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上述两个操作性问题,我们通过对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目 如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技巧等的规则和裁 判法的分析研究,吸取其精神,根据武术运动的规律特点,以提高可 操作性和合理性为宗旨,提出如下几点思路和设想。设置“起评分”和“应扣分”通常“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先看一伸手,再看一步走",它 反映了武术套路的整体运动观的特点,形象地道出一个运动员整体 反映出的演练水平是能够判断出来的。根据体操和艺术体操的评判 经验,武术套路同样可以设置“起评分”。“起评分”是指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具 体地说,它应包括:整体规范水平、功力水平(劲力、协调)、演练技 术(节奏、精神、风格)、编排水平(内容、结构、布局)、创新难度等五 个方面。具体到实践操作中,演练水平裁判员的有效平均分加上裁判长 的创新难度加分,即为该运动员的“起评分”。起评分仅仅反映了运 动员的技术水平,尚是一种评价,作为竞技比赛,动作完成裁判员和 裁判长必须对其演练中出现的一些不可原谅的技术错误、运动失误、 技术违例,给予扣分,该部分即为“应扣分” O这样,从“起评分”中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观 众、运动员、教练员都会一目了然地看清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出现的 错误,既便于观赏,也便于监督和改进训练。“起评分”和“应扣分”的具体操作先说“应扣分”。动作完成裁判员和裁判长应对运动员的技术错 误、运动失误、技术违例进行实扣,并直接向观众显示扣分分值。其 中运动失误指失去平衡中的移动、晃动、附加支撑、倒地,器械碰身、 触地、脱手、掉地、变形等,技术违例指出界、平衡时间不足、起势不符 或拖延等,裁判长则对完成时间、动作组别上的技术违例进行扣分, 该部分的扣分即原规则中的“其他错误”,操作中也是很清楚的。“应扣分”中的技术错误,是指运动中显而易见、不可原谅的错误 技术,必须实扣,原则中列出的大量轻微、显著、严重错误,必须进行梳 理和精选,除原有显著严重错误大都应列入,轻微错误中则只有少量的 可并入其中,绝大部分应归入演练水平中的整体规范水平进行评估。只有这样,动作完成裁判员的操作才会落实,经过培训后,应是 准确无误的,如有疑义,可申诉,由仲裁委员会查实处理。再说“起评分”,演练水平裁判员可以将其归结为规范、功力、技 巧、编排四个方面。吸取花样滑冰的评判经验,每个方面按完美 (0 分)、好(0. 05)、较好(一0. 1)、一般(一0. 2)、较差(一0. 3)、差 (-0. 5)六级进行评估扣分,这里就应改变原规则中各类分值的分配 规定,而仍以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扣除四个方面的评估分,这样 所给的分则为每个裁判员所示的演练水平分演练水平裁判员采用评估给分制的方法,每一方面的评估判断 是否正确,也比较容易检查,演练水平分的有效平均值与裁判长的创 新难度加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起评分。最后得分的确定通常情况下,“起评分”减去“应扣分”所得的应得分,即为最后得 分,由裁判长予以宣布,当有效分出现不允许的差数时,或出现明显 不合理现象时,须进行调整后,宣布为最后得分。裁判长限于演练水平,当裁判员的有效分出现不允许的差数时, 有权进行调整;副裁判长限于当动作完成裁判员扣分出现不允许差 数时,有权进行调整。吸取其他项目的经验,调整的方法为:(有效 平均分+裁判长评分)+ 2或(扣分平均分十副裁判长扣分)+ 2。这 样的调整公式既体现了裁判长的作用,又尊重了裁判员集体评判的 结果,不完全以裁判长代替裁判员评判,这就比较合理。调整的前提是,裁判长必须具体参与对演练水平的评判,副裁判 长必须具体参与动作完成扣分的评判,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评分只 起监督作用,当需要调整时,便参与其中。由于具体参与评判,便拥 有调整的依据和发言权,相对于原规则更为严谨合理。裁判员的演练水平分是“起评分”的主体,它的评判是带有主观 性的,是凭每一位裁判员的经验来判断的,尽管我们采用了 “四方 面”、“六等级”的对号入座操作法,毕竟是评估性的量化指标,不排斥 裁判的倾向性问题,为此,演练水平裁判人员应相对多一些,另一方 面,当出现有明显不合理现象时,应由权威性的成员来把关,吸取其 他项目的经验,可以由富有经验的权威专家组成的控制组进行必要 的调整工作。控制组的职责是对演练水平分具体参与和监控,当出现明显不 合理时,则由(裁判员有效平均分+控评分)+2,确定为演练水平 分。同样,既发挥了控制组的作用,又不完全否定裁判员的评判,相 对比较合理。根据这样一种思路,裁判人员可以精简,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设仲裁委员会5人,其中3人由富有裁判经验的权威性专家组 成控制组,负责监控起评分的评分。不设总裁判组,赛前和赛后的学习、管理等工作,由裁判长兼任, 裁判执行任务临时分组仍可以抽签决定。临场裁判组中,设裁判长1人,参与演练水平分的评判,当有效 分出现不允许差数时,其评分生效,设副裁判长1人,参与动作完成 分的评判,当有效分出现不允许差数时,其分值生效。裁判组中,设动作完成裁判员2人,均为有效分,由于这项评判 任务十分明确,不需要更多人参加,设演练水平裁判员4人,取中间 两个分为有效分。各运动队对动作完成裁判员和裁判长的应扣分,具有申诉权,因 仲裁委员会中的控制组作为最高评判机构已做出裁决,如有不平,可 向竞赛委员会或大会组委会反映意见,但不更改评判。这样,一个比赛中,至少可以精简裁判员人以上,分工和监控 也相应严谨合理,有助于克服本文开始提及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规则中存在的评分可操作性和调整分合理性两个 方面的不足,提出设置起评分和应扣分,梳理精选动作规格错误,调 整调分机制方法,设立控制组等思路,不仅使观众易懂,便于监控,也 比较合理,还有利于精简裁判人员。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也始终没有完结,人们必须不断 总结经验,有所发展,有所前进,1996年新规则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再完善的一种思路,希望引起讨论,以使竞技武 术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武术竞技应当改革据一位日本剑道代表团团长介绍,在日本习剑道者已达到七八 百万人,有段位的已超过80万人。大学、高中大都有剑道小组,体育教材中也有规定的内容。幼儿和小学生则在街道练习场活动。日本的剑道有颇悠久的历史,中国剑刀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已流入东邻,对日本剑道的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据《三国志• 魏志》记载,魏明帝回赠日本女王卑弥呼的礼品中便有备受珍视的 “五尺刀两口”。在民间,涉海移居日本的中国人,传去了中国的剑 刀法。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它与中国武术一样,也产生了众多的流 派。镰仓时代便纷繁不一,室町时代有增无减,而到了德川时代便出 现了 500多种流派,不仅技术风格不同,剑的规格也是五花八门。显 然,这种局面不利于剑道的发展。明治中期着手改革,将各流派逐步 统一起来,按照统一的规格、形式进行练习和比赛,于1910年正式统 一为10套动作。不言而喻,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和竞技形式内容的统一,是普及和 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追溯中国武术的发展,较日本剑道更为久远。就套路而言,明清 是一个昌盛时期,拳种济济,流派林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们在 继承中又不断地发展变化,十个弟子十个派,以致派系丛生。根据目 前挖整普查的情况来看,仅拳种已不止三百余种,器械也几乎有近百 种,拳械套路以有名有传者为计,也决不在万套之下。对于这样一宗文化财富,似应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人们可 以按照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情趣、爱好加以选择进行演练;另一方 面又不利于开展武术竞技比赛。目前的武术比赛,除长拳、南拳、太 极拳、刀、剑、枪、棍、对练的比赛之外,还有其他拳术和其他器械的比 赛,这其中又包含多个拳种和器械,拳术分为四类、器械分为三类,每 一类中仍然有几个不同的拳种和器械。由于技术规格风格截然不 同,很难加以比较。如练八极的与练形意或八卦者,怎么去比?练九 节鞭与练三节棍、流星锤者,哪一个更好?固然可以从功夫上比较, 却总不够客观。应当看到,武术没有竞技,推向世界是困难的,而竞技项目的复杂化将是加速推广的障碍。为此,武术竞赛项目迫切需要改革,作必 要的统一和扬弃。

浏览41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