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认 真贯彻落实,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政府支持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积极搞好内部建设,并多 次拨款修缮古建筑;支持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和平等交 往、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国际间的友好交流,这都为寺院 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上级政府 和登封市的领导对寺院速设非常关心和支持,市宗教管理部 门辛苦操劳、鼎力相助,使寺院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使古老的寺院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了勃勃生 机。少林寺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和服务于祖国的改革开放,及四化建设中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获得了海内外佛教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同声赞誉。外 缘殊胜,机遇难得,今日的盛会宾客如云,欢声雷动,既 是法缘广播的生动体现,也是“黄金纽带”,是弘法利 生,进一步增进友谊的美好象征

我们今天隆重庆祝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的目的在 于:继承和发扬少林崇文尚武精神和“爱国爱教”、“庄 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办教宗旨,增进少林寺与海内外佛 教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与友谊,为祖国的昌盛、民 族的兴旺、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作出新贡献。

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世界持久和 平,诸位六时吉祥!

我认为,少林寺永信法师宏论奇伟,一是概述了过去少林 寺1500年禅宗文化的特点,二是概论了少林宝刹当代发展之快 的原因,三是概示了少林寺今后的发展方向及禅僧的良好祝 愿。紧接着,登封市市长傅文灿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说: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五十周年之际,在宗教界人士落实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 先生“为世界和平祈福”的倡议之时,中国嵩山少林寺迎来了 建寺1500周年庆典大喜。少林寺庆典活动的举行,是佛教界 的一大盛事,是嵩山少林寺建寺以来首次举行的一次融宗教 活动、文化展示和武术观摩于一体的大型庆典活动,也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维护宗教场所合法权益的具 体体现。它对扩大少林寺的社会影响,促进少林寺与国内外佛 教界的进一步友好交往,提高少林寺的知名度,都将产生深远 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嵩山少林寺是举世闻名的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 地,又是我市主要的旅游点。作为我市对外开放窗口,近年来, 在促进登封经济发展,把登封建设成为现代化旅游名城的各 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嵩山少林寺作为佛教活动的名刹,1500年来,饱经沧桑, 几经兴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巨大,中 外瞩目。我们要认真落实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提出的把 少林寺建设成“国际名寺”的指示精神,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 势,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对外交往,使其真正成为增进友谊、加 强合作的“黄金纽带”;我们衷心希望中国佛教协会及海内外 佛教界人士,在少林寺今后的发展中继续给予多方指导和大 力支持。相信少林寺全体僧众和工作人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 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发扬少林精神,同 心同德,团结协作,把寺院建设好,管理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的和平幸福作出贡献!

“禅灯永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受全国政协副 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委托,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 辞净慧法师说:

今天,是中国禅宗第一祖庭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大喜 大庆的日子,我代表赵朴初会长和中国佛教协会各位同仁表 示最诚挚、最热烈的祝贺!

少林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巨大而深 远的,尤其是在禅宗史上,可以说既是禅源,也是基石。 千百年来达摩、慧可禅师的禅法和禅学思想不但使中国禅 门心灯相绩,而且支派横流,禅风远播,影响了整个东南 亚的佛教国家。由此派生出来的少林武术,禅拳一如,威 振四方,弘扬了传统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

千百年来,少林寺几经兴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 下,今日的少林寺更是殿宇庄严,名震退迩。我们相信通 过纪念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的活动,少林寺大众一定会更 好地继承和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中国 佛协第六届代表会议精神,提高四众素质,加强自身建 设,把少林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搞得更好。

“法乳常流。”我和前来采访庆典的中外200多名记者抢 拍着历史的瞬间仪程完毕后,在少林寺僧人陪同下,由礼仪 法师迎请海内外著名高僧、居土,国家、省市领导和参加庆典的 各团队成员,依次从山门通过欢迎队伍进入寺院,到大雄宝殿 参加祈福世界和平佛事活动。

太阳普照,少林寺呈现出热烈、庄重、祥和、吉利、圆满的气 氛,彩花撒在人们身上……

第五章佛居依山,少林建筑

乃凝固静止的音乐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 分。

笔者认为,在中国少林建筑文化中,以佛寺建筑文化最有代 表性。它源起于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萌芽的木架建筑,经过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数千年劳动人民的不断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从个体建筑、建筑组群到 全面规划,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少林佛教建筑文化是古代劳 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大组群建筑的形成,空间方位的选择,周 边结构的搭配,环境家具的附设及雕刻绘画的创作,都体现着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种心理意识的显示, 像一曲曲凝固静止的音乐,表达了永恒不尽的禅意,反映了当时 建筑艺术上的成就,堪称人类建筑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少林宝刹千秋画

1990年3月,笔者和李连魁等领导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官员及30多位中外文化名人探访少林。我们感到,少林这座千年 宝刹中的大组群建筑形象,犹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只有自外而 内,从逐渐展开的空间变化中,才能了解它的全貌和高潮,才能领 略其高深奇妙的建筑文化精蕴。


  • 依山而建气势雄


中国少林文化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寺建筑上面。登封有72 寺院,细观起来,大都为“依山而建”。是佛是居,禅意所注,山即为 佛。其建筑布局与“平川式”截然不同,这里以“塔庙”为主。

塔庙,佛教建筑术语,最早也叫做“浮图寺”,因最初的塔叫“浮 图”、“浮屠”或“佛图”而得名,是供奉佛陀的殿阁。

塔庙寺院的主体建筑有个演变的过程。最早的塔庙中心主体 是塔。大约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得以基本定型,它基 本上是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常至数十 院,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面鲜丽,琳琅满目,引人人胜。到 了隋唐时代由于农业和各种手工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商业与文化 艺术。此时的木构殿堂,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 术水平。佛寺建筑逐渐改变过去以佛塔为主体的布局而以佛殿为 中心了。由于寺庙无塔,“塔庙”一词也就不再使用了,即使建塔, 也是另辟塔院,置于寺前、寺后或两侧。少林寺常住院的建筑即是 如此。

嵩山佛教寺院的建筑,是按照祖国传统的营造法式进行的。 寺依山势,在南北中轴线上建主要建筑物,东西两侧为附属设施, 形成对称的布局。人世沧桑,沧桑人世,俯首静思,从少林寺常住 院到初祖庵、达摩洞、塔林,少林哪一座佛家建筑不是在历史的长 河中,高低起伏,几经兴衰,历尽风雨?

嵩山佛寺建筑,抑扬顿挫,是一曲凝固静止的音乐……君不见,位于少溪河北岸的少林寺常住院,背依五乳峰。 这是寺中住持僧及众执事僧们进行佛事活动和起居的地方,从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 ——千佛殿,南北长300余米,为七进所成。中轴线上每座大 殿的前边都有高高的石阶踏跺。当我们登上最后一座建筑千佛 殿时,殊不知已超出山门26米之多,敲响了气势雄浑的音符!

君不见,嵩山72寺,随着人世风雨沧桑,有的建筑在修复 中崛起,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

君不见,那匠心独具的佛教建筑,留给人们以不尽的思 索,从中可以得出历史的、文化的、生活的启迪……

浏览25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