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人体的框架,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年龄的增长,它 在形态结构、化学成分上,都发生着缓慢的变化。经常从事 武术锻炼的人,骨骼结实强壮,发育良好。根据第三届全运 会人体测量研究组对204名来自各地的武术运动员和54 1名北 京市大,中、小学生进行各种体格测量获得的数据,列表进 行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武术运动对人体身高的增 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人体各部围度、宽度、厚度以及 体重的增长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身高和下肢的增长数可看 出武术组与对照组各年龄组的身高差数逐步缩小。这种身 高差数随年龄组增长而缩示的情况,与下肢增长数也是吻合 的。这说明武术运动不但不会妨碍练习者身高的增长,而且存 在着加速身高增长的趋势。另外,我们对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 的老年人进行X线照像检查发现:练习太极拳的老年性骨质 疏松的发生率也较低(占36.6%;而不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占 63.8% ) 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退行性变化,其原 因主要是由于骨组织中成骨细胞不活跃,不能产生骨的蛋白 基质,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变松。此外,老年人胃 酸减少,影响食物中钙磷吸收,都是产生骨质疏松的原因。 因此,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体的骨骼发育,并起到了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骨骼在人体的运动器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人 在对抗中是否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骼的坚固程度。所 以,在武术中历来很重视对于骨骼的训练。在《中国传统的 练功方法》中就提到:“骨者,属肾,人体之干,附肌肉, 保护内脏,主持躯壳,佐人体之运动者也。”由此,我们可 以看出,骨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六腑的精气,既然储 于肾,那么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精力的强弱,精力强则 运动轻劲力多,精力弱则懈怠安卧,严重的影响体力,并且 导致关节的屈伸不利。这些都说明了骨的隶属以及功能。我 们的前人很早就认识了这层关系,并且选择创编了一系列合 理有效的练功方法来提高人体筋骨的坚韧能力。如:《八段 锦》、《易筋经》、都是练习筋骨较理想的方法。关节与武术运动解剖形态学认为,骨的连结分为两部分。一种是无腔隙 的骨连结,它包括韧带联合、软骨连结等。另一种是有腔隙 的连结通常叫做关节。这是我们武术技击研究中很重要的一 部分,它是在攻防格斗中控制对手,实施擒拿技术的主要部 位。关节的主要结构是由关节面、关节面软骨、关节囊以及 关节腔所组成的。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形状,人 体关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三大类。关节 的运动取决于关节面的形状,有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和 环转等几种形式。下面结合武术的基本动作来谈谈关节的运 动。屈伸: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额状轴运动,向前运 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反)。水平屈伸:上臂在肩关节处或大腿在靛关节处外展 90°后,绕垂直轴向前运动叫水平屈,向后运动叫水平伸 o外展内收,肢体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远离正 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4.旋转:肢体的旋转包括内旋和外旋。在水平面内,肢 体绕其垂直轴旋转,如前臂由前向内的旋转叫内旋(或旋 内),由前向外的旋转叫外旋(或旋外)。5.环转:肢体绕额状轴、矢状轴和垂直轴以及它们之间 的中间轴的连续运动。运动肢体的一端在原位活动,另一端 则做圆周运动。关节运动有一定幅度。关节运动幅度是指一个动作开始 到结束时某一关节处两个运动环节之间运动范围的极限角度 之差。关节运动幅度的大小,、是肌肉工作能力能否充分发挥 的前提之一。它取决于关节面面积的大小;关节囊的厚薄与 松紧度;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关节周围的骨结构;关节 周围肌肉的体积、伸展性和弹性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 关节的运动幅度。由于关节运动幅度与柔韧素质有着密切的 关系,而武术运动对运动员的柔韧性要求又很高,因此,适 宜的关节运动幅度,不仅能保证武术运动的协调性和完成技 术动作的质量,而且对充分发挥肌力,防止运动损伤都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对关节的运动形式做全面的分析,通过对关节运动形式; 的规范,不仅可以使人们对武术技术动作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而且厂还可以使武术的教学训练以及武术书稿中技术动作术 语更加趋于规范化,从而加强了武术运动的自身建设。另外, 对关节的运动形式的认识,也使人们在理解和运用武术攻防 格斗技术中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例如,擒拿格斗技术,就是 采用各种手法反挫关节,使对手某关节的运动超越其最大运 动幅度,以便擒拿住对方。象3擒拿中常采用的“顶折手”,就是 采用了控制对方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运动,而达到了擒拿之 目的。方法, 我一手扣拿其肘关节,使其肘窝向上,另一手顶压其手掌及四指,使其腕关节极度背折(腕关节极度伸), 因其肘关节被我固锁,无法变化,因而造成腕关节剧烈疼 痛,整个上肢运动链示被我钺定。人体环节是指能绕关节运动轴进行运动的人体的某一部 分,如:头、躯干、上肢、下肢:或肢体的某一部分,如: 手、前臂、上臂、足、小腿、大腿等。,而通过关节连结的两 个相邻环节称为运动偶。相邻运动偶的连结称为运动链.人 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巨开放系统,人体本来有200多 个环节,为了武术研究和学习的方便,这里把它抽象为15个 环节,以主要关节相连结而形成五个运动链子系统。这15个 环节是(1)头,(2)颈、(3)躯干(胸腹)、(4)左上 臂、(5)左前臂、(6)左手、(7)右上臂、(8)右前 臂、(9)右手、(10)左大腿、(11)左小腿、(12)左 脚、(13)右大腿、(14)右小腿、(15)右脚。这15个环节又以关节相连结,形成人体的大运动链系统,而又依据其运动关系分为5个运动链子系统:第一、主躯干运动链子系统主躯干运动链干系统是由头、颈、躯干(胸腹)组成, 以脊柱相连结的人体主干:它是人体生命系统和运动系统的 主体部分,其它四个运动链子系统均是以它为基础.因此, 在武术的攻防格斗中,对主躯干运动链子系统各主要部位的 击打、掐拿;往往能消弱以致使其完成丧失抵抗能力,并会 对人身造成重大伤害,甚致危及生命。第二、上肢运动链子系统:(左右)上肢运动链子系统是由锁骨和肩胛骨所构成的上肢带与 躯干相连结,并通过肩关节连结上臂(肱骨),通过肘关节 连结前臂骨(尺骨、椀骨),通过腕关节连结手(腕骨、掌 骨、指骨)所组成。上肢运动链子系统是人体运动功能最 多、最活跃、最灵活、运动幅度最大的运动链子系统。也是 人体攻防格斗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运动链子系统。如:武术 中各种“手法”、“肘法”等都是通过上肢运动链子系统来 实现的。第三、下肢运动链子系统:(左右)下肢运动链子系统是由下肢带与躯干下部相连结,并通 过跳关节连结大腿(股骨)、通过膝关节连结小腿(胫骨、 腓骨),通过踝关节连结脚而组成。下肢运动链子系统具有 支持体重、使人体直立、步伐的移动,实施各种腿法以及保 持稳定平衡的基础,也是人体借以支撑发力的基施。因此, 该系统在实战过程中,主要是对其运动链某环节,实旗极坏 性的缶打、绊锁,以控制下肢运动链子系统,阻止对方身体 的移动变化,破坏其重心位置并使它失去平衡。人体的运动链可分为开放式运动链(开放链),和闭锁 式运动链(闭锁链)。(1)开放链:运动维的末端呈游离状态,若它的某一关 节固定,其余关节都可以产生运动,有一定的自由度,人体 开放链的游离末端一般是手、足和头。武术运动中大部分技 术动作都属于开放式运动链的动作。(2)闭锁链:开放链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状态称为闭锁链当系统中某一关节运动时,必然会引起该子系统其它关 节的运动,并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例如£武术中的弓马 步的原地转换,必然会引起髓关节的相应运动。

浏览34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