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1981年6月,武术赛会战犹酣。全国武术锦标赛甲级团体赛于6月3日至7日,由男、女各16 个甲级队,历经11场激烈争夺,终于落下帷幕。获得男子团体前6名的队是:山西、河南、湖北、北京体院、山东、 河北。获得女子团体前6名的则是:北京体院、浙江、河南、山西、四 川、上海体院。这次比赛是国家体委试行武术竞赛体制改革后的第一次会战, 团体赛采用甲乙级升降级制,个人赛采用资格赛和个人冠军赛。这 次团体赛包含了个人资格赛,全能前30名和各单项前8名将于9月 在山东淄博决一雌雄。赛会中最突出的仍是走向巅峰时期的山西男 选手原文庆,以明显的优势独占5个单项第一名。除了他那过人的 腾空技术而外,在功力上更是令人叹服,他那动迅静定的鲜明节奏, 不仅表现了武术意识的深化,更体现了所具有的功力。相比之下,女队员四川的彭英、王苹,北京体院的张玉萍虽也各 领风骚,但体力已不如前,气度上已不如当年之勇。而更多的新手正 在崛起,其中大多数还不成熟,在把握技术风格、劲力、节奏、精神上 还嫌不足,然而也不乏一些崭露头角的佼佼者。如山西的少年骁将 何军,他的自选剑术形健体工、剑法明快准确、动作大方流畅,首次夺 取了该项第一名。此外,河南女将姚静和河北韩静的枪术也分外引 人注目,枪法扎实,走势多变,各有特色,虽然不是尖端人物,毕竟是 新秀,可喜可佳。还有北京的朱贵君、耿贞辉,两位姑娘的长拳和棍 术叫人刮目相看,她们继承了北京队的优秀风格,势正劲道,动作干 净;山西的李天媛和少年运动员李东风,也是基础扎实,技术纯正,颇 有当年武坛宿将张玲妹的风采,待到明年,预料会有出色的表现。这次赛会上新手虽然大都未名列前茅,然而年少气盛,体力、技 术正发展、升腾,定会后来居上。在其他拳术中,竟也有一些年轻的新手打出了漂亮的身手,诸如 山西俞远文的形意拳,河北高志红的通臂拳、韩艳丽的八卦掌,都练 得颇有味儿,确与那些照葫芦画瓢的划套套迥然不同,较好地表现了 各拳种的独特风格和劲道。从团体来说,河南男、女队在赛会上以雄厚的实力活跃于本次赛 坛,男子获团体第二,女子获团体第三。男子的几位太极好手丁杰、 王二平等在这次太极拳比赛中遥遥领先,其他单项也显得不弱,为夺 团体亚军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编创的集体攻防技术获得与会者的 好评。而女队的6名队员确实是赛会打得颇响的中流砥柱和新秀, 肖素荣已跨入优秀选手之列,剑术第二,其他单项均名列前茅,王立 新的双刀、刀术,肖宏的长拳,陈静的棍术刀术,姚静的枪术等等,她 们齐心合力、各显神通,为豫州儿女写下了可歌的一页,受到裁判和 行家的赞赏。这次赛会之后,国家体委首次组织了裁判员、教练员讲评会,对 这次比赛的技术情况进行了中肯细致的分析,竞训处长张山作了总 结。他要求加强基础训练、强调动作规格、注重功力训练、突出项目 风格、丰富技术内容,其反面,正是这次赛会中的不足之处。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评价这次赛会,即“水平不很高,新手方崭露”。武林英豪会浦江华夏瑰宝添辉花——第五届全运会武术表演述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于1983年9月在上海隆重举行。 它给上海带来了青春活力和节日的欢乐。繁华的黄浦江畔,热闹的 市区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体育健儿。武术作为 全运会中的表演项目,分别在长宁体育馆和上海体育馆进行了历时 9天18场755项次的表演赛,于9月27日晚胜利结束。陕西赵长 军,北京郝致华分别夺得本届表演赛的男女个人全能冠军,北京队获 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这次表演的有在郑州预赛中取得各单项前六名的优秀运动 员108名,还有国家体委特邀和72名各省市武林高手。还邀请了天 津、山西、浙江的9名运动员为大会进行了太极推手和散打表演。运 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是黑龙江队特邀代表,98岁的刘志清,最小的为 吉林队的何燕,15岁。这些几经挑选出来的武林英豪,个个武艺高 超,身怀绝技。表演场上,南拳北腿,一展雄风。短兵长械,俱显神 威。男女老幼,争奇斗妍,精彩纷呈,蔚为壮观。在自选拳术的表演中,数北京队的李志洲最为出色。他的动作 轻巧稳健,干净利索,方法清晰,套路编排独具匠心,节奏变化恰到好 处,高难度动作多,给人一种力和美的享受,技击与美的结合可谓和 谐统一。他以9. 4分的成绩赢得了金牌。受到行家一致的赞赏。纵 观整个表演,运动员在难度上、速度上、节奏的处理上都较以往有所 提高。本届表演的传统拳术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省市以采用 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虚心向身怀绝技的老拳师学习。在挖掘、整理 的基础上,运用了年轻运动员优厚的身体素质,使一些传统拳种枯木 逢春,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提高,重现异彩。看北京队的 梁长兴、山西队的文喜太表演的形意拳,动静相间,身正步稳,劲力充 实,完整饱满。北京戈春艳,云南苏自芳表演的八卦掌,纵横交错,行 似游龙,柔中寓刚,神形兼备。还有陕西楚风莲的翻子拳,河北冯景 梅的劈挂拳,云南胡宝林的通臂拳以及山西栗小平的查拳都有独到 的功夫,使这些流传较广的传统拳种有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形势十 分喜人。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难度和技巧动作的不断发展, 运动员在表演象形拳、械的过程中,模拟各种动物或人物的搏击、形 态特点,结合武术的攻防特点演练起来形象逼真,姿势优美,栩栩如 生,给人以力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北京李志洲表演的鹰爪,动作细 腻,时而搏击长空,时而低翔谷底,刁拿锁扣,威风凛凛。山东省崔志 强表演的螳螂拳,拳法敏捷有力,刚而不僵,柔而不软,拳法密集,气 势如虹,形象地把螳螂的特点巧妙地融于武术之中。四川选手熊长 贵表演的猴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他忽而柱棍升入半空,忽而踏步 爬上棍端,持棍打斗嬉乐,跌扑滚翻,闪展腾挪,攻防兼施,妙趣横生, 引人入胜,不愧为峨嵋山小猴王。这些精湛的表演都为百花盛开的 武林增添了新的异彩。本届大赛,自选长、短兵械的较量,争夺十分激烈。选手们水平 接近,打得难分难解,场上多次出现同分局面,一直到比赛结束,看全 能总分才见分晓。比赛中一批老将宝刀未老,雄风犹在。如北京队 李霞曾是第三届全运会的冠军。去年起已任教练,但仍未离开运动 场。今年6月在郑州预赛时她的成绩不理想,回去后她认真总结经 验,刻苦磨练,此次她再度出马迎战,果然东山再起。第一天出场亮 相,就以其功架纯正,动作清晰,功底扎实,动静鲜明的特色夺得传统 单器械的金牌。之后又以9. 0分成绩拿下了女子自选剑术的桂冠。 32岁的云南运动员苏自芳,也是武坛老运动员了。这次她依然披甲 上阵,顽强拼搏,雄风不减当年,勇夺女子太极拳冠军和八卦掌的 亚军。新人辈出,新秀崛起。本届比赛中一批新秀脱颖而出,显露锋 芒。山西队的栗子平,表演的枪术气势磅礴,虎虎有生气,获得了本 届比赛最高成绩9. 5分。18岁的山东姑娘张玉萍,舞起棍来呼呼作 响,如风驰电掣,整个套路五十多个动作,一气呵成,以9. 46的高分 捧走了女子棍术的桂冠。湖北翟贵奇的醉剑,刚柔相济,独树一帜, 展望未来,当令人刮目相看。在这几天紧张、激烈的争夺中,只要稍许失误一下,就有可能名 落孙山。因此说,这场竞赛不但要比技术,比体力,还要比意志,比毅 力,比心理素质。72名特邀代表的表演,犹如武林百花园里的朵朵奇葩。他们大 都是各个流派的高手、名师。被称为“龙形之父”的刘志清,耳聪目 明,步履矫健,表演了 “龙形刀”,“龙形双剑”;甘肃82岁的赵斌表演 的“鹤子拳”动作舒缓大方,如行云流水,“纵横下叉”、“坐盘望月”,功 力深厚,犹保持童子般的柔韧,令人叹为观止。
浏览4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