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武术所占的比重甚小,加上体 育教师会武术的不多,所以学校武术开展得很不够。我们 要协同教育部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培训师资,提高武术 教学水平。体育院系要加强武术的教学。要通过武术教 学和有组织的锻炼,逐步做到受过中等教育的大部分人 都能对武术运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学会一套拳术和 一种器械套路。为了适应广大群众学习武术的需要,更好 地普及武术,应吸取创编《简化太极拳》的成功经验,将一 些主要拳种编成简化的套路,以利推广。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也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我们要 继续努力提高武术运动水平,使之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和 精湛的技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2、继续做好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把继承和发展结 合起来。
武术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宝 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武术主 要是以口传身授的形式世代相传,有关武术的历史文献 资.料流传下来的很少,而且多散存在民间。多年来,我们 做了大量的樗掘、整理工作,但缺乏一个全面的规划和通 盘的安排,所以至今对我国武术遗产还没有一个全面系 统的了解。究竟有多少拳种?它的分布、流传,各主要拳 种的理论和练功方法,还没有很好掌握。一些身怀技艺的 老拳师相继去世,健在的也多年事已高。如果我们不及时 挖掘、整理,就有“人琴俱亡”的危险,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因此,需要挖掘、整理、抢救武术遗产,各级体委对这项工 作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有紧迫感,要把它放到应有的位 置,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要有人抓这件事。国家体委准备成立一个武 术遗产挖掘、整理小组,吸收有关方面的人员参加。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体委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拨给一定的经 费。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沈阳六所体院,在国家 体委挖掘、整理小组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按六个大区分 片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密切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其 他体育学院和师范院校体育系有条件的也可开展这方面 的工作。 一
其次是要制定计划,有领导地开展挖掘、整理工作。 一般是先普查后选重点,先挖掘后整理,或者边查边选, 边挖边整.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要花点钱,争取把流 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拳种进行录像。对各方面人士献出来 的各种善本、珍本、孤本等文字资料,要认真进行研究,妥 为保管,并给予奖励。全国每隔一两年开一次挖掘、整理 成果交流会,检查督促这项工作。
要认真贯彻执行“挖掘、整理、继承、发展”的方针,正 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和整理是继承的必要步 骤,只有很好地挖掘出来,经过科学的整理,才能使它在 理论上更加系统完备,在技术上更加全面充实,并在继承 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3、保持武术的固有特点,沿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武术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各异,形成了各 种拳种、流派,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一个拳种一种流 派能流传千百年,总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只要是有益于 身心健康,有益于丰富文化生活的,都应积极发展。对那 些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价值大的,不论哪门哪派,都要予以 提倡。对于不同的武术练功方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各 种观点、各种意见,都可抒发,提倡百家争鸣。我们鼓励和 提倡各拳种、各流派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对于武术 实践中出现的新套路、新形式,只要是健康的,就要扶持。 武术发展要走民族化道路,保持武术固有的技击性和文 化内涵之特点。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吸收外国有益的东西, 以及其他项目的精华,而是说这种吸收必须同武术的内 在特点相结合、相融化,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华武术,仍 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格。
发展武术,要讲科学。在武术的流传中存在一些不讲 科学,甚至故弄,玄虚、掺杂迷信色彩的东西。这是武术中 的糟粕,应当剔除,否则不利于武术健康地发展。要运用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原理,去解释武术 的作用和传授练功方法,使武术沿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套 路编排也要讲究紧凑、合理、优美,给人以美的教育,不能 借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固执己见,宣扬封建的、迷信 的、丑恶的和反科学的内容。
4、加强武术队伍和武术组织的建设。
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武术队伍,包括体育院 系的武术教师、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业余体校武术班的 学生,以及社会上大批的武术拳师和爱好者。这支队伍总 的讲是好的,是发展武术运动的基本力量。要继续加强武 术队伍的思想、组织和理论、业务建设,使他们在各个方 面进步、成长,在发展武术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 武术运动还需要壮大业余队伍。他们长期扎根于群众,与 群众有着密切联系,并为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 后必须依靠他们把武术运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因此,要 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要制定必要的制度。《武术裁判员等级制度》已经实 行了 4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继续把它完善起来。
为了更好地发挥武术队伍的作用,必须加强各种武 术组织的建设。
(1)要充分发挥各级武术协会的作用。各省、自治区、 直罪市以及有武术传统和群众基础的地、市、县都要把武 术协会建立或恢复起来,切实加强领导,尽可能配备一定 的专职或兼职干部。
(2)国家筹建武术院(或武术研究院),作为武术高级 学术研究机构,把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工作开展起来。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先是武术有基础的以及 重点地、市、县逐步建立武术馆校,使之成为联结普及与 提高、开展学术与技术活动的场所。武术馆校可以作为体 委的一个直属建制,加强管理。同时要加强业余训练,现 有的业余体校武术班要提高质量,在推动青少年群众武 术活动的同时,培养有前途的武术人才。
(4)优秀武术运动队,多年来担负着比赛、出访等项 任务。今后的优秀武术运动队在抓提高的同时,还要承担 继承和发展武术遗产,指导普及和培养武术人才等项任 务。在保证训练时间外,要安排好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的 学习。每年还要有一定的时间下基层表演、辅导,联系群 众。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把武术运动队转到 武术馆校,以便更好地全面地发挥作用。
(5)各体育院校是培养高等武术专业人才和进行武 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应集中精力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训 练质量。建谡适当增加武术普修课的教学课时,让体育院 系的本科毕业生能胜任中、小学武术教学工作。要办好 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培养造就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武术 教学的师资队伍和武术科研人才。
要充分发挥各种武术组织的作用,不要随意撤销。武 术组织搞得不好的可进行整顿,已撤销的如有条件应恢 复。
依靠社会力量,把发展武术的路子走宽。
发展武术运动,既要由国家统一规划,制定政策,积 极开展,又要依靠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路子走 宽,把工作搞活。体委要同教育、卫生部门和工会、共青团 组织积极配合,大力提倡。还要发动各个群众性的武术团体和其他组织一起来办。要在体委和武术协会的统一指 导下,形成一个广泛的武术活动网,把武未运动蓬蓬勃勃 地开展起来。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各种武术 社、馆、辅导站、业余学校、训练班等等,把广大群众吸引 过来。
群众自办的拳社和群众性的武术组织是一种不可缺 少的辅助组织,应予重视。要制定政策,调动这些社会力 量的积极性。同时,要切实加强领导,不能放任自流。
6、表演与竞赛相结合。
武术的活动形式,大体上表现为三种:一是健身锻炼 活动;二是表演观摩活动;三是竞赛活动(包括套路竞赛 和技击对抗竞赛)。
第一种活动是最大量的,最广泛的,应大力提倡和发 展,以适应广大群众的需要。
第二种活动,既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武术发展的 需要。人们通过观看表演,丰富文化生活,得到艺术享受。 武术拳种门派繁多,不可能都按照统一规则去搞竞赛,不 同拳种、流派,大量的、主要的还是通过表演的形式向人 民群众进行宣传推广,并通过表演互相观摩交流,使各拳 种、各流派得到发展。
第三种酒动是竞赛。竞赛是体育的特点之一。武术 作为体育运动的项目,当然也要搞比赛。搞比赛,必须有 统:一的竞赛规则。把所有的拳种、流派都纳入竞赛机制, 是困难的、不现实的。只能把那些在群众中开展得最广 泛、练功方法比较完善的一部分项目纳入竞赛。
浏览3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