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技功用

武术和技具有与自己内部、与自己外部、与他人开展非肢体冲突性攻守斗争的功用,具有主动暗示、被动暗示、自然暗示性的攻守进退功用,具有人与人深层较量、阴性较量、黑暗较量的规范功用,具有内和、外和、象和运化和内在、外在、象在斗争以及内部、外部、象部攻守的功用,具有发挥决定性变迁、变化、转化、转移、运化、运作的功用,都是其他任何武术技术所无法替代的。如果具体来讲,其功用可归纳为主要功用和基本功用两部分。

(一)主要功用

在中国武术的武技运动中,和技是中国武术九技的运化根本,是万格一统的基本平台,是武术攻守、娱乐、保健一体化大熔炉其主要功用就是确保自己不被吞噬而使对手迅疾变和,给对手以足够的震慑、威胁、难堪、无奈、不知所措,给自己以足够的喘息、调整、集结、充实、修整时机。

和技形式下的技法攻击是极其复杂、多变、巧妙的,有不可抗拒而和的,有威力无比而和的,有大势已去而和的,有阴暗歹毒而和的,有破解对手而和的,有扰乱局势而和的,有健康体魄而和的,有增强体质而和的,有康复机体而和的,有升华心灵而和的,有动化肢体而和的,有静化情绪而和的。真可谓千奇百怪、错综复杂、无奇不有。

(二)基本功用

和技具有调整、改善、运化武术攻守的基本功用,具有化解死局、恶果、被动的功用。其不仅是改善混乱局势、克制强攻、技弄对手的基本手段,也是打破僵局、险况、绝境的基本办法,更组成了武术攻守变化、构成武术进退连环、形成武术因势利导使武术运动动作形式更加细腻、巧妙、深奥使武术攻法更加得道、得法、得助的基本运化。都是借助综合功夫、技巧、妙着来得以完成的。

四、和技的基本结构

在武术和技运动中,许多形式、结构、功夫相近的和化功夫以它们之间的间运紧密地集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武术和技的基本照法。几种不同的和技照法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能够行使一定章法的和技招数,几种和技招数依次排列、巧妙配合、按理配伍在一起构成了互相配合且执行连续和化任务的和技运动制趟,这些制趟合理地编排在一起即构成了以和技为主体的武术攻守、娱乐、保健套路,俗称和技攻守的小念头,与和技攻守的大念头即散打、格斗、擂台赛以及和技攻守的高念头即斗智、斗法(下象棋、下围棋、打麻将俗称武家三大斗法)、斗阵,共同构成了中国武术攻守进退的三个基本念头。这些自动化、自然化、无为化的和运化,这些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的和化对抗,最终构成了极为错综复杂、严格规范、具体实在的武术和技运动系统。

中国武术运动中的和技施展配伍,通常都遵守着君(木)、臣(火)、佐(土)、使(金)、弓1(水)等五大传统的基本配伍。这五大基本配伍在武术和技攻守运动中相生相克、相通相主、相乘相侮,共同维护着中国武术和技的攻守运化、娱乐活动、保健修炼。

在中国武学中,君则君主之意,意味着先到、主宰、决策、统领、包含,通常由象、身、生、质、体、然六法构成。臣则臣相之意,意味着辅助、统领、承上启下,通常由和筋、和骨、和皮、和毛、和发、和指等六法构成。佐则内助之意,意味着辅佐、帮助、支撑,通常由和腿、和臂、和膀、和腰、和臀、和轴等六法构成。使则行走之意,意味着联络、出使、跑腿,通常由和颈、和头、和裆、和衣、和裤、和带等六法构成。引则先锋之意,意味着带路、向导、引领,通常由和腕、和肘、和手、和踝、和足、和膝等六法构成。

五、和技的基本形式

在中国武术的和技运动中,其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六,即太阳性运动形式、少阳性运动形式、阳明性运动形式、太阴性运动形式、少阴性运动形式、厥阴性运动形式。武术和技这六大基本运动形式,相鼎而立、相通相主、相对而撑,共同维护着中国武术和技的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

1.阳性形式

在中国武学和技中,阳性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太阳、少阳、阳明之分。其中,太阳即光明正大之意,意味着能源、灵性、闪光点,是人体中的太阳能,是体内物质代谢的精光,是武术中的攻杀战守修炼,通常由攻和、守和、进和、退和、刚和、柔和等六法构成。少阳即阳光普照之意,意味着得受、生长、发育,是人体中的动能,是武术中的搏打厮杀修炼,通常由动和、静和、疾和、徐和、虚和、实和等六法构成。阳明即紫气东来之意,意味着思谋、计策、斗争,是人体中的智能、智力、智慧运化,是武术中的浴血拼杀修炼,通常由软和、硬和、强和、弱和、狠和、毒和等六法构成。

2.阴性形式

在中国武学和技中,阴性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太阴、少阴、厥阴之分。其中,太阴即银光四射之意,意味着能耗、耐性、寒光,是人体中的月亮能,是体内液体代谢的灵光,是武术运动中的闪转腾挪,通常由大和、小和、高和、低和、里和、外和等六法构成。少阴即星光灿烂之意,意味着闪烁、布控、运行,是人体中的静能,是武术运动中的周旋运化,通常由上和、下和、左和、右和、前和、后和等六法构成。厥阴即闪电火光之意,意味着念头、点子、计策,是人体中的玄巧之能,是武术运动中的神出鬼没、瞬间万变、连环往返,通常由活和、死和、固和、定和、巧和、妙和等六法构成。

六、和技间运

和技间运是指武术运动中和法与和法之间的连接运化,是和法与和法衔接的关键,是和法与和法沟通的桥梁,是和法与和法顺利过渡的介石。其存在于和法与和法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是和法前后的中间环节,是和法完成的外环境。

一般的和技间运,由和法所生,是和前的先锋,是和后的保障,是和前运化的基本要素,是和后转化的基本素材。其由功间运、技间运、演间运、格间运、套间运、盘间运、峙间运、对间运、照间运、招间运、健间运、修间运等十二间运构成。通常有间设、间配、间化、间法、间协、间合等六种基本形式。其中,间设由括直间攻、直间守、直间化以及间距、间躲、间避、间峙、间对等三直五设构成。就其功用归纳为三,一即承前启后;二即安全保障;三即攻法运化,守法变化,攻守转化。

武术和技中的间运,大部分是由手法、步法、身法来完成的,是和技运动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和技运动连续、变化、转轨的关键所在。如果在和技运动中没有和技间运支撑,就意味着没有与势、与时、与式的俱进,就意味着不会随机应变、顺势力为、因势利导,就意味着对敌人没有足够的干扰、破坏、搅和,就意味着对自己没有足够的回转余地、变换空间、缓冲机会。就身体建设而言,没有足够的和技间运支撑,就意味着没有循序渐进的身体调节,就意味着不能恰到好处的代谢运化,就意味着无法对三田深层空间进行足够的进入、打入、深入,即对自己的生命没有足够的保养、维护、修炼。

在中国武学中,武术和技的间运被统称为武技运作,由筑、功、化、筹、接、出、行、藏、象等九大武技运作组成,大都是以手法、步法、身法为主体的。其不同的和法组合、排列、招制均有不同的间运,相同的和法组合、排列、招制亦有不同的间运。故间运在武术运动中的应用是由和技运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七、和架构筑

在武术和技运动中,象和法与象和法的相互连接构成和架,身和法、生和法、体和法、然和法、质和法附着于和架上,在攻守意识的支配下,在功夫技艺的支撑下,在攻守尺度的把持下,以战略为前提,以战术为平台,以战法为基础,然后以势法选择为对法,以峙法主持为局面,以化法主宰为局势,最后拨乱反正、快刀斩乱麻、化被动为主动、化糊涂为精明、化有为为无为,以适应止戈斗争、攻守、作战的各种需要。

武术和技运动中的运化机制,即在攻守理念支配下而开展攻杀战守的无为而化、自然应对、无畏冲击,并伺机着手、破门、打人,并应用战前配伍好的相应招法开展有目的、有任务、有计划的和技运化,以实现自己在内外环境斗争、攻守、作战中的最终目标。这里所说的无为、无畏、自然即黄老之道的无为、自然、无畏,也就是建立在高度有为、有畏、不自然基础之上的无为、无畏、自然。

浏览3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