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武术系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变与流传的武术。

为何一个人非得依赖这三千多年的传统,他们可能告诉你什 么是“柔”,什么是“稳”,但是真正用到时呢?他们的理想、原 理惟有引向伪善之途罢了。

.由于不欲受侵扰,而求稳定的心理,人们开始建立行动、思 想的模式、规范,久之,即变化此模式之奴,以此不实之模式为 真了。

求某种动作的模式、规范使得参与者得以有一定的规则可 循。在拳击或篮球等运动中或是可行的。然敬拳道则否,敬拳道 之精神端在自由之精义,是不该为任何模式所拘束的C

许多武术家常系盲目地接受其老师所传授的,结果造成了其 行为、思想上的麻木、呆板。他的反应自是依循着己定的模式, 使其心灵更加限制与狭窄。

瞑想,默思意能深解人本性之自若、沉静处。然瞑思决不可 为定力集中之方法。思之最高境界乃是否定。而否定无所谓正与 负,否定系全然空灵之状态。

集中系一种专排除它的形式,一旦有了排外上的作用,思想 者便系排除外界的一切影响。

有一种行为的状态其间并无行为者。有一种经验状态其间并 无经验者。这便是传统。

传统所谓的集中,系只专注于一件事,而摒绝其他,而知觉 是整体的行为,并不排除任何事物的,此心灵的状态也惟有以客 观无偏见的观察方可解的。

知觉并无所谓界限里;它系付出你之所有而无例外。

集中可谓心灵的渐次缩窄。然我们所关切的是灵活变化的整 体过程,而惟一专注集中于生命的某一面,.亦共可能缩窄生命之面。

自我的表达是整体的;是立即而无暇思考的;惟有肉体与心 灵的完全自由时,方可能完整地表达自我。

 

五、截拳道的要义


  • .在攻击时严谨的结构(攻时:以灵活的前手攻/防时:以 手防)。

  • .能变化运用手法与脚法的武器。

  • .在攻击或反击时善用韵律的不规则变换来诱敌。

  • .重量训练与科学化的辅助训练再加上完全的适应练习。

  • .截拳道在攻击与反击时的直接动作——由任何之位置皆 可发招。

  • .身体的闪躲与步法的轻盈。

  • .自然机变的攻击战术运用。

  • .近战的能力——(a)闪躲攻击


(b)摔法

(c)擒拿法

(d)锁法

  • .完全的对打练习;与对移动目标的实际接触训练。

  • .不断地强化自己攻击的武器。

  • .表达自我独立的个性;灵活变化不为传统所困。


12,在结构上是整体的而非局部的。

  • .由身体运动中,训练连续的自我表达能力。

  • .放松与有劲的出拳化为一体,保持心灵的警觉。

  • .动作的流动性(无论是直线或曲线的动作——向上、向 下、转左、转右、侧移步、F闪、晃身等等均然)。


六、无形的形

我希望今日的武术家能更加注意武术的根本,而非武术繁盛

  • 247 •


不实的花叶、枝节上。而在枝节处的争论是可以由根本处了解 的。

毋需关怀何者是柔.何者是刚,踢击与拳打、擒摔与手打脚 踢,长距离与贴身搏击之好坏。因世上并无确切的何者比何者 强。惟一需防范的是,切勿使部分琐碎的,剥夺了真朴的整体 性。

在博击的艺术中,一直有着如何使自己更加成熟技巧更高之 问题。成熟是一个人本质,实体上渐进的进步。这也惟有从自由 表达中的反省自我要求,方可达成的,绝非是模仿、重复传统的 模式动作所可及的。

有些的门派偏重直线的动作,也有些门派偏好曲线或圆形的 动作。此种偏于某一面的武术皆乖自由的。而截拳之技巧端在自 由运动用各种动作;系一启发自我之武术。武求绝非是装饰物 的。一种选择的方法,无论多正确,亦惟有使人限于一模式内。 搏击是瞬间千变万化的。依循着某种的模式练习只会导向阻碍自 己之途,欲由之深解自己是绝无可能的。

搏击之道绝非是限于一个人的好恶、选择的。惟有每一时一 刻在搏击中追寻方可,也惟有不受偏颇、斜曲或任何的模式所限 时方可能。

截拳道是无所谓形的,故亦可适于任何形;且因其无分派 别,故亦可适于任何派别。它能善用各种的方法技巧,以求达到 武术之最高境界。

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简捷,以不变应万变。而境界不高

  • 248 •


 

的亦惟有流于花拳绣腿罢了。

对于端正,消除外在不实、花巧的招式是不难的,然而对内 在则难矣!

不妨以自己所学的门派(无论是西洋拳、功夫、空手道, 角 力、柔道)来观察街头的打架。也惟有不为门派所限时方可清楚 地观察人微。如此,方可无好憎地整体地来观察。

惟有在无比鼓时方有何者为是,如此亦可至无所纷争之境。

击绝不因你是不同的派别,无优是功夫,学空手道、柔道 或其他的而有所不同。

截拳道面对的是实际,而非徒然的形式。也就是以无形为 形。

无所停留意谓着所有事物其终极源流是人所无法理解,也非 时空所可局限的。

一个无所根本的搏击者不可再谓之是真正的自我,他的移动 一似机械人。他使自我受外在的影响,埋葬其独立的意识。面其 独立意识是其迄今所从未知觉过的。

自我的表达是无法以形式化的练习来完成的。而形式的练习 都是表达的一部份。无形的形并非意谓着无形。无形之形系由形 进化至更高深更完美的自我表达的境界。

无教化并非真意谓着未受教化,惟有无教而教方是意义深远

的。

而否定传统的教化,也许你会因自创其他之模式而使自己身 陷其中。

欲求身体的不实的夸大与强己所难,自会偏离正道;欲求心 智的虚幻的理想,当会无法见到实际之真象。

许多的武术家总欲求更多,欲求一些特别的,即不知真理, 正道却蕴含在简单的动作中,正因是这样,他们却不能见之。倘 若说出原因的话;那便是在追寻中即迷失了原来存在的。

欲突破自己,需要深知自己之自觉。

 

武术散手竞赛规则(1996)

第一章通则

第一条竞赛性质: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第二条竞赛办法:1.采用循环赛、单败淘流赛、双败海 流赛。2.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周净打3分髀,局同休 患1分钟。

第三条资格审查:1.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连)、 《运动员手册》及本人15天以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的电 图、心电脑、皿压、脉霹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横蓑连明。

  • .运动员的年龄限在18—35周岁。

  • .运动员必须有善加比赛的人身保障连明。


靠四条休赛分锻

1 52公斤以下(含52公斤)〕。

52公斤以上一56公斤〕。

66公斤以上——60公斤]。

60公斤以上 65公斤〕。

65公斤以上——70公斤〕。

口。公斤以上——75公斤 175公斤以上——80公斤〕。

80公斤以上一85公斤〕。

(九)85公斤以上锻。

第五条称级体

C-)经贲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善加称蓑体・。

(二)称体重时必须携带《运动员手册》。

 

(三)福■体■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由检录长负员,妇 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四)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点地点栋体董。 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并在1小时内称完,逾期取消全部 比赛资格。

(五)称重体/先从体■轻的级别开始,如体/不符,在规 定的称重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港参加比赛。

(六)每天参赛的运动员统一称重一次体重。

第六条抽签

(-)标・体重后进行抽签。抽签由小级别开始,如本级别 只有一人,则不便参加比赛。

(Z)抽签由・排记录/负资,有仲裁委员会主任、靠裁判 长及参赛队的教练裁领队参加。

(三)由各队赦练员就fli队为本队运动员抽赛。

第七条服装护具

(-)运动员必须穿就大会规定的拿套、护头、护齿、护胸、 界替、护童、赤健穿界健育。穿与比赛持其藻色相割的背心和短 裤,护裆通苑穿在短裤内。

(z)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构。

(E)拿套的密■: 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的学套为230克: 70公斤级及以上级别的学套为280克。

第八条竞赛中的礼节

(一)运动员携手进场。

(二)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第学礼。

(E)姆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

(四)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 先相互行抱拿礼,再割时向台上裁判员打抱拿礼,费判员回礼; 第后向对方教嫁员行抱拿礼,教嫁员回礼。

  • 252

浏览26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