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搏技技法解析

一个真正的武术搏斗技术,除技法要规范、标准、过硬外,还要有一定的布局、难度、要点,还要有一定的功夫、技法、招数,还要有的谋略、计策、点子的支撑,还要有战略、战术、战法的支持,还要有道德、礼仪、规矩的维护,还要有武理、武学、武哲、武文化、武文明的实质性渗透。只有达到武术搏技运动的姿势正确、方法清晰、方法多变、手眼相随、精神贯注、劲力顺达、呼吸得法、节奏鲜明、击打到位等九位一体的攻守合理辩证,才能称得起是名副其实的武术搏斗技术。

一、搏技解释

搏技是武术运动的轴心技术,是武术运动技术中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承受、特别能变化、特别能周旋、特别能守护的攻守运动系统,是由人体肢体环节、骨段环节、运动环节的功夫修炼而形成的体卫攻守技术,是搏击、搏斗、搏打、搏杀对手的攻守进退技术,是集攻守、运化、承受、保护、娱乐、保健为一体的搏打厮杀经验总结。所谓环节是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每一段肢体、节段或绕关节转动的骨,有肢体环节、骨段环节、运动环节之分。其中,肢体环节简称肢节,是指以上肢、下肢、中轴或整个人体为节所开展的功夫修炼、技术打造、招法运动。骨段环节简称骨节,即可绕某一关节转动的骨,是指以自然骨骼为节的功夫修炼、技术打造、招法运动。运动环节是指将一个或几个肢体、节段的骨作为一个整体相对某一关节所开展的人体运动,即以某个关节或多个关节为纽带所形成的运动节的功夫修炼、技术打造、招法运动。

在武术运动中搏技由搏法组成,搏法由许多搏技功夫支撑,这些功夫彼此有分工地完成着人与人的攻守运动,其具有极高的搏打厮杀功效和承上启下功能以及娱乐、保健、长寿作用。所谓承上启下是指搏技是一项承踢技打技、启摔技拿技的攻守技术,是一项极为强悍的轴心性独立技术,是武家在搏打厮杀、攻杀战守、浴血拼杀能够最终获得胜利的保障性技术。在中国武术的攻守、娱乐、保健运动中,由于搏攻(搏技攻守)、搏受(搏打承受)、搏撑(搏击支撑)等功力、形式、作用上的不同,必将引起攻、守、防等搏打形式、结构、路线上的变化。

一般许多形式、结构、功力相近的搏技功夫以它们之间的间运紧密地集合在一起即构成了搏技的照法。几种不同的照法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可行使一定章法的搏技招数,几种招数合理地配伍在一起构成了能够执行连续搏技攻守运动的制趟,这些制趟最终构成了以搏技技术为主体的武术攻守、娱乐、保健等的运动套路。

二、搏技技法分析

搏技技法的攻守运动动作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任何一个简单的技法完成,都需要许多功夫的支持,只有将搏技技法化繁为简,对每一个攻守动作,不同阶段所处位置,进行仔细观察,才能找出搏技技法攻守进退的内在支持、外在配合、方法实现和动作起始、攻击路线、击打终结以及内含智慧、涉及谋略、相容计策,从而实现对搏技技法、武术技术、武术功夫技艺招制的系统分析。

(一)相关概念

中国武学中的搏,即搏斗、搏击、搏打、搏杀、搏攻等武家五搏之意,是指扑到对手身上在瞬间固定对手前提下利用肘、膝、头、肩、胯、节等技术方法有辩证、有目的、有方法地对敌发起合情、合理、合法的攻击。中国武学中的技即技术、技巧、技法、技能、技击等武家五技之意,是指搏技攻守运动中所形成的功、照、招、制、套和与此有关的搏技攻守运化、周旋、调控。二者的结合就是武家五搏与武家五技实质性结合所形成的搏打技术。其主要功用,即在手足、腰腿、臂膀等功夫的巧妙配合下使自己在贴近对手瞬间固定情况下所迅捷开展的搏技对抗或搏法攻守。

搏技又名粘打,俗称搏斗技术、搏击技术、搏打技术、搏杀技术、搏攻技术,是指以搏功为主体借手足、腰腿、臂膀的攻守运化所开展的直接或间接的相对而搏技术。它是以人体短卫为攻守主体所开展的武术搏打运动,是肘法、膝法、头法、肩法、胯法、节法等人体短卫攻守不断升华的结果,是高级搏技论道的基本平台。它由肘搏技术、膝搏技术、胯搏技术、头搏技术、肩搏技术、节搏技术等六大基本技术组成。

搏技技法是指武家在利用和改造肘、膝、头、肩、胯、节等功力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搏打厮杀中体现出来的极为短促性的攻守经验知识总和。它是踢打与摔拿攻守之间用来最终战胜对手的武术轴心技法,是武术搏技攻守、娱乐、保健运动的基本素材,是武家依照轴心技法的合理排列组合配伍所开展有效搏技攻守,是初级搏技论道的基本平台,是以肘、膝、头、肩、胯、节等功夫为主体的武术运动方法。 它由肘搏技法、膝搏技法、胯搏技法、头搏技法、肩搏技法、节搏技法等武术六大搏击技法组成。

所谓肘搏技法简称肘法,是指中国武家在利用肘关节打造功力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搏打厮杀中体现出来的肘法攻守经验和技巧。膝搏技法简称膝法,是指中国武家在利用膝关节打造功力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搏打厮杀中体现出来的膝法攻守经验和技巧。胯搏技法简称胯法,是指中国武家在利用胯部打造功力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搏打厮杀中体现出来的胯法攻守经验和技巧。头搏技法简称头法,是指中国武家在利用头部打造功力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搏打厮杀中体现出来的头法攻守经验和技巧。肩搏技法简称肩法,是指中国武家在利用肩关节打造功力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搏打厮杀中体现出来的肩法攻守经验和技巧。节搏技法简称节法,是指中国武家在利用运动环节打造功力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搏打厮杀中体现出来的节法攻守经验和技巧。

(二)源流

搏即扑上去抓定后粘贴在一起的搏打厮杀,是一种极为原始且极具扭打性、抓打性、定打性的徒手搏斗技术。这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均属先天性的本能粘贴应对,是与生俱来的死缠活到本领,是所有中短体卫的攻守进退总和。所以说,搏的起源问题,就是一个人类起源、存活、立足、发展、提高、进步的古老问题,就是中国古人攻守搏击本能不断升华的结果。

搏斗动作的升华即形成了搏打厮杀的方法、技巧、手段,搏斗方法、技巧、手段的积累、提纯、排列、组合、配伍,即形成了搏打厮杀的技术,中国武家称之为搏技。 搏技在中国武术的九技排行中是第四,是搏击、搏打、搏斗、搏杀、搏抗、搏拼等攻守技术的总称。在武打对抗中,尤其在晋北极具代表性的北路拳对抗中,搏技占有非常重要的轴心地位。另外在传统武学中,也对肘搏、膝搏、胯搏、头搏、肩搏、节搏等搏击核心技术动理、动象、动法、动击、动攻、动守等都不同程度有着方方面面的丰富阐述,尤其对肘攻、膝攻、肩攻的攻守认识,都是极为深刻而经典老道的,并早已打造了有效的基本进攻架式、功夫、技术、招制、运化以及极其有效的搏攻手段、方法、技巧、战略、战术、战法。

(三)搏技传承

古今武术搏技的传承,与其他武术技术一样,都是人类进步的真实写照。传统地讲,首先是大多动物都有的身教传承,即在模仿中、参与中、尝试中的学习、传教、继承。其次是大多高级动物都有的感受传承,即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寸步不离的学习、传教、继承。其三是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传承,即说明、讲解、阐述,比划、示范、领做的学习、传教、继承,是以望、闻、问、切为手段的武术传教,是人类高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所在。其四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传承,即无意识、有意识、道意识的学习、传教、继承,是意识形态性的武术传教,是超越常人的根本所在。其五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传承,即主义、思想、理念的学习、传教、继承,是以心志建设为手段的武术传教,是超越高人的根本所在。其六是人类所特有的谋略传承,即计策、点子、方法、手段、技巧、招数的学习、传教、继承,是以功夫、技艺、招制、套路为手段的武术传教,是超越贤人的根本所在。其七是人类所特有的智慧传承,即斗志、斗智、斗勇、斗狠的学习、传教、继承,是以战略、战术、战法为手段的武术传教,是高于贤人的根本所在。其八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即武术、武学、武哲性的学习、传教、继承,是以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思维财富为手段的武术传教,是超越圣的根本所在。其九是人类所特有的文明传承,即继承、发扬、发明、创造的学习、传教、继承,是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思维文明为手段的武术传教,是超越仙人成为备受炎黄子孙敬奉之神的根本所在。中国武学家称之为传统九教、传统传教、传统教学、传统继承、传统传承。

如果从科学角度来讲,中国武术搏技的传承,与其他武术技术一样,除一般的传统传承外,首先是图谱传教,即用绘图和说明来规范的教学训练。其次是模具传教,即用模具、皮影、木偶来规范、演示、讲解的教学训练。其三是电影传教,即用电影来规范、演示、讲解的教学训练。其四是电视传教,即用电视来规范、演示、讲解的教学训练。其五是电脑传教,即用电脑来规范、演示、讲解、制作的教学训练。

浏览37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