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使用
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不少运动项目的纪录几乎接近人体所能达到的极限水平,很难突破。竞技运动自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大型国际比赛中高额奖金的诱惑,致使人们企图通过训练以外的途径来提高运动成绩。借助药物、激素等兴奋剂提高运动成绩,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减,成为体育界乃至全社会十分关注的严峻问题。
(-)兴奋剂使用的概念
1963年由欧洲体育联合会首先提出,1964年10月东京国际运动医学会得到奥委会认可:“参加竞赛的运动员使用任何异体物质,或以不正常的量和不正常的进入机体的途径使用生理物质,试图人工地以不正当方式提高运动成绩”称为兴奋剂使用。所以,滥用药物、激素及某些生理物质都属于兴奋剂使用。1998年,国际奥委会医务条例又明确指出,使用兴奋剂包括:1.使用禁用药物类的有关物质。2.使用各种不同的禁用方法。
(-)兴奋剂使用的历史概况及分类
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776年,古罗马的斗兽士就使用由植物酿制成的幻觉酒提高运动成绩。
世界首次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报道是1865年荷兰运动员横渡海峡比赛中。首例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而死亡的报道是1886年法国600公里自行车比赛中。据报道,1950 年以后,使用兴奋剂的人数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60年代,由于直接或间接使用兴奋剂而死亡的运动员达30人之多。于是,1964年,日本、法国、比利时等15 国代表联合上书奥委会,要求对兴奋剂使用采取措施。1967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医学委员会,并下设兴奋剂和运动生化工作委员会。1968年,在法国冬季奥运会上第一次设立了兴奋剂检查机构。5类8种药物被首次列入禁用药品名单。从此,为了维护奥 林匹克精神,保护运动员健康,奥运会开始了对兴奋剂的检查,并规定,欲承担国际性比赛的东道国,必须具备检查、监督参赛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能力。
然而,遗憾的是,近30年来,兴奋剂的使用规模和数量都有增无减。禁用药物数量增加虽然有科技水平的提高及检测方法的不断完善的因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兴奋剂使用的增长势头。
3-3-12历届奥运会禁用药物数・比较
奥运会 禁用药物数量 增加倍数
1968年(墨西哥城) 8种 (基数1)
1972年(慕尼黑) 26种 3.25 倍
1980年(莫斯科) 58种 7.25 倍
1984年(洛杉矶) 69种 8.63 倍
1988年(汉城) 100种 12.3 倍
1992年(巴塞罗那)至今 104种 12.5 倍
表3-3-13 1984、1988年奥运会禁用药物比较
禁用药物 1984年洛杉矶 1988年汉城
总数 69 100
合成类固醇 13 16
利尿剂 不禁用 15
B-阻滞剂 不禁用 9
血液兴奋剂 不禁用 禁用
表3-3-14国际奥委会医务条例《禁用物质种类与禁用方法》(1998年1月31日起实行)
类 另 实 例
1.刺激剂 苯丙胺、可卡因、麻黄素
2.麻醉剂 吗啡、度冷丁、二乙酰吗啡(海洛因)
3.蛋白同化制剂(类固醇及从激动剂) 睾第及其衍生物、b?激动剂及相关物质
4.利尿剂 速尿、利尿酸、乙酸哩胺
5.肽和糖蛋白激索及其类似物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促肾上腺皮质激索(ACTH)
生长素(hGH )、红细胞生成素(EPO )
(三)合成类固薛
合成类固醇指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睾酮的衍生物(主要有去氢甲基睾酮、苯丙酸诺龙、大力补)。据报道,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兴奋剂检查,阳性总数为12例,其中合成类固醇为11例,占阳性总数的91.6%;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是使用合成类固醇震惊世界的。1986年第10届亚运会上,合成类固醇占阳性总数的63%。事实充分说明,合成类固醇的滥用已成为当前兴奋剂使用最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认识合成类固 醇及其作用,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1.雄性激索睾
雄性激索是一类含有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化合物。因为它在人体内合成的原料可以是胆固醇,而且分子结构上又是有胆固醇所特有的环戊烷——多氢菲的基本碳链骨架,因之被称为类固醇激素。雄性激素有睾酮、雄烯二酮、去氢表雄酮和雄酮四种,其中以睾酮活性最高。
(1)睾酮的合成
睾酮是正常人体分泌的激素。男性血浆中的睾酮约95%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其余来自肾上腺皮质。正常男性每日分泌约8毫克睾酮,血浆含量约0.6微克/100毫升。女性血浆睾酮含量仅003微克/100毫升,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来自卵巢。合成原料为乙酰辅酶A或胆固醇。
(2)睾酮的生理作用
睾酮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①促进雄性体性器官发育及维持体性征。
②促进RNA与蛋白质合成,使氨基酸分解减弱,使肌肉壮大。
③促使骨基质合成增多,有利于钙盐沉积,故能促进骨骼生长。
④睾酮一方面可以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生成,另一方面还能直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因此可以促红细胞生成。
⑤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
⑥由于睾酮全面促进合成代谢,所以雄激素制剂除用于雄激素分泌不足的代替疗法外,还可用于治疗。
(3)治疗剂量
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中,当对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下降,训练后疲劳不易恢复时,常伴有血液雄性激素水平下降。如服用5〜20mg/d治疗剂量的雄性激素,可提高恢复能力。
2.合成类固醉
目前,通过对睾酮的分子结构的修饰,人工合成了多种睾酮的衍生物,它们被称为合成类固醇。
(1)合成类固醇的生理效应
合成类固醇有类似于雄性激素的作用,但其促进雄性副性征方面的作用明显低于天然雄激素睾酮,而促进合成代谢等方面的作用要高于睾酮。
(2)合成类固醇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①促进骨骼生长。可促进骨骼蛋白合成,促进骨钙、钾、钠等矿物质的保留,促进钙盐沉积钙化等作用而使骨骼变粗,骨质增厚、坚硬且富有弹性。尤其对发育成熟期的青少年运动员作用更明显。
②促进肌肉壮大,增加肌力。促进氨基酸进入肌细胞,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肌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促进钠、水的保留,使肌肉壮大,肌力增加。在适宜的膳食条件下,使瘦体重增加。
③促进红细胞生成。其作用机制有以下两点:第一,促进皮质细胞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索EPO;第二,直接刺激骨髓,诱导有关合成血红索的酶合成,加速血红蛋白合成, 促红细胞生成。贫血运动员使用后,可增加血红蛋白的浓度及血容量。
④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组织中蛋白质的合成,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从而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耐受大运动量训练的能力提高。
⑤大运动量训练中用药,感受疲劳轻,恢复能力提高。
(3)合成类固醇的副作用
对正常分泌量的人,使用后不会有明显效果,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还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①由于钠、水的潴留,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可能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
②使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
③合成类固醇主要在肝脏中灭活,并进行生物转化。长期大剂量服用,由于加重了肝细胞的负担,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导致肝硬化及诱发肝细胞癌变。
④长期服用,干扰自身体内激素的正常代谢,男性性腺机能衰退,性功能下降。女性男性化,月经周期紊乱,子宫萎缩等。
(四)肽类激素
1.生长素(GH)
(1)生理作用:生长素为脑垂体分泌的一种生理性激素,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它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和内脏的增大,使机体长得高大、壮实。用后有兴奋作用,增加肌力,使肌肉柔软不僵硬。
(2)危害性:使用过多可产生机体肢端肥大症、高血糖和糖尿病等不良反应。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索(ACTH )
(1)生理作用:为脑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为多肽化合物。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促进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维持水、盐平衡,有提高耐力运动能力的作用。
(2)危害性:可引起高血糖、高血压和钠、水潴留等反应。
3.绒毛膜促性腺激索(HCG )
(1)生理作用:为胎盘分泌的一种激素,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用于男运动员,可促进睾丸分泌男性激素。
(2)副作用尚未见报道。

浏览29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