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外部的诸多因素。而现 阶段我国武术的发展模式仍属于事业型,发展武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 产出的仅仅是精神,没有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 往往被摆在第一位,为此,投资者在寻找投资对象时,其眼光不会落在武术上。由于武术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所以武术的发展必须改革,要积极推动 传统武术由事业型向经济型转变。
(三)武术产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针对我国武术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 策略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武术产业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 加强政府管理与支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武术产业化有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两种发展模式,我国的传统武术 产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采用政府参与性的产业发展 模式,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及传统武术这一产品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必须充 分发挥政府在武术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发挥政府的作用,首先要为武术产 业发展确立目标。目标确立后,政府应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采取发展武术产 业的措施,将武术产业确定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就我国来说,武术有其 独特的特点和天然的优势,武术产业理应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首 先,武术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在国内,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参与人群及发展速度均不能和武术相提并 论;其次,国际武联成员组织逐渐增多,已达到一百多个,而在众多国际单 项体育联合会组织中,唯有国际武联总部设在中国北京,且由中国人担任国际武联主席。这些都表明中国武术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是武术产业 成为我国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再次,我国武术产业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 可以说是有着可持续发掘、取之不尽的资源,资源种类多,包括人文资源、 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产品资源、技术资源等,为武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 件;最后,中国武术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初具国际化规模,如以健身为主导的太极拳、以武术为表现内容的影视作品等,都非常受西方国 家欢迎,成为西方健身娱乐业的主流内容之一,这为武术产业化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对武术产业进行扶持,必须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只有健全与完善传统武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才可以对市场 起引导、规范作用,才能为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 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武术发展
在当今时代,市场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武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诸多有关武术的市场的配合,武术产业化要想发展,必须积极发展武术相关市 场。因此,要积极开拓武术的国内外市场,为武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 )武术消费市场
在当前,我国武术消费还不旺盛,武术消费在体育消费中所占比例还很 小,因此开拓武术消费市场,扩大我国的武术消费水平非常迫切。这就要求 我们充分发挥武术的吸引力,刺激消费,可以借鉴武术理论中的深厚哲理。另外,武术具有诸多的功能价值,其中的健身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健 康的需求,武术还具有防身作用并且动作优美,这都可以成为刺激武术消费 的有利条件。只要充分挖掘武术的价值,就会形成有活力的品牌,吸引大企 业、大公司参与到武术的发展中来,进一步促进武术产业的发展。
(2 )武术竞技市场
武术竞技市场包括武术散打市场和武术套路市场,武术向竞技化的发展 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①武术散打市场
武术散打的发展时间同样也不长,但是散打具有实用性、客观性、观 赏性,它所追求的理念,与奥运的目标“更快、更高、更强”极为吻合。因此,武术散打具有非常大的活力,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在全世界普及开展。散打由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实用性和民族性,在我国同样具有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因此,就目前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利用目前的举国体育体制的优势加快散打运动的市场化进程。使整个散打竞赛建立在强有力的经济为后盾的基础上,成为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品牌体育赛事。散打王争霸赛是武术散打的赛事,也是武术散打商业化的一种尝试。 武术散打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应深入分析目前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现状。就当前来说,各种散打赛事的赢利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因 此,可以在原来赢利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经济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的成果,以赛事为依托,充分利用武术资源,全方位地开发散打的商业价值, 使其效益最大化。此外,还要积极加强散打市场化的科研攻关工作,使散打职业化的运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少走弯路、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
②武术套路市场
武术套路是武术运动的重要内容。武术套路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风格迥异,具有极高的艺术美学价值,虽然在实用性上不如散打,但比散打 运动复杂得多。因此,套路运动的市场开发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就目前来看,武术套路的发展必须借助竞赛,只有以竞赛为杠杆,才能 推动武术项目的普及与提高。但是作为竞技项目,武术套路目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竞赛主体不明确,不知道比赛比的是难度、高度、稳定性,还是 动作的美感,或者其他。其次,套路、竞赛规则的常变多改、复杂累赘、缺乏客观性,这主要是比赛主体的不确定造成的。因此,要推动武术套路运动竞赛的发展必须对武术套路运动进行符合体育科学的竞技改造,即确立比赛主体和制定规范、客观和简便易于操作的竞赛规则。再次,要借助竞技体育 竞赛的杠杆作用,加强武术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武术训练、竞赛和管理的发展,形成以基层体校或传统体育学校为起点,培育选拔、输送武术人才机制。最后,以竞赛为杠杆,逐步规范武术竞赛,积极稳步地开拓国际市 场,加快国际化的步伐武术套路还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开发武术套路市场还应发挥套路 运动艺术价值,将各种套路运动与戏剧等其他舞台艺术形式有机结合。通过优秀剧目和舞台艺术展现中国武术的历史与文化,倡导武术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在文化艺术日趋繁荣的今天,一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武术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狭义的文化市场是指文化产品和 文化服务交换和流通的场所;广义的文化市场是指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交换过 程中所反映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武术市场是文化市场的一种,这是其市场属 性决定的。在武术产业的发展中,武术文化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加强武术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借助媒体宣传作用,积极引导武术文 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武术市场,形成以创新促市场发展, 以发展推动武术创新的良性循环。武术文化市场中包含有形产品、无形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类 型相当复杂,而且人们对武术多元价值的认同是武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的依赖。这就使某种类型武术文化在消费的同时可能会带动对武术文化其他 层次的需求。:从而,武术市场的开发具有文化先行性、潜在性、引导性的特征,因此文化规律成为制约武术文化市场的另一规律。由于武术文化产品及 其服务价值的二重性及其消费特性,武术文化市场具有与一般物质产品市场 所不同的市场效益二重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第一,经济益第二匚没有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这与现代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紧密不可分。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的科技为武术文化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丰富和扩展了传播媒介、流通方式、消费方式。
(4)武术国际市场
武术运动早已走出国门,且在世界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就推广 的规模和速度等方面而言,仍然发展较慢。国际市场的开拓对武术产业的发 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首先,有计划地培养武术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的既精通业务、又有较高外语语言水平的教师队伍、教练员队伍、裁判员队伍。
浏览3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