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笋知行合一

《尚书-说命》中曾有这样一句话:“知之匪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说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因此在中国哲学中,“知”与“行” 的关系成了重要的议题,在传统儒家的知行观中,“知” “行”是分离的。其 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 行互发;直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 “知行合一”。

古人所说的“知”与“行”,比今天通常所说的“理论”与“实际”的 概念更要宽泛一些。“知”有两种,一是道德观念,也就是良知;二是事物 之理,也就是知识。王阳明的知行论,要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知行本体 是一回事,真知必行,不行假知;其次,知行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即知行 不可分,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第三,倡导知行合一,是为了让人为善去 恶。所以王阳明解释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 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底彻根,不使那 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

“知行合一”或叫“行知合一”,它是一个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话题。 知行合一是指人的知识、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可以简单理解为所知即所做, 所做为所知。换一句话就是:知道的都做到了,能落实在行为里;行为就是 对所知的具体化,是来验证、体现自己的所知。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 书示子聿》诗中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对“知行合 一”最好诠释。

知行合一是武术的理论基础。知行合一是中国人的认识实践论,自古以 来,中国武术受到中国哲学这种理论与实践思想的影响,就一直默默地要求 习武者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中认识到实践,在实践中完 善理论,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最终将武术推向近代的最高境界。因此,知 行合一是武术的认识论基础,也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机制。所谓知行合一就是 指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切身体悟,进而指导实践,认知与实 践是统一的、一致的。这一理论在武术中的表述经常是“学以致用” “直觉 体悟”,甚至进一步强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刻苦精神,这是对“行” 程度和深度要求。中国武术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下而产生的,学以致用正是 演练武术的宗旨。而武术的意境、神韵等又很难用言语表达,这就要求学者 用直觉去领悟体验、进而把握。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思维的特点。

仅就太极拳来说,其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进行检验——出手见高 低。推手就是用来“检验拳架”和“检验功夫”的方式,所以“假把式”是 玩不下去的,因为任何人在推手中都没法靠形式花样的修饰来掩盖其本质的 不足与缺失。太极拳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其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就 是“用动作来验证所有的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和规范动作。比如“立身 中正”作为基础与根本被反复强调,是因为它的重要性。“立身中正”能体 现太极的平衡思维,只有中正,才能站得平衡,才能稳,才能在四面八方的 受力中保有腾挪的空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老老实实去练自己验证 过的“立身中正”,做到不仅理论上强调,练习中也能当下体悟检验,是太 极拳在知行合一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的“明 师”都很清楚并能践行这一点。太极拳学习的整个过程无不体现知与行的互 动,像“虚实分明、不丢不顶、无过不及、不偏不倚”等,既是要求,也有 相应的修习方式,严格去做,“虽不中,亦不远矣”。从最简单的功夫层面来 理解,太极拳对于“知行合一”不但有着最为深刻的理解,而且更在全面地 运用。

知行合一是中医的生命灵魂。在中医界有一句熟语,“熟读王叔和,不 如临证多”,说的就是“知”和“行”的关系,并且强调了 “行”的重要 性。因为,纵观古今历史,哪位医学理论大家不是临床的治病高手,哪部医 (药)书的著成不是临证经验或实践经验的结晶?神农尝百草,爰后有《神 农本草经》,尽管这有可能是神话传说,但是它说明了 “行”的重要性。中 医关于知与行的关系浅显而易懂,这方面的例子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如:南朝医药家陶弘景多次亲验细腰蜂(即嬴)的蜂巢,终于得出正确的 结论,认为《诗经》的说法,“斯为谬矣,选诗者未审,而夫子何为因其僻 也?圣人有缺,多皆类此”,纠正了古人的谬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 为了纠正前人在本草中的错误,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实地勘察,采 访知情人,历时27年而写成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清代医家王清任发 现“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起处自相矛盾”,10年间存更正之心而无 脏腑可见。直至公元1797年4月初旬,他行医到滦州稻地镇,当地因染瘟 疹、痢症而死小儿甚多,并多以席裹半埋,而遭犬食之余,皆破腹露脏,于 是不避污秽,每日清晨往看,如此一连10天,看全30余人,大抵已明脏 腑解剖位置。但因胸中隔膜一片,其薄如纸,看时皆已破坏,未能验明,时 时牵记于心。后又观察了两个行刑犯人,可惜“虽见脏腑,隔膜已破,仍 未得见气到公元1829年12月13日夜,遇江宁布政司恒敬公曾镇守哈密, 领兵喀什嘻尔,所见诛戮人尸最多,于隔膜一事最悉,乃拜叩而问,细细说 明形状。前后历42年,终于访验得确。在道光庚寅年( 1830 )孟冬,最终 绘出《脏腑图记》,并著成《医林改错》一书。历代医家正是靠着这种身体 力行、孜孜以求的精神,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知行合一的思想决定了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价值。在冷兵器时 代,富国强兵是每个朝代的最高国策,武术的社会价值就是立马横槊、刀光 剑影、疆场厮杀、攻城略地,以技击实战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随着时代 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冷兵器告别了军事领域,武术辉煌的军事功能一 页掀了过去,转身走向了体育赛场或公众锻炼场所。尽管技击格斗是武术的 灵魂,但是习武强体、修身的这一主要目标却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因为这不 是人为的强行规定,而是武术运动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几千年来,中国武 术之树常绿不枯,就是因为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阳光和知行合一的雨露滋养。

第三节阴阳理论

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 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 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阴和阳, 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如《道德经》说“万物 负阴而抱阳”;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如《易经》 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不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是武术文 化的理论基础,对武术形成和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一、阴阳之间的关系

古人将阴阳看成宇宙间运动的根本规律和最高法则,并以阴阳为基础建 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相互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 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作“生化不息”。阴 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 的关系。


  • .阴阳的对立制约


这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 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高与低、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 与降,乃至昼与夜、寒与热、水与火、男与女等。《内经》说:“阴中有阴,阳 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 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厂(《素问-金匮真言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 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f(《素问-阴阳离合论》)说 明了阴阳的对立制约性和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还可分阴阳。阴阳既是对 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结果。换言之,对立是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 统一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 有相成。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是指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 和阳相互制约与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达到了动态平衡,称之为 “阴平阳秘”。就人体而言,达到了 “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就 生理功能正常,即健康;反之,就是生理功能失常,导致疾病的发生。

浏览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