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爰稼稽”。“稼稽”,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 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气“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 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意思。引申为具有寒 凉、滋润、向下运行等特性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 土、金、水具体物质本身,而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二、五行之间的关系
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 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 —性,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 的相互影响,这就是五行生克乘侮的主要意义。
- 生克和制化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 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 在自然界属于正常现象,对人体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是因为事 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维持人体 中的生理平衡。五行相生的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 生木a相克的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
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样以 次相生,以次相克,如环无端,生化不息,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所 以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 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2
.乘侮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其基本概念首见于《内经》,是指五行之间的 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相乘,乘是以强凌弱的意思。 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而引起 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应。相侮,侮系指“反侮”。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 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的克制,所以反侮亦称反克。相 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和相 侮的不同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而形成五行间的生 客制化异常;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而形成五行间的 生克制化异常。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 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机体的 脏腑、经络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五行之间的乘侮来阐释 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简言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来阐述五脏六腑间的 功能联系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中的五行归类,是根 于事物内在的运动方式、状态或显象的同—性。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其臭臊。”是 将在天的方位、季节、气候、星宿、生成数,在地的品类、五谷、五畜、五 音、五色、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脏、五声、五志、病变、病位等进行五行 归类,这样就可以通过类别之间“象”的普遍联系,来识别同类运动方式的 共同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另外,《灵枢-通天》还以阴阳为原则将人分为 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类,认为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少 阴之人“多阴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阴阳 和平之人“阴阳之气和”。这种将先天阴阳之“气”作为人性的基础,是先秦 诸子人性论所未涉及的。作为医学著作,《内经》并不太关注人性的社会性及 人性是否可以改变等问题,而是以气论人性,从先天生理因素寻找人性的根 据,关注五态之人的发病及其治法,为养生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四、五行学说在武术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影响着武术的研究和发展,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较早影 响武术的是阴阳学说,后来五行学说直接融入武术,例如心意拳与五行直 接产生联系,拳术按照五行进行归类,从而使得拳术与自然界、人体发生 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如在拳理和技法方面的影响,八卦掌以“八卦”为依 据,引申出“八卦连环分五行,相生相克变无穷”的拳理。形意五行拳更 是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创编,其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与金、木、水、 火、土次第对应,艮化 金(劈)生水(钻),水(钻)生木(崩),木(崩) 生火(炮),火(炮)生土(横),土(横)生金(劈),这是相生关系;金 (劈)克木(崩),木(崩)克土(横),土(横)克水(钻),水(钻)克 火(炮),火(炮)克金(劈),这是相克关系。另外,有浑元阴阳五行手, 因该功专练人之手部,并且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轮回,仿照有关物质 (物体)进行演练,故名。属于武当内家拳体系。
1.
五行拳五行拳动作简单,规矩严谨,左右式反复。形意拳中的其他各式拳法多 由此演变而成,所以称为形意母拳,属内家拳。
五行拳是形意拳最基本的拳法,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 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来命名的拳术,以五行学说结合拳式, 把拳式招法删繁就简,再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充实拳理和攻防技法,由此而 创立。
劈拳:五行拳中的劈拳属金,是强击性拳法,分为双手劈拳和单手劈 拳。劈拳并不仅仅只有向下的劈劲,还应该有向前的刀割劲和向后的抽 拽劲。
崩拳:崩拳属木,因其动作形如利箭穿物,拳击有力,发力时威猛如山 崩地裂而得名。
钻拳:钻拳属水,其气势如将海上之物抛向空中的钻天之势,因而得名 钻拳。练习钻拳时,要沉肩坠肘,肩胯与手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前手不可越 过前脚尖,此即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从而使自身保持平衡。与崩拳、炮拳 相比,钻拳更重视一个“巧”字。
炮拳:炮拳属火,刚劲猛烈、气势逼人,因而得名,是五行拳中最为凶 猛的拳法。
横拳:横拳属土,土性中和,是一种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拳法。其为 五行拳之母,既可化为劈、钻、崩、炮四拳,也能化十二形拳,正所谓“一 本可散万株,万株咸归一本”,也是取土生万物之意。横拳的核心为中庸, 而中庸代表性最强的拳法就是横拳,所以横拳若是一味追求“刚劲猛烈,无 坚不摧“就失其本意了。五行之中又寓有阴阳平衡之道。
《内经》按五行特性分别纳入五脏,如肺属金、肾属水、心属火、肝属 木、脾属土,六腑亦分别按表里关系含于五脏,用来阐明五脏六腑的生理特 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克制化,秩序井然,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 百骸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行拳有劈、钻、崩、炮、横五式,分别应于 金、木、水、火、土五行。练此五式,可分别有利于肺、肾、肝、心、脾 五脏。
- 少林武术
少林武术也讲五行生克。五行外应人之五官,内应人之五脏。如“心属 火,心动勇力生;肝属木,肝动火烙冲;肺属金,肺动沉雷声;肾属水,肾 动快如风;脾属土,脾动大力生。此五行之属于内也”。又如“肝属木,在 五官上开窍于目;肺属金,五官上开窍于鼻;肾属水,五官上开窍于耳;心 属火,五官上开窍于人中。而最宜知者,手心通心属火,鼻尖通肺属金,尤 不可不知。火到金化,自然之理。余可类推”。
少林武术讲究以自己之五行克敌之五行,《少林拳诀》说:“二人相争, 先闭五行。”就是首先要闭自己的五行,即保护好自己的五官和五脏不给敌 人可乘的空隙;其次是封闭对方之五行,攻击敌人之五官、五脏,即以五行 生克的道理处处克制对方,使对方处于被动的地位。例如目属肝,金能克 木。肺属金,“肺动沉雷声”,先声夺人,“发声使惊怪”。彼一惊,则目光恍 惚,必受制于我。此即是以我之金去克对方之木。余可类推。又如心动勇力 生。心五行属火,火能克金。对方如果不为惊扰所动,而且心勇目明,自 然能够抵御我以声惊他之法。此即是对方以火
(勇)克我之金(声)。因此 《少林拳谱》说“火到金化”。水能克火,肾属水,肾动快如风。例如对方虽 勇猛,但我不为对方之勇所屈,而以疾快胜之,使其勇无有得出而即被我所 阻截,这就是以我之水(肾)破对方之火。但是要注意,克制五行的方法在 运用时,还必须加以合自己五行的方法运用。如此互为克制,生克变化无 穷。生克是辩证的统一。对立面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胜负之道系于其中。这 里面的重要诀窍是,处处争取主动,使矛盾向有利于自己方面不利于对方的 方面转化,使对方处处被动。
浏览2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