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方与圆有武术的规律可循
中华古哲学的方圆学说不是指形状,而是以静测动的方法,认识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 取一个物体为静(包括测天体的星球),来计算另一个动的物体,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正确的 认识事物。武术的方与圆是一个整体,正则方,奇则圆。练武术动作应该以方正为本,武术 动作用到技击时应该以圆出奇。桩功就是要以静测动,测人一小天的方与圆,以圆积蓄能 量,养精蓄锐。并以无穷无尽的圆来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中国传统技击武术的攻防原则。
我们在这里把武术能力按照天方、地圆的宇宙法则,分成两份。一份是人在物质世界的 身体,有棱有角、称为方,一份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思想,圆滑无边、称为圆。身体的能力和思 想的能力都是人的能力,假设方占22%、圆占78%,形成人的武术总能力,方,就是明白身体 及手脚在武术运动中有四面八方的劲力,产生防守与进攻动作及劲力变化,大有身体四面八 方,小有肢节四面八方,如手臂有内侧、外侧、尺侧、梯侧、四侧;圆,就是技击训练或实战中灵 活地将四面八方劲用到对手身体上,可上下,左右,前后或斜左上,斜右上,斜左下,斜右下, 前抽上,后钩下等变化。实战中懂得对手的劲力并顺对手的劲力运用阴阳矛盾借力打击对 手,这些劲都以方为本,由圆在最佳力学角度上发挥出奇。这种比例的武功,既有进攻的棱 角、又有八面玲珑的变化,它包括六合、五行、阴阳、动静、起落、进退,变化无穷是依靠智能, 勇猛过人是依靠体能和技能。一个人如果这样去训练武术,就将不断进步,则智无不周,勇 无不生,得到方与圆的和平之理,成为人体本领变化无穷的和平之源。“能去能就、能弱能 强、能进能退、能柔能刚,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大仓,浩渺如四海、炫 耀如电光”,方和圆的规矩用于技击和养生都有奥妙,上乘的武术真功夫离不开方圆之术。 武术实战情况变化万千,此时的方是结果、圆是手段,只有手段可随机应变。在实战中有了 正确手段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方与圆帮助人生修养,方中有圆也是做人的本领,此时的方是规矩、圆是灵活,随心所欲 不违反规矩,是为人处世的很高境界。
方体无论如何变化,都有六个相对稳定的面。为武术实战的全面打击提供出前后、上 下、左右,三对矛盾方向。圆无任何静止,也让人摸不透。圆变化起来,是无穷无尽的。徊与 转就是圆打击六个面时,用矛盾辨别、实战运动规律的需要,使武术实战中,可灵活运用前抽 后钩、上冲下按、左摆右搁的无处不到的劲力,这些劲力的圆心是人体的腰部。
人在武术训练中,有许多圆运动,认识运动中的圆体,扮演运行中的圆球。先来认识圆 球体,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相等,找不到边际的起点与端点、但圆心是明确的,使 中心到表面上各点距离都相等。在武术运动中形成人体的腰成为体能的中枢,身体转动的 轴。圆体给人们印象是滚动或可滚动的物体。武术训练以腰为中轴产生转动时就是球体运 动,武术训练中对转动角度很有讲究,一般都是根据健美、强壮身体或技击的需要,产生180 度、90度、45度等最佳力学角度。以腰的旋转带动人体整体劲力,把身体看作为运动中的球 体,球体再大旋转中碰向对手身体的仍是一个点,但这个点的后方是一个大整体。这样的 圆体转动,不仅用上了整劲,而且旋转中的球体产生的力有很大的后续劲,在作用力达到对 手身体后,力的作用时间相对延长,进攻威力更强。
躯体好比太空中的星球,有轨道的运动力量,也有自己旋转中产生的力量,真功夫提倡 人在武术训练中身法做到:“三回九转是一体,左右转动不停势。”使身法在武术运动中有无 穷无尽的变化,这样运动不仅可使身体灵活,而且可使力量增强。例如:手与脚好比是躯体 的卫星,行走中的双脚没有前后之分,交差运动中随时产生一种剪刀的威力和灵活的“卷地 风腿”,卷地风是由下向上的45度弧线运动的力量,由膝推动足的45度弧线运动,产生直 线的攻击,由跨增援膝与足的力量。腿脚左右不停地交差运动没有前后之分,不仅武术技击 中能随时进攻,而且是善动能变化。武术动作象形于“象鼻手”的手法,不仅要做到左右明 拨任意行,而且因为人有双手象形于象鼻的能力,随时产生的是一种剪刀的威力和两个象鼻 的威力。大象鼻子的关节有万能的优势。手法象形于象鼻,就是要求手可合理的转动和有 灵活转动的能力。
武术动作训练离不开圆。手攻击时,对方用手臂阻挡,攻击方的手贴着对方阻挡手臂 的面,回手绕圆进入对方阻挡手臂的内侧再攻击,这就是圆的运动。后手摧前手,前膀领着 走,就要求小圆摧大圆。就连武术动作名称也与圆有缘:日月肘、拱手、扣手、拧身等,基本功 有抱圆桩、浑圆桩,劲力有旋挠劲、缠挠劲、螺旋劲,总之圆是最科学的武术运动方法,圆中 产生最佳角度和力量。武术训练要善于方,善于圆。了解事物内部各个相互依赖又相互排 斥的关系,找到从方与圆的正反角度去理解武术训练的道理。
练武的人必须明白人体生理是方,人体科学思想是圆,因此根据生命历程来合理安排方 与圆的训练。早在武术拳谱中有记载:“究生理,生理里面都要成"。从方上明白人身骨骼, 骨关节结构,生理运动弯曲角度,拧转角度。熟知关节端面结构,运用自身的关节定位,取关 节端(反关节)进行科学有力的进攻、防守。解剖中可明白主要筋腱和肌肉分布(如腰部等) 可练就最灵活的身法。心意指导一切,从圆上提高武术的养生和技击效果。
武术训练者完备了圆的认识,武功也相应地圆满起来。圆,周全了许多矛盾,圆,掩饰了 缺点,体现出滑的作用。圆有明确的力的集中点,圆可产生自旋稳定,圆有无穷的点线面的 进攻与防守,圆使进攻者很少找到切入点,圆有力量……圆才是完备周全的杰作。攻法:围 点打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圆发劲的方法无处不到。
武术的圆训练中有弧线打击:有1/4圆弧、半圆弧、全圆弧。其轨迹均在上、中、下三盘 的打击范围,也可以在肩的一侧转向运动的脚所能到的圆周上。例如:斜劈、调膀等动作,也 如图36一样可以有立圆、向上打挑领和撩阴手等,向下用塌天之意、鹰抓把。所有的圆可顺可逆,变换使 用,给对方判断上造成模糊。三徊九转是一体,左右转动不停势,既可保护自己,又可多方位 进攻对方。
第五节:身体不同部位的练习
初中时期的年龄武术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身体各器官良好。先进行腰关节、髓关节、 滕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和腕指关节等关节训练,练就头部、肩部、肘部、手部、胯部、 膝部、脚部,这七处是长、短、远、近、上、下、左、右的进攻之源,其中腰腿功夫尤为重要,腰腿 不仅稳定人体的重心,产生力量和速度。拳术训练可以龙腰、鸡腿、熊膀、鹰捉、虎抱头、象鼻 手、雷声,成为七形合一的能力。
科学训练关节要从人的生理解剖上认识骨与关节、软骨与韧带的功能,认识是关节把骨 与骨有序地连接起来,产生出屈伸、收展、环转等各种动作,在关节面上有一层,表面光洁,滑 润的软骨,减少转动摩擦阻力方能转动自如。还有韧带在帮助关节正常运动并稳固骨关节 周围组织。在拳术动作中晃上取下,引左突右,跃纵、窜扑,升合、缩长,翻身顾后的动作无不 需要关节功能来完成,关节是因为肌肉的伸缩产生力,产生动作。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它 主要是操控人的坐立、行走、举手奔足、呼吸发声、咀嚼吞咽、心跳、眼眨等动作。骨骼肌是受 大脑控制的随意肌,肌肉能移动和支撑骨骼,能将食物远送到胃肠,并调节人体体温,产生热 量。位于心脏上的是心肌,心肌直接为心脏服务,不受脑的控制就能使心脏正常跳动。内脏 器官上的叫平滑肌,平滑肌也是由相应的器官控制。
浏览5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