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七星禅杖功就是使得百会穴与会阴穴总是保持一直线,这叫任督二脉通, 可以百病不生。因为手心属火,在心经。两涌泉穴入地,属水。会阴向上提,属 水,在肾经。心肾相交,使身体上的穴道都通,这叫气血畅通,可以强身健体。由 于阴阳相交,体内穴道通达全身,可以使全身的神经都活动开,是主要健身之法。人本身是一间房了,房了的组成最主要的就是柱了和房梁。柱了就是脊椎,由大 椎到尾骶骨共24节(24节与一年24个节气相符),其中由大椎到命门是14节, 由命门再往下为10节,再加上颈椎7节共计31节。房梁就是梁门穴。在中脘 穴旁开2寸,梁门就是横梁,所以梁门必须要坚固,房梁必须要好,这样就能无病 强身,延年益寿。

第四节梅花桩五势养生功

自古以来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新生事物都充满了生机,呈现出一片不断发 展、生生无穷的态势。梅花桩五势养生功源自中国传统武学昆仑派内家功,以 《黄帝内经》为指引,以中医经络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主导,是集文、武、医三 位一体的系统化的武学功法。梅花桩五势养生功低者为用,高者为养,追寻“六 合如一 ”的健康状态,以五势引导的内外互导达成和谐与均衡的养生观,顺应自 然,适应四时之变化,从而回避外邪侵袭,益寿延年。梅花桩五势养生功共含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五个动作,是目前已 知动作最简单的武术养生功法,但功效还是得到了很多武术养生爱好者的普遍认可。其五势依次顺应金、水、木、火、土五行,对应调节肺、肾、肝、心、脾五经,可 逐步实现血气“周天”运行,脉络通畅。梅花桩五势养生功适合锻炼的人群广泛, 收效快。习练者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达到“正、顺、圆、满、够”五个字的要求,即 可实现调节血压、放松精神、增强体力、滋养精血、养气补气、延年益寿,长期习练 此功法者不乏耄耋之人,甚至百岁以上者亦有。对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 青年,通过练习做到“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调节神经系统,舒缓颈、肩、背、 锥等关节、肌肉的劳损,提振脑力与精神,增强五脏功能,可以使亚健康状态有十 分显著的缓解和修正效果。

一、五势梅花桩拳的动作练法

第一势:大势

桩步说明:两脚左右分开一大步站立,右腿屈膝下蹲90。,右小腿垂直大腿右 脚尖外展。左腿向左侧伸出并屈膝向上,左小腿与地平面内夹角约成45。,左脚

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

尖外展。右手臂伸着上举,贴右耳旁,左手臂握拳向左侧斜前方伸出,并有意使 拳面端平,要紧攥拳头;高度与腰胯同高,其拳眼向上,左右两拳眼相对,头向左 侧偏转,目视左前方。右大势方向相反,姿势相同。大势属金,对应人体五脏肺属金。《黄帝内经》说:“肺系一身之气,司呼吸、 主皮毛。”因此,肺掌管着生命的气机运行。肺开窍于鼻。长期的郁闷悲伤使病 入肺,导致肺经失调。肺经,即手太阴肺经的简称,此经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 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肺经失调常见 有以下症状:咳嗽、气短、咯血、易感冒、慢支、哮喘、鼻炎、慢性咽炎、手足心热等。 时间长了 ,气郁化火就会造成皮肤粗糙、湿疹、痤疮等。坚持练习梅花桩大势,可以调养肺部,可以辅助治疗呼吸系统病症。练习大势桩步:须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以静观动,借劲使劲,其形如肺叶。 大势变化歌有云:“气敛丹田站当中,留神细看来人形。南来顺他向北往,东来顺 他向西行。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挣力逆进行。”初学者一般为5个自然呼吸,也 可根据个人体质状况增加或减少。从武术技击角度来讲,大势作为一个桩功,除 了姿势的正与圆外,功力与灵活则是在松中求得。全身做一个放松式的支撑,从点到面,从面到整体,渐渐地要让每个关键都处在一种“可动”“准备动”的状态 下,这样才能做到“隐而不发”和“一动无有不动”。

第二势:顺势

桩步说明:两脚左右分开一大步站立,左腿屈膝下蹲成弓步,大腿与小腿垂 直,小腿与地面垂直,右脚脚尖顺向前方。其左腿蹬直,脚尖内扣,两膝外展顺 胯,上身保持中正,两臂前后对拉伸直,两手握拳,伸顺成一条直线,右臂平直,高不过肩,左臂后伸可稍高,但高不过耳。头右拧转平视前方。顺势属水,对应人体五脏肾属水。《黄帝内经》认为肾为“藏精之所,主骨 生髓”,意即为生命的发动机,故古代医家又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开窍于耳。 肾藏精主生殖系统,肾主骨,肾精气不足常见的症状有:腰膝酸软、手脚冷、体 虚乏力、耳鸣、脱发、牙齿松动、骨质疏松、夜尿多、前列腺肥大、性功能减退、肾 亏、更年期综合征、面部皮肤带黑无光泽、口干舌燥、神经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等。练习顺势桩步,开胸含背,气沉丹田,其形如流水之势。初学者一般5个自 然呼吸,也可根据个人体质状况增加或减少。

第三势:拗势

桩步说明:两脚前后错开一步站立,左前右后,左腿微屈膝,左脚尖微向内 扣,右腿挺直蹬地,其脚尖顺向前,身体微后仰,左胯后掰,右胯前扭使其顺胯,身 体右侧尽量向左转,右臂伸直在体前平举。拗势属木,对应人体五脏肝属木。《黄帝内经》把肝喻为“将军之官”,肝藏血 主筋,肝开窍于目。肝经不调,常会表现为腰痛不可俯仰、咽干、口苦、头晕目眩、 眼干涩、目赤肿痛、胸肋胀痛、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肝病、血压高、血脂高、肝胆病 症、泌尿生殖系统、疝气、遗精、遗尿、妇科、月经不调等病症。练习拗势桩步,动作为静势则拗步,横走竖撞,迎风掌截,为势中之得意手。 其形似树木,枝杆可向四面八方,使枝叶支撑前后、上下、左右。拗势对症于肝经 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疾病,特别对缓解腰、颈、肩不适者有良好的治疗和恢复作用。 初学者一般为5个自然呼吸,也可根据个人体质状况增加或减少。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第四势:小势桩步说明:两腿微屈下蹲,右脚内扣承担全部体重,左脚虚点地面,脚面绷 直,左右脚相距一脚之宽,左小腿与地面垂直,即左大腿与左小腿垂直。下蹲达 到平膝胯,两膝外展,站成圆裆式,上体中正,左臂伸直自然伸向左侧,肘微屈,左 拳眼向上。右臂上举,立于右耳外侧上方,右拳眼向左,两拳眼相对,目视左前方。小势属火,对应人体五脏心属火。《黄帝内经》将心视为“君主之官”,掌管全 身的气血运行,心开窍于舌,心经主胸、心循环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心经异常, 常现症状如以下:心慌心悸、心前区疼、目黄、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练习小势桩步,须站如钉,其变化颇多,形如心。初学者一般为5个自然呼吸,也可根据个人体质状况增加或减少。

第五势:捌势(又称败势)

桩步说明:两脚左右相距一大步站立,右腿屈膝下蹲成右弓步,右腿尖向右 前方,左腿挺直蹬地,脚尖内扣,呈丁字形,两胯外展,使之顺胯。两手握拳,两臂 向左右伸直伸顺,拳心朝下,左拳与左脚外沿在一条直线上,拳离脚踝骨之上约 40厘米。头左扭,目视左下方。拥势属土,对应人体五脏脾属土。《黄帝内经》曰:“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 生气血。”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脾开窍于口。 脾经失调,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 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练习拥势桩步,千变万化,败中取胜,其形带弯曲状。脾经的调理对肠胃疾病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梅花桩就是通过调节心、意、息和活动四肢百骸,练习者必须先做到六合之 要求。梅花桩久练可令五脏调和,阴阳平衡,化生精、气、神,使气旺,精盛,神足。 古人对此有精辟之语:“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保,万两黄金不与人。”又云:“人命在己不在天,保精养气可延年。何须外炼金丹药,梅 花五势颐寿丹。”

浏览3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