒无疑,不料王战 军如泰山屹立,动也没动。汉斯一脸迷惘,大惑 不解。王战军说:“我站着不动,你随便摔。” 汉斯使出浑身解数,始终没能撼动王战军分毫。 这时,王战军说:“我给你发个劲。”腰部只一 动,汉斯便趴在地上。英国代表团成员大为惊 奇,一个个上来与王战军试手。王战军或采或 例,或肘或靠,一气吞吐之间,将他们一个个击 倒在地。英国朋友十分感慨,说:“中国功夫, 真是不可思议。”
这样的情形,有多少次?王战军记不清了。 他说:“每一次交手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他 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王战军的声名在中国 武术界越叫越响。全国各地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 传拳。香港、广州、山东' 河北等几十个太极拳 协会聘请他为总教练、顾问或名誉会长。
他创造了两项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
2000年11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向全国 观众播出一期节目,名字叫“中国电视吉尼斯大 绝技绝活”。但见一位身穿蓝色唐装的小伙子走 上台来,稍作活动,便躺在红色的地毯上,当他 连续几次吸气呼气之后,肚子愈胀愈大,他随即 将一块哑铃片放在肚子上,缓缓收腹,骤然用力 一弹,哑铃片蹦起二尺多高,落在三尺之外。观 众无不击节赞叹,全场气氛热
烈。不过,表演仍 未结束,放在小伙了肚子上的哑铃片愈加愈重, 直到第四块重达1250克,仍然被他默默运气,用 丹田内劲强出三尺多远。
主持人当场宣布:丹田弹物1250克,创造了 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
这个小伙子就是王战军。他的肚皮弹物并不 是刻意练出来的。他躺在床上练功,行意导气, 周身运转,复归丹田,逐渐感到腹部鼓胀,内中 有物,忽然想起前人有丹田弹抖的说法,便顺手 拿本书放在肚子上,竟然弹出去了,他玩上了兴 趣,弹水杯,弹茶叶筒,渐渐成了习惯,他没觉 得这有什么稀奇。他有个朋友叫陈上党,头上顶 物可达180公斤,创造了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 在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期间,两人碰面了,陈上 党见他躺在床上玩肚子弹抖烟灰缸,说:"你这 是绝活呀,可以上中央电视台。”他将王战军的 演示录下来,寄给中央电视台。不久,中央电视 台邀请王战军进京献技。
表演成功了。主持人笑着问:“你还有什么 绝活呢? “王战军说:“我站个弓步,10个人来 推,我双脚移动就算输。”主持人一声招呼,哗 啦啦上来10个彪形大汉。观众个个睁大了眼睛, 流露出怀疑的神色。但见10个大汉依次排开,后 者推着前者的后背,组成一道人墙。主持人一声 喊:“开始! ” 10个大汉一齐用力,王战军的双 脚却像在地上扎了根一般,纹丝不动。观众席上 骚动了,有人说:“这怎么会推不动呢? ”话音 未落,王战军手没动脚没动身子没动,10个大汉
却“扑扑通通”,莫名其妙地倒在台上。
“太棒了!”主持人尖着嗓子叫,“又一个 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诞生了:站弓步10人推不 动!”
随着内功的增长,王战军丹田弹抖的物件愈 来愈重。他两次应邀参加香港武林群英会,两次 在香港最热闹的去处——黄大仙庙旁的腾龙墟大 萱地中央舞台,表演丹田弹抖。足足五公斤重的 大铁饼,他内劲一运,弹飞一米多远,轰动了整 个香港。香港《太阳报》两次不惜版面,予以报 道,说王战军:“弹功惊人掌声如雷,令在场市 民叹为观止。”
日本相扑巨人倾倒在他的脚下
他出场了,迈着沉稳的步伐,紧抿的嘴角, 透露着自信和坚毅。
2006年6月9日上午,由河南电视台和日本 富士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6《武林风》拳王争 霸赛”在河南省体育馆举行。王战军登台挑战日 本相扑巨人曙太郎。不,准确地说,是应战。本 次比赛是曙太郎挑起来的。
曙太郎是日本相扑最高级别第64代横纲。所 谓横纲,如同美国人说的“拳王”。2013年37 岁的曙太郎,身高2.03米,体重223公斤,身躯 异常庞大,是日本相扑史上头号巨人横纲。多年 来,他一直称雄日本武坛,号称日本相扑第一高 手。相扑,是日本的国粹,曙太郎,是日本人心 目中的英雄。2013年6月初,曙太郎首次来到中 国,以特邀嘉宾身份亮相河南电视台《武林风》 节目,为中国观众表演日本相扑,同时,他提出 一个愿望,想与中国功夫切磋一番。
王战军得知消息,决定去会一会这位日本相 扑巨人。6月8日,王战军如约赶赴郑州。6月 9日清早,当他第一次见到曙太郎,虽然思想上 已有充分准备,
他还是暗暗吃了一惊:自己身高 1.80米,体重94公斤,在平常人面前已是高人一 头,但站在身高2米多、体重比自己大一倍还多 的曙太郎面前,他顿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以至于王战军不得不仰头与对方打招呼。
当主持人征求双方将以何种方式进行功夫 切磋时,王战军说:“一切按日本友人的意见 办。"曙太郎也没有接触过太极拳,他提出比赛 规则:“双方定步较功力,脚动者为输。”这无 疑是角力,相扑亦称角力,正是曙太郎的强势。 尽管规则对自己十分不利,王战军还是极爽快地 答应下来。
上午10点钟,曙太郎和王战军先后登场。裁 判哨响,比赛开始,双方先是相互试探,渐渐曙 太郎用上了力量,他居高临下,强大的推力如一 堵墙般压向王战军,日本相扑最高级别横纲果然 非同凡响!王战军早有准备,他凝神运功,突然 间松胯转腰,运用一个小移劲,将对方的力量化 解,随之双手一抖,发出一个例劲,曙太郎庞大 的身躯顿时失去重心,一下子倾倒在地。
观众掌声如潮!主持人暗告王战军:“你能 不能不跌倒他,与他抗衡内功?”王战军含笑点 头。
再度交手。曙太郎改变了策略,他将重心 下移,双手紧紧托住王战军的臂肘,猛然发力, 接二连三地发力,一波又一波巨大的力量,排山 倒海般地冲击王战军。王战军太极一运,丹田一 转,对方的千钧之力化为乌有,犹如中流砥柱一
般,岩然不动。看着眼前这个“弱小”的对手, 曙太郎大惑不解,稍作喘息,又竭尽全力发起进 攻,持续一分多钟,王战军依然痘然不动。这 时,曙太郎已是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只好上前 与王战军握手,含笑认输。曙太郎对主持人说:
“他的功力太深厚,我不是他的对手。”
“胜了,王战军胜了!”热情的观众纷纷跑 上台去。
浏览2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