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在形象生动,千变万幻;迷在高手云集,姿采纷呈;还迷在它的 技术宽,容度大,任剑坛风流们自由地驰骋,风格迥异,若春兰秋菊。较有典型性的似有三种风格。赵长军的醉剑可属一种类型。它的特色是整体感强,毫无懈怠。 从一开始的几个摔跌便急剧地引向高潮,接下去在踉跄飞旋中剪点 穿挂,闪展游击,跌扑翻滚,难险环生。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淋漓酣 畅,气势贯通,犹如痛饮佳酿的醉客,将浑身解数纵情施展。赵长军 以他娴熟的技艺和优厚的素养而独绝于步,观后确有美不胜收、一睹 为快之感。李志洲的醉剑,当属又一类型的剑。他更着重于运动技巧的艺 术处理,动作飘逸而敏捷,飞起似轻云一缕,下地如落叶一片,在急缓 自如的交替中变换节奏,追求一种韵律的美,恰同一醉仙于烟云薄雾 之中,若即若离,妙不可言。徐向东的醉剑则另具一格。造型生动,间以乱中有序的剑法,动 静分明,洒脱不羁。尤其是“扣腿举觞”、“仰身贪杯”、“席前抢酒”等 造型,功力深厚,栩栩如生,似乎塑造了各种酒仙的不同形象,令人一 览无余。另外,翟贵奇、李殿方、王建军、曹凯等也都有绝处,或大缸豪饮, 或倾杯独酌,不凡身手。有人说,究竟哪一种最符合醉剑的风格?或 者,是否三种风格融于一体会更好些?要探索这个问题,不妨琢磨一 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名手集中在醉剑项目上。一则表演性强,二则 技术个性强,刚柔运使任其发挥,这些都更适宜于沙场老将。尤为重 要的是它要求更高的协调,剑法、身法与步法的绝妙配合,应当说练 人达化之境的运动员才会胜任,游刃自如。他们根据各自的体能、情 趣、气质来处理一招一式,乃至整套。因此,与其评判哪一种风格好, 莫如分析谁的功力纯透,造诣精深。真要千篇一律,反而乏味。犹如 京戏里的唱腔,同一出戏,言、马、谭、麒等派的唱法不同,各有妙道。 同样,完全统一了格调反而会限制了运动员的创造。拿传统醉拳来 说,也有“醉八仙”、“醉酒拳”、“鲁智深醉打蒋门神”、“燕青醉跌”等多 种,技术风格也不尽相同。从这一点来看,有人提议醉剑、猴棍等一些传统器械,不进行竞 技比赛,采用表演评奖的办法,恐怕会更利于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当然,醉剑也有需要统一的东西,恐怕应突出一个“武'’字,即讲 求剑法。这里借用古人唐顺之的一句诗:“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 身皆是手。”醉剑也当是醉形与剑法浑然一体,似醉非醉,暗藏杀机, 在踉跄步履和跌扑翻滚中,如何表现丰富多变的剑法,乃是重要的宗 旨。只重醉形和技巧,势必与舞台上的醉剑混同;只注重剑法而忽略 醉形,至多是地躺剑,名不副实。当前来说,主要的问题在于对剑法 的精深琢磨有所忽略。愿剑术名将高手,不断加强和丰富醉剑剑法,使醉剑更加赏心悦目。武艺探索书简——给予即将参加全运会的武林精英金秋将至,全运会即在眼前。6月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 的各单项前六名将会师上海,逐鹿于黄浦江畔。此一赛可谓武林中 的豪杰强雄,辈出精英,令人刮目相看。回想起1986年在杭州比赛 时,作为一名裁判员,与不少运动员做过,交谈,现将其中几段整理成 书简,欲借《武林》一角,献给我们那些基勃向上的运动员,预祝他们 的武艺更上一层楼。在任何时候别忘了突出你的风格,扬己之长。你的风格是功 架准确、动作干净利落,一静无处不静;在迅疾如风的动作中要停 则刹那间戛然止住,纹丝不动,身体各部分也很到位,也就是俗话 说的“脆劲”。这脆劲使你的整套动作节奏明快,神韵陶然。但是, 你仍有不少动作不知是因为求快还是怎的,路线显得不清,方法不 明,俗话说要“势正招圆”,只做到势正而未做到招圆,看起来还不能 令人十分满意。你具有武术家的那种战斗意识和气度,但动作的舒张度却显得 不够。套路和实用技术毕竟有所区别,起码应在有些动作上再展开 一些吧,拳法中的撑、拔、张、展、勾、扣、翘、绷,无论对拳术还是器械 都是有所讲究的。你的刀术功底好,应当练出特色来,在刀法准确、节奏变化上能 否再用些心思?你是否常把你的套路当作一种格斗艺术在脑子里反 复琢磨?鹰爪拳要多琢磨攻防用意、缓与急的节奏突变,有时动作要 挂串,挂串中间应穿插柔和慢的动作。切忌只注重追求形似苍鹰,重要的在于把鹰爪拳的技击展现出来。你的较扎实的基本功和顽强斗志,使你的动作看上去舒展大方 而又有锐气,尽管你个子高人一头,速度倒也不觉慢,有一种豪迈的 气度。然而,在有些套路里,你由于身长而动作路线长,恐怕因此而 影响动作速度,思想上拼命地求快,反而失掉了合理的节奏和内在的 韵律。根据你的身体的特点,同人家拼速度是要失败的,既要豪迈, 还要潇洒。如同写行书、草书,仅仅能写得快,未必写得美,总要讲究 章法和韵律。这样,就须把动作的方法、攻防含义研究透,把内在节 奏的依据找到,在此基础上该加快的则加快,才会圆润、生动。动作 舒展,则柔得得体,而且又美,一种含有战斗意识和风采的美。你的剑术里,剑法要一招招地想过来,必要时先做慢动作,力点 在哪里,部位到了没有?劈挂拳练得还是流畅的,但那种冷急长抽、 似长枪大戟般的恢弘气势还显不足;有些较特殊的劲力表现方法,如 辘辘劲、翻扯劲,如何运使腰胯,似还体会不够。风格的形成要靠自己去琢磨,要结合自己的特长。转换身体灵 活、动作速度快,快速多变的自选套路还是适合你的。动作质量完成 得也是不错的,但尚缺少“寸劲”和锐气。动作速度变化再快,在最后 的定势上处理不好,似一首开始优美动听,结束却索然无味的歌,令人扫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动静感和战斗意识。一停下来,令人感 到这个巾帼英雄一身是胆、英气勃勃。此外,想过没有,你的每一个动作变化是表现形体美,还是表现 武勇的战斗美。前者是翩翩的,后者却是铿锵的,当然两者也并不完 全矛盾,武术也要有刚有柔,却均要以技击为原则,表现攻防形象中 的美(对套路这一形式而言)。有些动作还缺少理解,有的动作显得毛糙了点。你的潜力很大,但须主观努力,平时除了苦练以外,还应 多动脑子琢磨。这次看了你们队的训练,令人感受到了那种大赛临前秣马厉兵 的气氛。您要我谈观感,考虑了三点,供您参考。首先,还是要抓动作规格。尽管年年强调,真正过得硬确实不 易。这是一个总的趋势,去年的教练工作会议和裁判工作会议都强 调了这一技术原则,今年国家体委组织了对裁判法的编写和研究,将 对裁判评分确立一个统一的尺度和法规。比如对各种自选套路中的 主要动作,依据规格要求规定了具体的扣分标准,按轻微、显著、严重 错误进行实扣,其他方面进行整体衡量一次性扣分。实扣意味着什 么?对一些优秀运动员来说,在劲力协调、精神节奏等方面都比较完 美,又没有其他失误的情况下,就要看谁的动作规整、过得硬了。如 果今年的分值有再向上提高的趋势,佼佼者之中的较量,动作规格是 举足轻重的。近几年来,诸如劈叉后腿弯曲,弓步过大,歇步、仆步下不去等,是 较常见的规格错误,应引起重视。你们队多年来一直在动作规格上要 求较严,是有利的,但也不可等闲,不少队已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了。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诗,叫“咬定青山不放松”,狠抓动作规格决不 吃亏。武术运动的竞技向正规化迈进,确立技术规范和裁判法规是 其主要环节,长拳如此,太极拳、南拳作为竞技,也必须统一技术 规格。其次,要有变化。套路的竞技与体操、花样滑冰、跳水等有某些共 性,都是以人体运动形态表现的质量来比高低的,带有表演的特点,具 有艺术性。艺术上是最忌陈陈相因的,尤其是自选套路,不应总是陈 年旧套,要有变化,有新意,有创造套路的竞技才会有生命力。

浏览35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