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注重气势和作风的培养
从开始训练就应培养运动员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一种霸气,一种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这在训练中要与技术训练同步进行,因为这是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素质。
(六)直视不断地培养运动员学会积极的辩证思维方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遇到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运动员能否充分地表现自己,发挥水平,关键在于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认识和所采取的方法与态度。换句话讲,就是能否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也就是能否尽快地调整好自己,控制好自己。这关系到训练质量和比赛的成败。为此,我们在平日训练中,要从一点一滴培养,同时,引导队员学习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处理经常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如胜与负、强与弱、苦与乐、压力与成绩、个人与集体、精神与物质等,逐步提高自我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对2000〜2004年世界柔道运动发展的格局的预测和我国柔道运动发展的对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柔道运动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的项目,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它已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项目之一。
(一)世界柔道运动发展的格局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分布情况分析(古巴两枚、中国两枚、日本一枚、西班牙一枚、法国一枚),古巴仍占领着霸主的地位,特别是整体水平均衡,而且从2000年出现的一批年轻选手看也有较强实力,他们不仅继承了古巴队的技术风格,而且也保持了古巴队的作风,该队虽然老队员较多,但十几年来这批队员一直保持着较强的优势,这为该队年轻选手赢得了时间。可以预料,古巴新老交替得自然,不会出现断层情况,在下个周期仍是世界上最强的队伍。
日本队在此届奥运会上虽然只取得一枚金牌,但近几年来一直有两三个年轻的阵容活跃在柔坛上,并有三四个级别在国际重大比赛上进入前三名,已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并将日趋成熟,况且这个项目是日本的国技之一,从政府到社会都非常重视,后备力量充足,水平高的教练员人才济济,又有高水平男队技术风格的良好氛围,今后日本仍会是世界柔道运动强国,在亚洲是我国最大威胁。
亚洲的朝、韩两国选手,特别是韩国在悉尼奥运会后调整了队伍,目前由年轻选手担当一线主力,他们作风顽强,技术水平提高较快。
我国虽然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较大的突破,但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和困难。
1.我国主力队员年龄偏大,袁华、孙福明、唐琳等在27岁以上,且伤病较多,能否继续服役还很难讲。
2.从整体上看,我国后备力量较弱,具备一定实力的和较有发展前途的年轻选手比较少,有一半级别可能出现断层。
3.较有实力的年轻选手屈指可数,且技术单调,水平不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全国整体上看可供选择的面比较窄。
4.从管理体制上看,由于各种原因,日趋松散,给我们集中力量和发挥优势力量带来潜在的不利。
欧洲情况比较复杂,对我国来讲仍应是主战场,应予重视。
在悉尼奥运会上,不仅是西班牙、法国各取得一枚金牌,而且法、意、英、比、德、俄等一共拥有十枚以下奖牌和众多的前七名。而男子除日本获三枚金牌外,其他金牌均被欧洲取得,并且二、三名选手大部分也由欧洲选手取得。
欧洲柔道发展快,参与国家多,选手多,其水平近两年提高较快。从欧洲整体讲, 彼此之间水平十分接近,形势错综复杂,加上欧洲选手专项能力强,力量大,我们在大赛中碰到欧洲选手的几率又很大,每碰到一名欧洲选手都是一场硬仗。
欧洲是开放的,各国地理位置相连,交流频繁,可以互相促进,更表现出思想开放和勇于创新,近几年技术更新较快,他们善于尝试、敢于冒险。
基于上述几点,欧洲柔道运动势力十分强大,它不像古巴、日本,是个体的突出,向世界挑战,而欧洲是一个巨大的实力雄厚的群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困难。
从整个柔坛情况看,悉尼奥运会上的一大批老将、名将纷纷落马。以女子项目为例,1999年世锦赛上七个冠军就有六个级别换成新人,给老将、名将心理上一个沉重的打击,有不少老将已相继退役,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批年轻选手和中等年龄(22~24岁)的选手活跃在柔坛上。
根据上述情况,今后亚洲、欧洲、古巴形成三足鼎立的势态,三种类型的打法又相互牵制,相互抗衡,从目前看不会打破这个平衡。
(二)我国柔道运动发展的对策
近十年来,我国柔道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在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项目在整体实力上有了新的突破。当前,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以及体育改革逐步深入的关键时期,柔道项目如何更好地发展,保持已取得的优势地位,并在新的一轮挑战中夺取更大的胜利,这需要有关部门领导根据国际柔道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以及目前我国柔道的实际情况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我国柔道运动发展的策略、方针和政策。
1.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实现科学训练。世界柔道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必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科学训练阶段,必须把柔道的科学训练提到日程上来,组织科研人员根据柔道发展的趋势和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如在“个人技术的分析” “柔道专项力量的训练” “柔道训练的控制” “柔道运动员心理素质与控制” “柔道青少年选材与训练” “市场经济与柔道的发展” “柔道项目的恢复训练”和“运动员体重的科学控制”等方面,都需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研究,为训练提出科学依据。另外,还要抓好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的科技知识的学习,提高科技意识,使我们尽快地进入训练科学化的进程。
2.我国已成功地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这为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为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带来良好的时机,我们应借此良机,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发展我国的柔道运动。
首先,充分发挥国家与地方的积极性,做好现役队员的各种工作,组织好一线队伍, 从理论上提高对当前世界柔道运动发展趋势的认识,学会掌握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规律。破除陈旧的训练观念,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在训练中认真贯彻落实“发展个性, 以发展全面技术为中心,强化专项能力,突出实战水平”的指导思想。以2004年奥运会为目标,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技术风格。
其次,在组织一线队伍的同时,组织好2008年的队伍与训练。其形式有:
(1)由国家组织二线队伍长期或不定期集中训练。
(2)可以鼓励、扶植“公助私办”的形式。
(3)在政策上放宽,鼓励、扶植个人办柔道运动俱乐部或学校。
(4)有计划地组织各地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训练营或全国性比赛以促其发展。
3.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除了举办固定的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班以外,还应分批分期地对基层教练员进行培训和交流,提高其教学水平。
4.大力加强柔道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柔道运动虽然已开展了二十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在我国普及较差,缺乏广泛的群众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也不平衡。这些问题大大影响和制约了柔道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后备力量更显得严重不足。为改变此种状况,应尽快地做一次彻底的社会调查,建立后备人才库,加强对青少年训练、竞赛的管理与开发,使之形成较雄厚的后备人才梯队,以保证我国柔道运动正常稳定的发展。
小结:
自从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将女子柔道运动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以来,世界柔道运动取得飞速发展,近十年来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其表现为:
1.积极快速进攻是当前世界柔道运动发展的主流。
2.高水平的激烈对抗中,更突出反映出运动员综合比赛能力的重要作用。
3.竞技水平的日趋接近,促使世界柔道运动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各国选手创造了以手技、足技为构架的进攻体系。
为了适应世界柔道运动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我国柔道运动的竞技水平,根据我国的柔道运动实践,我们必须在坚持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前提下,加强训练的科学化,坚持贯彻“发挥个性,以全面技术为中心,强化专项能力,突出提高实践水平”的指导思想,坚持发展、完善“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和散手摔法的技术风格。
我国面临着国际柔道运动飞速发展、竞技水平日新月异,而后备力量又不足的严重局面,因此,在抓好一线队伍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尽快地采取多种形式,将柔道运动后备力量抓起来。
思考题与作业:
1.当前世界柔道运动形势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2.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柔道运动技术风格的?
3.我们应如何抓好柔道运动的奥运战略?

浏览27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