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赛前训练第二阶段(出发至赛区)
此阶段为一周时间,应以适应性训练、个人技术与战术半对抗练习和配合性练习为主,用不同形式的综合训练,保持充沛体力。更应强调斗志旺盛,坚定信心,将求战欲望推向更高。此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训练时间、场地(包括交通方式、时间)。
(2)了解检查运动员的体重。
(3)及时了解运动员的思想动态及做好思想工作。
(4)及时了解主要对手的情况及注意各种信息的搜集。
(5)及时了解裁判员的情况、掌握规则尺度的情况与变化。
(6)认真准备赛前准备会。
(7)教练员的分工职责(比赛期间)。
(8)当天比赛的准备活动与每场比赛的训练安排。
(9)当天比赛对手情况的搜集及信息的传达。
(10)当天比赛小结与第二天比赛的布置。
(三)赛前训练的主要内容与负荷
在赛前训练阶段中,训练的内容应以专门性练习和比赛性练习为主,应突出专项竞赛的特点和比赛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1.强化个人技、战术(套路)的全过程(从抢手、拉扯调动到施技),在对抗和非对抗的形式中进行重复性训练。
2.个人得意技和辅助动作的重复性训练(包括个人寝技的训练)。
3.攻守转化的专门练习。
4.个人得意技接寝技的实战练习。
5.对主要对手的对策练习(强调以我为主)。可采用模拟实战和模拟对手的重复性训练。
6.教学比赛。通过比赛形式锻炼个人技术和战术应用变化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熟悉规则与应用规则的能力,注意不要计较胜负而应集中于个人技、战术应用的过程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加强拼搏作风的培养。
7.注意专项体能的安排比例主要突出速度、灵活性和专项耐久力,力量安排也应以专项速度力量、专项耐久力量为主。
8.适当地穿插一些一般性训练以及调节训练(游戏、娱乐)。
9.加强恢复性训练。除一般的恢复措施外,应安排专门的恢复性训练,如协调性练习、拉长身体各部位肌肉和韧带的练习等。
赛前训练阶段的运动负荷,一般是运动量逐步下调,而强度要突出加强,负荷的安排注意节奏性要强,大要大得能上得去,同时也要敢于调整。此时更应突出“三从一大”的原则,敢于从严、从难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节奏和质量,同时这对培养作风也有利。但不可毫无目的地拖延,以免拖疲,要始终培育和控制旺盛、高涨的热情。具体负荷安排如例二和例三。
(四)竞技状态的形成与评定
竞技状态是通过赛前训练培养与控制全过程的结果,没有任何一种因素可以单独促使它的形成,一个成功的赛前训练将会产生如下结果:
1.通过较科学的安排和控制,使运动员达到较深刻的刺激并获得超量恢复(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恢复应达到80%〜90% )。
2.个人的技、战术(包括对策)通过强化获得较深刻的记忆和储存,促成运动员对技、战术清晰的记忆和敏捷的思维及快速的反应(在对抗因素中熟练地应用和应变)。
3.运动员外形稍有消瘦,但精神饱满,训练热情高,行动积极,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态较平和。
4.运动员在训练中对胜负不苛求,对遇到的困难不回避,对队友、教练员表示宽容和理解,能开动脑筋,愿意交流,关系融洽,关心集体。
例二2000年奥运会训练计划
一(小)
转入赛前7月24- 30日训练阶段 二(大)
7月31日〜 8月6日 三(大)
8月7〜13日 四(中)
8月14-20日 五(大)
8月21〜27日 六(中)
8月28日~ 9月3日 七(中)
9月4-10日 9月11〜17 0 9 月 18- 24日
实战训练 实战20局 模拟比赛1次 实战40~60局 实战40〜60局 实战30局 周二模拟比赛 实战40〜60局 实战40局 周二模拟比赛 实战20局 周二模拟比赛 按进驻赛区后 的训练安排 9月19日
63kg级比赛
素 质 训 练 力量80组(卧推、 深蹲、平推、提拉
各20组)
拽片、哑铃各50组 力量60组
专项120组
400米 x6
30米冲剌跑x 50 力量60组
专项120组
400米 x6
30米冲刺跑x 60 力量50组
专项100组
400米 x6
30米冲刺跑x 50 力量40组
专项100组
400 米 x6
30米冲剌跑x 40 力量30组
专项100组
400 米 x6
30米冲刺跑x 30 力量30组
专项100组
400 米 x6
30米冲刺跑x 30
个人技术训练 1.加强背负投800套
2.捅开大领用 大外刈,后打500次 1.加强背负投800套
2.捅开大领用 大外刈,后打500次 1.抢底手左架背负投800次
2.捅开大领做右 边大外刈、小内 刈各500次 1.加强背负投600套
2.捅开大领用 大外刈,后打400次 1.加强背负投500套
2.捅开大领用 大外刈,后打300次 1.抢底手左架背负投400次
2.捅开大领做右 边大外刈、小 内刈各300次 1.加强背负投 300套
2.捅开大领用 大外刈,后 打200次
技、战术训练 针对欧洲贴身打法(后打)练习直门顶出去 针对右架扣大领 进行捅开速进大 外刈练习 针对右架背负投
先抢
底手用左架背负投 针对右架背负投
先抢
底手用左架背负投 针对右架扣大 领进行捅开速 进大外刈练习 总结针对主要对
手的对策 总结针对主要 对手的对策
心理训练 树立信心,自己的 快能雌一切对手 先赢分怎么办 先输分怎么办 怎样打好第一场 和小组的第一场 比赛 怎样打冠亚军决
赛 掌握进攻节奏 和机会 解放思想
轻装上阵 树立信心,坚 信用“快”能 战胜一切对手
例三赛前训练负荷安排
小 大 大 四 中 五 大 中 七
进入赛区 比赛期
运 动 量 量60% 量60% 量60% 量50% 量60% 量50% 量30%
强度50% 强度80% 强度80% 强度60% 强度80% 强60% 强50% 按 比赛 顺序 逐个安排
技 实战30% 实战60% 实战60% 实战50% 实战60% 实战 20%~30% 技术80%
术 技术70% 技术40% 技术40% 技术50% 技术40% 技术 80%~70%
素 50% 30% 30% 40% 30% 40% 20%
质 训1练
体
1重 保持2kg 1.5kg 1.5kg 1kg 0.5-lkg
5.身体伤痛基本恢复,睡眠良好,食欲正常,积极参加队内各项活动。体力充沛, 表现自信。有一种志在必得的气势。
三、祐豢竞祓次态您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前所述,赛前训练是将运动员已获得的各种技能、战术、体能等方面有机地组合、强化比赛能力的复杂过程,因此,赛前训练是一个综合性训练的准备过程。需要准备的方面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赛前训练应根据个人的特点
由于每名运动员的训练基础、训练能力、个人状况及个人特点不同,因此,赛前训练阶段更应突出发展个性和个人特点,深刻强化其技术特点,使其头脑记忆更清晰,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达到在比赛的千变万化中能贯彻“以我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应避免训练安排千篇一律,或面面俱到。
1.注意个人性格不同的训练安排
(1)兴奋型运动员。此类型运动员容易兴奋,反应迅速,情绪外露,精力旺盛,但注意力不够集中,易受外界和个人情绪影响。在训练安排上应突出重点技、战术训练, 不要面面俱到,训练时间不宜太拖,注意训练质量,但在作风上和意志品质上不可迁就,应有意识地对其弱点进行磨炼。
(2)灵活型运动员。此类型运动员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情绪易波动,易心浮气躁。在训练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可多样化。由于他们掌握动作快,准确性也高,但不巩固,故对其本身的技术特点应予强化。
(3)安静型运动员。此类型运动员情绪不易激动,不外露,但较保守、拘谨,在训练安排上要注意强度训练,对重点训练要提高目的性,同时要引导其解放思想,增加冒险精神。
2.注意突出个人技术特点的训练安排
运动员的个人技术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是比赛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一名高水平的运动员或一支优秀的运动队,所以能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成绩,往往是因为有突出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我们在平常训练中应注意发展运动员的个性和特点,养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才有战斗力,而赛前训练更应突出这一点,使其形成对对手的威慑力。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运动员,只是因为个人有突出的特点、风格而掩盖了他的弱点,因此,在赛前训练中更应突出个人技术特点,而不能把主要的训练安排在自己的弱点上,即使在训练安排弥补弱点时也应在“以我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绝不能变成应付自己的弱点。要掌握“扬长避短”的原则。比赛中总是要“以我为主”,充分发挥个人特点,不断地攻击对手,充分地占有比赛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占领主动位置,这是柔道竞赛中制胜的重要规律。“进攻与防守”中,进攻永远是重要方面,而防 守也是为了伺机进攻。因此,发挥个人特点是积极的、主动的,而应付个人的弱点或应付对手的长处则是消极的、被动的。赛前训练突出个人特点的训练安排,就是根据这一重要制胜规律决定的。通过强化个人特点,丰富个人技、战术套路;围绕个人特点,开拓进攻思想及提高善于抓住机会和果断反应能力。不仅要提高个人的攻击能力,而且也要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另外,在运动员心理上对技术上短处和担忧的技术,应结合对手的对策训练去尽可能地满足运动员的要求,从而提高其心理平衡和自信心。
浏览3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