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象和的保健特性
象和对人体养生、健身、导引等保健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人亚健康、病痛、绝症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外界感染、伤害、寄生,还是情志所伤、饮食、劳倦,归根究底就是一个精、气、神、血、液的运行、运化、运调问题。经常进行象和练习、实践、修炼,不仅能使人体的骨骼、关节、肌肉得血而充润有力,更能导引精气血对人体进行合理的建设,还可带动人体脏腑开展积极合理的健康改良,继而使人体的内环境活泼、规律、健康,使人体内外组织、器官、系统的强度加强,力度提高,耐度提升,进而实质性地延缓武术修炼者的衰老进程,以达到手足灵巧、四肢灵便、中轴灵活、身心健旺、精力充沛、长寿健康的保健目的。
4.象和的强体特性
象和对身体的锻炼、体质的增强、意志的磨炼功效是显而易见的。经常进行象和练习、实践、修炼,不仅能使人体得到合理的循环、传导、代谢,更能使体质得以增强、打造、建设,还可使学练者的意志得到磨炼、建设、提升,继而使人体的内环境活泼、规律、健康,使人体内外组织、器官、系统得以加强,进而打造好自己一切一切的载体、前提、本钱。
在武术和技运动中象和强体与其他技法的最大区别就是:武术和技之象,是徒手的,是借武术功夫、技艺、招法以及攻守运动与思维、胆识、劲力、组织、细胞息息相关之天性所发起的对身体的锻炼、对体质的增强、对意志的磨炼,是人体之象与精气神、精气神与脏腑府相互转化、运化、变化的经验性技术积累。
5.象和的训教特性
象和训教就在于象和修炼,是中国武家教育、训练、科研的根本,是应用象的变化对人体进行科学、客观、有效的自然性回归引导,是武家和化记忆、掌握、练习、训练、锤炼武术功夫技艺招法的根本形式,是对中国武家开展记忆、掌握、练习、训练、锤炼等五教修炼的实质,是古今中国人不懈追求、尝试、创建的止戈教育精髓,是努力做到三习,即武术学习、武术练习、武术演习,并取得全面细致、得道精辟、行之有效等武术教学的丰硕成果。中国武家的五教修炼虽然是启发性、诱导性、模仿性的,但足见中国武家对武术教育的热情、对武术教育的崇尚、对武术教育的高度重视。
正如中国武家所说:“武之训教,生之底蕴,活之本钱,存之根基。”并认为:“世人者,无武者不立,不武者胆怯,尚武者强悍,喜武者刚毅,厌武者狂损,恨武者妄毙。”还认为:“武是成人的造化,是做人的前提,做事的载体,做局的理念,做业的支柱,做家的根本;武是人类斗争的底线,是人类立足的前提,是人类主张的基石:武是人类运动(功技艺)的初衷,是人类理论(机格的)的鼻祖,是人类建设(身道能)的首创;武是世人攻守(格打、赛打、擂打)的章法,是世人娱乐(表演、戏演、电演)的本源,是世人保健(导引、养生、健身)的精髓,是国人延年益寿的科学成果;武是国人斗智、斗勇、斗狠的经验积累,是国人德育、智育、体育的经验凝聚,是国人安身、立命、除霸、打天下的经验总结;武是夺取胜利的基本保障,是赢得尊重的基本前提,是安全、和谐、稳定的基本保证”。
6.象和的娱乐特性
象和娱乐是指中国武家应用武术攻守功夫、技艺、招法进行宣扬、歌颂、演绎英雄奋勇杀敌光辉形象的运动动作重现,是努力做到形象逼真、精辟到位、美妙玄奇的演化,并取得了全面细致、得道系统、美观大方的武术娱演丰硕成果。一般来讲,武术和技象和的表演、戏演、电演,一向都是古今中国人所追求、尝试、品赏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中华儿女开展武术娱乐活动的经验总结,是近代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部分。
7.象和的运化特性
象和运化即中国武家应用肢体动作对生命、生存、生活进行科学、客观、有效运动转化的武术象和技术,是人类生命运化、生存运化、生活运化的集大成,是古今中国人不懈追求、尝试、创建的运化经验总结。其中,生命运化是指武家必须努力做到念意、精气、胆气、志气、劲气、力气等的向外转化和方法、手段、技巧、动作、运动、活动等的向内转化以及体内、体外、攻守的自我运化,是人类生命外化、内化、自化的集大成。生存运化即武家必须努力做到对安全、胆识、肚量、劲力、攻击、格杀的有效运化。生活运化即武家必须努力做到对健康、康复、护卫、养生、延年、长寿的有效运化。
对中国武家的三大运化(内化、外化、自化)来讲,都早已取得了全面细致、得道精辟、行之有效运化的丰硕成果。虽说大多都是自我性的,但足见中国武家对运化的高度重视。正如中国武家所说:“内化则藏,外化则泻,自化则调。”并认为:“世人者,内化则延年益寿,外化则筋骨得体,自化则劲力顺,气血得通,思维得道。”这也正是中国武家能够有效开展内外禀运化的根本所在。
8.象和的运动特性
象和运动是指中国武家通过肢体的连续动作使自己的心、脑、体得以科学、客观、有效合理的运动演化过程,是古今中国人不懈追求、尝试、创建的运动经验总结,有心力运动、脑力运动、体力运动之分,俗称中国武家的三力运动。其中,心力运动即胆识、志气、情感、欲望、懒勤、爱憎的合理和化运动。脑力运动即思维、想象、意识、理念、感悟、斗争的合理和化运动。体力运动即精神、气血、津液、劲力、能量、态度的合理和化运动。其皆取得了全面细致、得道精辟、行之有效的和化运动成果。
武术象和中家的三力运动,虽说大多都是自我性的,但足见中国武家对运动和化修炼的高度重视。正如中国武家所说:“内动则活,内运则生,外动则久,外运则长,自动则精,自运则湛。”并认为:“心力者,运动之本、脑力者,运动之源,体力者,运动之根。”这也正是中国武家象和运动的根本所在。
9.象和的斗争特性
象和斗争即中国武家应用肢体动作对目标、营穴、对手所开展的有功、有技、有效的和化攻守斗争,是攻守斗争技术的一种和化修炼,是生产斗争、社会斗争、阶级斗争和化修炼的集大成,是古今中国人攻守斗争、对抗斗争、作战斗争的和化经验总结。
在中国武学中,任何武术和技斗争、攻守、作战的分析、生成、精到,都是极具理论支撑的。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社会实践中,中国武家积累了一系列超其他动物的斗法,概括起来由暗斗、明斗、长斗、短斗、粗斗、细斗、决斗、格斗、打斗、智斗、兵斗、戎斗等十二斗组成。在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的社会践行中,中国武家积 累了一系列超其他动物的争法,概括起来由正争、明争、邪争、恶争、远争、近争、软争、硬争、抢争、混争、战争、抗争等十二争组成。这所有机智、鬼妙、灵巧的斗争都是有一定深度、广度、高度的,皆是令世人所折服、敬佩、赞赏的。中国武家认为:“百斗者,斗气,斗智,斗勇,斗胆,斗功,斗技,斗艺,斗招,斗计,斗心、斗性、斗志也,百争者,争权,争利,争名,争宠,争气,争先,争胜,争夺,争取,争战,争生,争活也,其野者盲,兽者厌,粗者初,精者通,湛者慧,明者浅,暗者深,密者高,和者绝。”这充分说明中国武家的象和斗争是人类斗争的最高境界,早已到达了难以超越的巅峰状态。
10.象和的动物特性
动是动物的天性,是动物的基本特征,是人类高于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国武术运动的基本支撑。严格地讲,动物的动主要是肢体的动,而主宰动物世界之人的动主要是肢体的动、脑子的动、心机的动、器械的动、枪炮的动、核弹的动。也就是说,在动物世界中,动性越多、越大、越深即主宰性就越大,反之亦然。
若从动物的本能攻守来讲,人类是很难与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抗衡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动物世界的主宰,就在于其动性的不断扩展、提升、升华,而中国武术就是中国古人攻守动性不断扩展、提升、升华的集大成。换句话说,人之所以成为动物世界的主宰就在于武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之所以经久不衰、人丁兴旺、盛世迭出,就在于中国黄帝对“修德、振兵、治气”的确立,这一全民性的武术核心理念的确立上,即中国武术实质的不断提升上。
浏览3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