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会友镖师勇擒黑老常
北京会友镖局是很有影响的一家大镖局。镖途险恶,即或赫赫有名的大镖局也难免有失手丢镖的时候。光绪二十七年(1901),会友镖局从保定往天津运送盐法道的十万两现银,十个百两大元宝为一鞘装了四条大船,由焦朋林、张武山、武宪章等八位镖师押镖前往。当镖船离开保定行驶到下西河时,被诈称税务司的土匪给劫了。会友镖局丢了皇杠,还死了四名镖师。事情惊动了朝廷,盐法道勒令镖局赔偿损失并限期捕获盗贼。此间,李尧臣走另趟镖回来途经固安县浑河渡口时,从被击败的盗贼口供中知道了匪首宋锡朋前几天曾率众劫了会友镖局的皇杠。根据这个线索,镖局进一步探知宋锡朋劫了饷银之后已逃往冀州李家庄躲风。宋锡朋本是李家庄人,自幼武艺超人,曾参加义和团。义和团失败后,他便聚了数百人当了土匪。他不但武艺好,还能手使双枪,枪法极好,因生得又黑又壮,江湖人称“黑 老宋”。北京八大镖局曾联合对付黑老宋,把他打垮了,他便到东北入伙当了胡子。
探得黑老宋行踪之后,会友镖局便派出焦朋林、卢玉璞和李尧臣等40多名镖师赶往李家庄捉拿。他们目夜兼程赶到李家庄,半夜里出其不意地把宋宅团团围住。黑老宋倚仗其枪法出众奋力抵抗,李尧臣用巨石砸开院门后,黑老宋一枪打倒了一名冲上去的镖师,再一枪击落了李尧臣已出手的飞镖。于是,镖师们便设计佯攻,消耗其弹药。天将亮时,打尽了弹药,便跳出墙外欲逃。焦朋林、李尧臣等镖师奋勇上前与之拼搏,几经交手,黑老宋寡不抵众,终于不敌,被活擒押回北京。慈禧太后闻讯,便让人押去看看,说道:“敢情是这么一个人哪。”后来,把黑老宋解到保定枭首示众了。
二十、吴斌峻借镖局名扬天下
著名武术家吴斌楼(1898 ~1977),就是以一趟镖鹊名武林并为弘扬国术奋斗了一生的高手。吴斌楼出生于河北蠡县齐庄农村,自幼拜师曾获清朝皇室“御翻子”封号的铁腿魏赞魁学武十余年,未出师即已声噪乡里。1915年,十几岁的吴斌楼带着师傅的一纸荐书只身离乡去闯荡江湖,最后落脚北京谋生。当时的京城, 武林高手荟集,一个乍闯江湖的乡下后生也想济身此地以武为生,谈何容易。他很幸运。遇到了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那是直皖战争期间的1920年,北京某镖局于惨淡经营中好不容易揽到一笔保镖生意,却不料接镖的镖师突然患病,非常着急。这时,先奉坛附近的一位道士以同乡身份向镖局保荐了吴斌楼。吴斌楼即以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气慨,一口应承下来。对于镖局,虽非初次亮镖,倒也是镖行业不景气之际难得的一笔生意。对吴斌楼说来,却是亮镖一样的出山考验。结果,走镖顺利成功,还凭其挥动如飞的九节鞭和娴熟的鞭里加刀招法,在“以武会友”中一举荣获“花鞭吴斌楼”美誉,名扬京城武林。此后,吴斌楼创办了艺林武术研究社, 授徒习武,独树一帜。1935年,在中山公园五色土演武会上,吴斌楼同当时的恒寿山、赵鑫洲、刘德胜、刘月亭、王荣标、尚云祥等老武术家一起,被授予“十老武术家”的荣誉称号。吴斌楼后以长拳著称,刘月亭说:“不知道吴斌楼,就等于不懂长拳。” 1939年,他被当局指定参加了武术代表团赴日比赛,并点名要他迎击日本武术名将嘉廷真雄的挑战,吴斌楼果然未负众望,三招两式即大败嘉廷,成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一段振奋国威佳话。当年,吴斌楼住在白塔寺宫门口时,鲁迅即住在附近的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鲁迅欣赏吴斌楼的武功,曾送他两柄亲笔题字的 折扇作为纪念。在一次全国运动会后,吴斌楼结识了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冯将军亦曾亲笔手书条幅相赠。这些,无疑都是对吴斌楼弘扬国术、振奋国威业绩的一种褒勉。
二十一、李文亭走镖斗日寇
李文亭,字星阶,河北定兴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十二、三岁便随父亲走镖闯江湖同长兄彩亭、三弟耀亭同获家传绝技而各有所长,被当时武林称作“李氏三杰”。但是,他的形意拳功夫并非家传,却是走镖途中拜师所得。那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李云亭20岁时,走镖经津门得识形意拳名家、人称“单刀李”的镖师李存义,钦羡不已,于是拜李为师,改练内家拳法。论起来,李存义也是姬隆凤形意拳的正宗传人,其师承关系是:李存义师承河北刘奇兰,刘奇兰师承沧州李洛能,李洛能师承山西祁县戴隆邦,戴隆邦、戴陵邦兄弟师承曹继武,曹继武则是与马学礼同时的姬隆凤又一高徒。如此推算起来,李文亭当属姬氏形意拳的第八代传人。李文亭在名师李存义的精心传授之下,加上他刻苦研习、持之以恒,终获形意内功精髓,成为中国武术史上一代著名形意拳师,名扬武林。李文亭的形意内功技法出众,尤以“五花炮”、“劈拳”、“扑掌”等见长。他的“虎扑子”击胸之术,出掌快、下力猛,势所难挡。民初,李文亭在天津辅佐师傅李存 义兴办了天津中华武士会,专事授徒传授形意拳。1918年,李存义以70高龄离津返乡,李文亭便主持该会继续授徒传艺。1928年,在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国术比赛中,李文亭被聘为裁判委员会委员,其高徒唐凤台也荣获比赛第三名。李文亭出身于世代镖师的武林世家,其家传绝技尤其是20岁以后练就的形意内功拳术,自然成为其保镖生涯的有力资本。至今,北京武林仍流传着李文亭走镖出入虎穴,化险为夷的轶闻佳话。一次,他保镖乘船沿水路去山东,途经一个岸口,当镖船靠岸约八尺多远,就听哨音一响,岸边树丛中窜出一群土匪,妄图扣船劫镖。有个匪徒见李星阶站立船头,举枪就射。就听“叭”地一声。李星阶身子一闪,跟着一个趣越,好似被枪弹击中,可当他快要栽倒在船板上的瞬间,突然足尖一点,纵身跃起,一下子从船头跃到岸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抓住那个匪徒的枪管,用力一拧,挥臂一抡,枪托正中对方脑袋,匪徒应声倒地。这一连串闪电般的动作,把周围十几个匪徒都惊呆了,一个个木鸡般地站在原地,谁也不敢妄动。这时,外号叫“小阎王”的匪首认出了李星阶,赶忙上前作揖道:“哎呀,原来是李镖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请您多多包涵。”“小阎王” 一边赔礼一边将李星阶请上山寨,并设酒宴款待。席间,“小阎王”说:“久闻李镖爷身手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李星阶笑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要不是我闪得快,这条命就送给你们了。”说罢,伸手撩起衣褂,只见衣褂上被枪弹射穿了一个洞,而皮肉分毫无损,匪徒们个个惊叹不止。还有一回,李星阶护送几辆满载珠宝绸缎的镖车到关外。那时正值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三省均被日寇侵占,在关外走镖是非常危险的。李星阶护着镖车一连数日兼程,生怕遇上日军。这天刚走出山林,他发现路上有车辙马迹,便令镖车停车,转身对同行的徒弟说:“你们暂且在这儿隐蔽一下,待我前去探探路,如果我一个时辰之后还不回来,你们速绕道而行。”说完,他独自向前走去。李星阶刚走出四、五百米远,就被两个埋伏在山石后的日本兵捉住。原来,他误入日军阵地,日本兵以为他是俄国奸细,便押送他去司令部受审。李星阶自知落入虎口,凶多吉少。可身后有两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用刺刀顶着他的脊背, 一时又难以脱身。当他被日本兵押到一座小山下,他突然身子往下一蹲,跟着转身 就是一记崩拳,将一个日本兵击下山坡。另一个日本兵“哇”地大叫一声,端着刺刀向他扎来,李星阶身子一闪,伸手抢下枪筒。飞起一脚将这个日本兵也踢下山坡。接着,他举起一块约有二百多斤重的巨石,对准山坡下的两个日本兵狠狠砸去。眼看着那两个日本兵脑袋开了花,他才回去追赶镖车。
在袁世凯称帝后,李星阶毅然结束了在沈阳开设的常胜镖局到北京武林访友习武。有一天,他经过东单体育场,这里已被外国侵略军当作练兵场,看到人们正在围观几个日本兵练剑。他上前看了,不禁一阵哈哈大笑。笑声触怒了练剑的日本兵,递过一把剑要同他比试高低。李星阶正想为中国人扬威出气?当即欣然应允。那日本兵一剑迎面劈来,李星阶从容横剑挡过,随即一抖腕子就来个“海底捞月”,剑锋点中对方手腕,那日本兵惊叫一声就把剑丢在了地上。当其他日本兵赶来时,李星阶早已无影无踪了。不过,这场扬我武威大快人心的侠举,很快即传遍京城。当时被软禁在京的蔡错将军听后十分赞赏,并因此与李星阶结成好友。后来,李星阶随蔡得兴兵讨袁,官至营长。抗日战争时,李星阶回故乡担任抗日自卫队副队长,率众出生入死转战定兴一带抵御日寇侵略。这些,均显示了一代形意拳宗师、著名镖头的民族气节。

浏览4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