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姿势是一切击剑行为的准备姿势。
实战姿势的作用:有利于快速转换身体位置,进行有效的 攻防动作,从而保护自己免受对手攻击。
实战姿势动作要点:运动员侧身站立,前脚尖向前,后脚 落于前脚跟延长线上,双脚与肩同宽,双膝弯曲,身体呈半蹲 姿势,上体保持直立,头稍向内收,持剑臂弯曲内收,另一只手 臂上抬,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向上垂直,手腕、手指处于自然 放松状态。
散打和击剑的技术与训练
五、击剑步法移动
(一)一般步法
向前一步:前脚尖上翘,并向前迈出一步的距离,以脚跟 先着地,之后过渡到全脚掌,后脚随之跟进相同的距离。注意 后脚要有明显的抬步动作。
向后一步:后脚后退一步,前脚随之向后跟进相同的 距离。
向前交叉步:后脚抬步向前跨出一大步,与前脚交叉,落 于前脚尖处,前脚随之向前跟进相同的距离。
向后交叉步:前脚向后跨出一大步,经过后脚跟与其呈交 叉状,之后,在离后脚跟约10公分处着地,后脚随之向后跟进 相同的距离。
向前跃步:前脚离地,向前摆动小腿,后脚蹬地,身体向前 跃出一小段距离,之后双脚同时着地。
向后跃步:后脚跟抬起,快速后退,前脚掌蹬地,向后跃一 小步,双脚同时着地。
向内移步:后脚跟抬起,并向腹侧方向横跨一步,前脚向 内收回,距离同后脚跨出的距离相同。
向外移动:前脚抬起向背侧方向横跨一步,后脚紧随其 后,向外侧跨出,距离同前脚横跨的距离相同。
(二)进攻步法
弓步:前脚尖离地,向前摆动小腿,躯干向前移动,后脚用 力蹬地,后腿蹬直,前脚跟先着地,之后过渡到全脚掌,前腿的 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弓步姿势向 对手发起进攻。持剑做弓步进攻时,持剑臂应伸直,剑尖始终 对着目标,然后移动前脚使身体呈弓步姿势,不持剑手臂在惯 性作用下向后摆动,以保证身体平衡。进攻动作完成后,应先 屈后腿,前脚跟用力蹬地,使躯干向后移动,还原成实战姿势。
冲刺:持剑臂快速前伸,带动躯干前移,当重心落于前脚 脚尖延长线上时,后脚用力蹬地,经前腿内侧向前摆动,与此产 短;散打和击剑的技术与训练同时,前腿绷直蹬地,身体充分伸展,后脚落于前脚前,前脚也 交叉向前冲跑。
(三)实战中对步法运用上的一些基本要求
步法要轻巧,动作要自然,注意根据场上需要随时做出步 法转换。
良好的距离感是保证己方能够快速、及时地避开对手攻 击,同时组织有效反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判断、分析对 手所用动作意图时,也要时刻注意双方的距离,以便取得场上 的优先权。
在进行有节奏的攻击时,为了干扰对手,防止对手看穿自 己的攻击意图,最好使用一些假动作迷惑对手,但要注意,挑 引动作要尽量真实,以免被对手识破,使自己陷入不利地位。
(四)步法练习方法
集体练习
听口令练习:由教练员发出动作口令,练习者根据口令做 出相应的步法,也可执行单一 口令,掌握步法后,做下一个动 作的练习。待所学的基本步法已经完全掌握后,将其串联起来 一同进行,此种分解方法常用于初学者的训练当中。
看手势练习:教练员做出手势,练习者根据手势做出相应 的动作。练习中,教练员可不断变化手势,以提高练习者的反 应能力。
跟随步法:由教练员或学生担任领做者,后面的学员模仿 他的动作,随同练习。
依次练习:让训练者按照一定的距离前后分开站立,依次 进行练习,便于教练员掌握每名练习者的完成动作能力,以及 动作的规范性,有利于及时指出和纠正错误。练习中,可按照 个人能力的不同进行一般性步法练习或实战性步法练习。
双人练习
跟随练习:两名训练者以实战距离进行持剑或不持剑跟 随练习,练习中,两人的距离始终要保持实战距离。
持杆练习:两名训练者相对站立,分别用一只手顶住竹竿 或木杆的一端,保持杆的腾空,而且在双方移动的过程中,杆 不能掉落。移动速度不可过快,而且要尽量抑制对手步法上的 转换.以使其跟随你的移动节奏。
实战性步法练习:两名训练者保持实战距离,做以实战性 动作步法练习。如果进行攻守练习,一方前跨步向对手发起突 然进攻时,另一方要迅速后退并伺机还击对手。
个人练习
事先制订训练内容、次数和时间,如规定5分钟弹跳步或 每组20次向前跃步接弓步,做4组等。
专项素质练习
负重步法练习:练习时,腿上或身上负重,按照规定的时 间或此时进行各种步法练习。
阻力或助力的步法练习:主要指弓步和冲刺的练习, 通过阻力或阻力的作用以实现和提高弓步冲刺的速度和 力量的目的。
第二节击剑的基本战术
一、击剑战术的概念及意义
比赛中根据彼我双方及场上情况所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计 谋与行动,称之为击剑战术。交锋的双方始终进行着发挥与反 发挥、抑制与反抑制的动作,为了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采取 的各种合理有效的战术行动,以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可利 用的挑引手段的辅助下,扰乱对手的进攻节奏,使其失去场上 优先权,从而获得攻击对手的时机,为赢得比赛的胜利创造有 利条件。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尽力弥补自己的不 足,以抑制对方的长处,扩大对方的弱点并加以利用,是击剑 战术运用的核心。
对战术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比赛的胜负,它能调动身 体、技术、心理等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合理地运用和充分地发 挥。在交锋双方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相差无几时,比 赛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战术的运用能力。当然,在初学者和 儿童少年比赛中,常以技术的高低决定比赛的胜负,因为,在 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无暇顾及战术的运用。但随着技 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年龄、心理等方面的成熟,对战术的 运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战术实质就是智谋,一场比赛,较量 的双方比拼的不仅是力量、心理、技术等,还有智慧,它的外在 表现就是战术。一个合理有效的战术,不仅能调动起运动员身 体、技术、心理等方面的潜能,同时也能有效抑制对手,破坏其 进攻意图,从而为战胜对手创造有利条件。
二、击剑战术的特点
(一)具有独立性、针对性和自主性
击剑比赛是一对一的对抗赛,交锋的双方在比赛中所采 取的各种计谋和行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针对性和自主性,而 这些行为是受个人意识支配的,所以,在遭到对手顽强抵抗 时,运动员不仅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要善于观察,充分 调动思维,以寻找到有效的攻击时机,从而打破胶着的局面。 另外,要注意攻、防转换的速度,因为,比赛时机转瞬即逝,只 有做到快速出击,才能争取到优先权,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 及合理的战术运用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具有敏捷性、灵活性和应变性
赛前根据彼我情况所制定出的战术,在运用时应能根据 临场的情况做以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战术的敏捷性、灵活性 和应变性。交锋中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战术才能可靠,且有实 效性。无论实施进攻或防守的行动,运动员都要灵活地运用战 术,以适应场上的变化.如果一味地套用或机械地执行事先安 排好的战术,那么,只能将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运动员在交 锋中要密切注意对手的动作特点,以寻找到攻击或防守中的 弱点或破绽,从而适时地抓住有利时机,果断而有效地向对手发起进攻,以取得比赛的胜利。但这种进攻应在瞬间完成,绝 不允许有半点犹豫或迟缓,否则就会贻误战机,甚至可能给对 手创造进攻机会,最终导致自己失利。
(三)具有预见性、隐蔽性和欺骗性
同样,根据彼我情况所做出的正确预测与判断,并在此基 础上采取相应的战术行动,这样的行动才能有的放矢,才会具 备实效。然而,这种判断和预见并非凭空而来,它是运动员根 据击剑运动的规律,彼我攻防的特点,临场发生的情况而进行 推测、判断得出的。因此,交锋中的一切行动必须立足于事先 准确的判断和预见的基础上。
从实际运用情况上来看,战术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是保证 动作能够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通过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行 动意图、动作规律、打法特点,以假的手段去扰乱、迷惑、欺骗 对方,给对方造成假象和错觉,也就是虚实结合,真假相济,声 东击西,最终使对手揣摸莫测,步入圈套。
浏览3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