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是流传全国及海外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拳种,在山东 的聊城、济宁等地盛行。查拳以站桩开始,弹腿入门,套路求 法,散打求真,循序渐进,提倡“习艺尚德,学拳明理,艺德 并举工关于查拳的源起,说法不一,武术学界尚没能够给出一 个准确的答案,但其中有种说法流传较广,拳谱中也有记载, 即认为查拳为查元义所创。相传唐代一位名为滑宗歧的青年将 领在东征时身负重伤,在山东冠县养伤,经当地的老百姓精心 照顾,得以恢复健康。为了报答人们的调养之恩,滑宗歧便把 自己擅长的“架子拳”技艺传授给村民。后来,习武人数日渐 增多,滑宗歧便将旅居长安的师兄查元义请来共同施教。滑宗 歧所教“架子拳”动作饱满,舒展用力,因而被称为“大架 拳”;查元义擅长的是“身法势”拳,“身法势”动作紧凑、快 速小巧,因而也被称为“小架拳”。后来,查元义与滑宗歧相继去世,当地人为了纪念两位恩师,便把他们所传授的拳用两位 老师的姓氏代替。这样,查元义所传的“身法势”就易名为 “查拳”,滑宗歧所传的“架子拳”就易名为“滑拳”。后来,经 过历代拳师的辛勤传播和发展演变,清代乾隆年间,查拳已在 山东的冠县、任城(现今的济宁市)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技 术流派,即:冠县的“张氏”查拳,冠县的“杨式”查拳和任 城的“李式”查拳。这三派查拳虽然源起相同,但又各有特色, 独具风格,一直发展延续至今,远近闻名。
①裴锡荣,李春生主编.武当武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
中国武术的拳种犹如满天繁星,百花争芳,形成了中国武 术的洋洋大观。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不同的技法组成不同的 动作,不同的动作构成不同的武术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的大相 径庭决定了中国武术拳种的纷繁浩瀚,博大精深。
举不丰富是又寸"武不尽势"的直观展现
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我们 可以把这些拳种中的主要流派称为“拳系”。“拳系”的概念可 以理解为:具有同源异流的拳术,具有系统理论和技术。即: 同一起源的拳种之下又划分为不同流派的拳术,这样形成的体 系称之为拳系。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武术中,几乎每一个拳种都 拥有着自己较为庞大的拳术体系。
比如说劈挂拳,它也是一个有着独立拳系规模的拳种。劈 挂拳历史悠久,在明代中期就广泛地流行于民间。爱国将领戚 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对劈挂拳就有精辟的论述:“活足朝 天而其顺也”,并在《拳精捷要篇》中把劈挂拳的“抛架子抢步 劈挂” 一招列入“择其善者”,编在三十二势长拳中。戚继光之 后,到清朝中期,河北沧州出现了两支有名的劈挂拳系,一支 是沧州南皮大庞庄郭大发,其传授的内容是劈挂拳的快套、挂 拳等;另一支是沧州盐山大左家村左宝梅,其传授的内容是劈 挂拳慢套和青龙拳。至民国初的一百年,沧州演练劈挂拳的人 逐渐增多,名家辈出。到了 1928年,时任南京中央国术馆少林 科科长的武术大师马英图和国术馆特聘教授郭长生,恰巧是当 时沧州盐山、南皮两支劈挂拳系的代表人物。经两人的相互切 磋和较艺,使得长期分离的两大支劈挂拳“破镜重圆,合为整 体”。20世纪30年代初,两位劈挂拳大师通力协作,创编了疯 魔棍、劈挂刀,从而填补了劈挂拳系没有器械套路的空白。之 后,郭长生又集苗刀之精华,并揉进了劈挂拳的腰法要诀和通 臂的步法要诀,编创了比一路苗刀连击性更为突出的二路苗刀, 此后苗刀也被视为劈挂拳系中的一个劈挂套路。
目前,在沧州一带、广为流传的劈挂拳有:“挂拳、青龙 拳、慢套劈挂、快套劈挂和炮捶,器械有疯魔棍、劈挂刀、通 背剑(亦称提抱剑、苗刀)等”①,在甘肃一带广泛流传的劈挂 拳套路有:“一路劈挂、二路青龙、三路飞虎、四路太淑和大 架子,,②等。
《中国武术拳械录》详细记载了劈挂拳系的内容,其中劈挂拳分为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徒手套路有:劈挂拳慢套,共有三十一势;挂拳,共有十六势;青龙拳,共有二十七势;劈 挂快套,共有三十二势;白猿三出洞,共有八十二势;抹面拳, 共有四十七势;劈挂拳(头趟),共有四十九势;青龙拳(二 趟),共有三十九势;燕形劈挂拳,共有五十三势;劈挂拳,共 有二十一势。器械套路有:疯魔棍,共有四十七势;劈挂刀, 共有三十一势;一路苗刀,共有四十势;二路苗刀,共有四十 九势①。
查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内容丰富,功法全面, 艺理俱精的完整体系。查拳是从查元义所练的“身势法”拳而 来,共有十套,分别叫做“头路上手势、二路行手势、三路摇 穴势、四路撩阴势、五路快速势、六路六脚势、七路梅花势、 八路飞虎势、九路二十四势、十路串通势”②,后来称这十个套 路为十路查拳,并附有十路查拳歌诀:“头路上手母子拳, 三路飞脚摇穴势, 五路快速风魔起, 七路梅花上手势, 二十四势龙摆尾, 二路行手势相连; 四路撩阴势当先; 六路六角埋伏拳; 八路飞虎带连环; 串通十路仙人传查拳的基本套路是由最初的十路发展为正、副各十路,器 械和对练项目也是从无到有。其中包括了: “查剑三路、查刀四路、查枪六路、查棍二路、查镇十二路、查钩二路等器械单 练套路,以及四路查拳对打、鲁八杰对打、康八腿对打、板搭 铐子对打、六路短打等拳术对练和对扎枪、对摔棍、对刺剑、 键进枪等器械对练项目。”①
其中的“副拳”,根据拳谱记载,是在查拳与其他拳种的技 艺交流过程中吸收、发展而成的。这些拳术套路大多保留了原 来的精华动作,再融进部分查拳动作而成。副拳种包括:“滑 拳四套、炮拳三套(三、六、九路)、洪拳四套(一、三、四、 七路)腿拳两套。”②
① 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劈挂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5.
② 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劈挂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浏览3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