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青少年习武者在继承这一美德时,要多做一些见义勇为的事, 有些青少年学 习目的不端正,受武侠小说、功夫片的影响,想人非非,自己瞎练所谓的“轻功”“硬功”;有 的不踏实刻苦地从头学起,一心想等名师”点石成金二甚至不惜荒废学业和个人前途等 这些 都是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应当引起青少年朋友的注意第二,江湖义气与信守诺言不能混为一谈武德要求习武者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人 以信义为重,但决不应该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抛妻舍儿在所不惜”和不分是非“上为知己者 死”的那种江湖哥们义气。前者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后者是封建糟粕. 应该批判、抛弃第三,与人为善,不能感情用事。习武者要与人为善,谦让为上,如果与人发生矛盾要多 多忍让,应当做到“宁可先挨打,决不先打人”,要牢记忍字为上这条习武的古训第四,一定要废除宗教帮派之风。过去武林中一些门派标榜唯我正宗,“天下无敌”,并且 在其各种帮规戒律中规定,本帮派的门徒不得向其他帮派的人传授和学习武艺这严重影响了 武术各门各派的融会贯通、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已被武林中许多有识之士所唾弃,但目前还 有些人墨守成规,所以青少年习武者,对此要加以批判“武术的各个拳种、流派都有各自的风 格、特点,可以说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不能简单地说谁比谁更好,哪种拳术和招法第一,哪 门哪派是正宗等;所以青少年朋友学习武术时,既要尊重师长,学习其长处和优点,又不能抱 残守缺,要博采众长,广为吸收,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这样,才能融会各门各 家的优点为一体,使古老的中华武术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五,对冤冤相报,要加以批判c过去江湖上流行“父债子还,世代相报”,“此仇不报, 死不瞑目”这些东西,是混杂在武德中的糟粕,我们应当批判和抛弃。青少年朋友不能因为一 点小事就与人结仇,便怀恨在心。更不能因为别人得罪了你,就记一辈子,非报不可要宽以 待人,严于律己,多做自我检讨,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六,警惕江湖骗子,严防上当武林中有一些行骗的江湖术士、思想邪恶的社会渣滓, 他们仰仗自己有一些武技,有的弄虚作假来迷惑青少年朋友,灌输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道德吹嘘什么“踏雪无痕”、“空劲打人”、“飞檐走壁”、“刀枪不入”等,将武术加以玄虚化。这一 切,应当引起青少年的警惕和注意,切勿上当受骗武术礼仪武礼,即武术的礼节,如“抱拳礼”。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武林非常重视礼仪,有拳 谚讲“未曾习武先明德,未曾学艺先习礼”、“失礼者不可教之,失德者不可学之“。每个体育项 目都有其特殊的礼仪,许多项目的礼仪还带有其发源国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习武者相见,以 抱拳为礼,此礼有中国民俗特色。习武者不以握手为礼,意在避对方猜疑,也可避对方可能暗 藏之杀机(擒拿中有趁伸手相握之机擒住对手的方法)自1986年起,武术竞赛和正式武术场 合中都实行抱拳礼,并制定了统一的“抱拳礼”规格,还赋予其新的含义,使古老的礼节焕发 了青春。
抱拳礼的规格:右手握拳,左手拇指屈回,其余四指并拢掩掌于右拳上。拳掌距胸20~30 厘米,两臂屈圆与胸齐平。行抱拳礼时,要求下肢并步站立,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抱拳礼 含义是:右手握拳寓意尚武、“以武会友”,喻拳由理来;屈左拇指,喻不自大,左手掩拳寓意 崇德;左掌四指并拢,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五湖四海武林同道团结奋进,齐心发扬光大武 术;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等另外,武术礼仪还规定,递兵械给他人时,要求递柄不递尖。递尖有可能由于动作速度快, 或正遇对方迎上来,而造成误伤。古人还担心对方误以为递尖是乘势暗算a让对方拿刃口部, 既不便握持,也不利于保护兵刃免于受手汗之浸沾递柄不递尖的习惯.今天还应提倡中国有句古话,“文以评心,武以观德”。可见中国历来是把“武”和“德”连在一起的, 非常强调武德,因此青少年朋友在习武的同时,应当加强武德的修养,注重礼仪,做一个武德 高尚、懂礼貌的人武术文化欣赏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和自卫的价值之外,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武术的这种观赏价值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观看高水平的武术比赛和表演,是人们文化娱乐享受的一部分,要进行这 方面的享受,同样要有欣赏武术比赛的能力)青少年朋友要想从武术比赛和表演中获得高度的 享受,就更要具备武术欣赏能力。由于武术运动的特点是种类多、派别多、风格各异、技术复 杂,加上比赛的种类和形式非常多,这就给观赏武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只要大家掌握了观赏 武术的方法,再看武术比赛和表演就容易多了。
首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武术知识c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要想欣赏武术, 首先要对武术的基本知识,如武术的定义、内容、特点、作用、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一个 大致的了解。对武术在总体上有所了解,对看懂武术比赛和表演大有益处青少年朋友应当通 过自学掌握更多的武术知识,为看懂武术比赛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另外,还应对武术的各个拳 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起码应掌握几个主要拳械(如长拳、太极、八卦、形意、劈挂、通背、 象形等拳术,刀、枪、剑、棍等器械)的特点、风格、技法要求等。这样,当看到运动员演练 时,就能做到认出他所演练的拳种,了解其风格特点、这是看懂武术比赛的核心其次,要对武术比赛的形式、方法和规则有一个大体了解。因为了解比赛形式和规则,是 看懂武术比赛的关键。大家知道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都是在其规则的严格约束下进行的,如果对 规则一窍不通,就会给欣赏比赛带来许多困难,就会产生诸如不知运动员如何得分,为何获胜, 对裁判员的一些判决不解等问题。因此青少年朋友有必要对武术竞赛规则有所了解c目前,武 术竞赛主要有三个规则: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散手竞赛规则、太极推手竞赛规则 长兵、短兵 的竞赛规则,目前正在试行阶段,可以作为参考。
最后,掌握鉴别方法。在武术表演及电影、电视中,观看精彩的武术动作,看到拳打脚踢、 刀光剑影,觉得煞是好看。但好在哪里?却不是每个人都说得清楚的。无论你自己演练,还是 观赏别人表演,总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来评定。或者,从提高的角度来说,总得有一个明 确的努力目标。古代和近代的武术比试中常采用这种形式,叫“打擂台”。或者由东道主来坐 庄,让各路英雄上台较量武艺;或谁打胜,谁就站在台上接着打,最后的胜利者,武艺是最高 强的。今天,武术中的散打、短兵、推手比赛仍然是以较量中的胜败论优劣的。但是目前这些 技击类的比赛有了很大的改进,有了规则的限制口技击项目胜负的判定主要可分两种情况一是优势胜利。当一方技术、体力等方面处于绝对劣势时、或者一方倒地不起,或者因一 方犯规受警告过多时,对方就获得优势胜利二是得分胜利。在没有优势胜利的情况下,就用运动员得分的多少来判定胜负:得分是以 击中对方有效部位的效果和次数来计算的那么,今天广泛开展的武术套路是如何评定演练水平高低的呢?采用前几种方式来评定显 然是不行的,因为它是由每个人演练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即使是对打,也并不是真正的交手, 只是通过双方你攻我防的默契配合来显示他们的技术水平它与体操、花样滑冰等运动项目的 评判方法比较接近,即看谁动作完成得好,干净利落,富有劲力,技巧和节奏掌握得当,看谁 动作准、质量高。一句话,看谁的工夫深、工夫纯。当然,式术与体操由于项目不同,评定的 内容也不一样,就正式比赛来说,要从动作规格、劲力协调、精神、节奏、布局、结构等方面 来评分。而对于业余武术爱好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评定动作准确而稳健一个武术套路总是由许多动作有机联结组成的,动与静不断交替出现,一般来说动则为招, 静则为式。所谓动作准确,乃是要求每一动作由动到静,无论动作路线、身体形态都要符合规 矩,如同写大楷字一样,一笔一画都要符合标准,整体来说又要匀称、工整。拿静止动作来说, 其基本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收额、沉肩、挺胸、塌腰、敛臀等;上肢动作要挺拔、舒展;下 肢动作要求轮廓清楚,弓是弓,马是马,不能含糊。当然每个动作又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但总 要成规矩,拳家们说要“五体”相称,才成规矩。同时,动作要稳健。武术动作常常是在快速 运动中戛然而止,“一静无处不静”,做到“动迅静定”。也就是说动作成型要快,又要稳定,不 能慢慢腾腾,也不能摇摇晃晃。比如我们看见有些。
浏览2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