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视一足反应速度
所用仪器同上。令受试者面对墙壁坐在桌面上,两腿伸直,脚跟离墙5厘米,脚掌离墙3厘米。测试者把尺平贴在墙壁上,受试者向前平视,注视计算尺与眼睛同高的刻度。测试者喊“预备”,在3秒钟内(每次的间隔时间要有差异)撒手落尺,受试者应尽快用脚掌把尺压在墙上,检查脚的拇指上缘与尺平行的刻度。共侧10次,取其平均值。
注意事项:在准备动作时,使脚的拇指与计算尺的刻度零处平行,正式测验前可做3次练习,用优势脚进行测试。
(3)听一手反应速度
①反复校对两块秒表,如有误差,应记录下来,以便测试后校正。
②测试者用一块秒表,受试者用一块秒表。受试者取坐姿,用优势手握秒表,食指放在秒表柄上,慢慢压紧弹簧,闭上眼睛,等待“预备”的口令。
③测试者把自己的秒表放在受试者耳旁,在发出“预备” 口令约2秒钟停表。受试者听到测试者停表的声音时,马上停自己的表。
④求出测试者与受试者两块秒表的时间差,即为受试者的听觉反应时。
受试者可以先练习3次,然后正式测试5次,计算其平均数。测试的数据应精确到1%秒。
(三)灵敏素质测试
灵敏素质是指运动员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特别在对抗性项目中)的能力。柔道项目对此素质要求较高。这是一项综合素质,是运动员各种运动技能和各种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这种素质的突出特点是随机应变地完成动作任务。有时当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时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来适应新的条件。
1.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
(1)神经中枢的机能灵活性和分析综合能力高度发展。在柔道等对抗性运动项目中,随着运动形式的变化,动作的性质、强度等都必然要发生改变,大脑对此全面分析综合后,迅速地对情况作出判断,并快速地完成相应动作。
(2)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的完善及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提高。柔道运动中的突然启动、急停、迅速转换动作等,要求大脑皮层兴奋、控制过程能快速地转换,而且运动员所掌握的运动技能的数量越多,动作越加协调稳定而且高度自动化,灵活而省力。
(3)各种分析器机能的改善,特别是肌肉、感觉器官和内脏器官的机能特性(兴奋性、灵活性)的改善。在动作过程中要表现出空间和时间上准确的定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尤其需要提高运动分析器的敏捷性。
(4)必须有一定水平的力量、速度和柔韧性素质。灵敏素质需要以这些基本素质的发展作为基础。
2.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
(1)年龄与性别:从幼儿开始到12岁左右,灵敏素质稳定地提高,然后进入快速生长时期(13~14岁),灵敏素质也随之高速发展。快速生长期后,灵敏性又逐渐稳中提高,一直到成熟期。在青春期以前,一些男孩仅仅比女孩稍灵活些。在青春期后,男孩的灵敏性比女孩高得多。
(2)体重:体重过大会明显影响灵敏素质的发展,会使身体各部分的惯性加大,降低肌肉的收缩效果。在进行改变方向的动作速度时,就必然减慢。
(3)疲劳:人在疲劳时,爆发力、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协调性都要下降,所以灵敏性也会显著地降低。
3.灵敏素质的测试方法
(1)立卧撑测验
①测定身体由立姿经下蹲到俯撑姿势,再恢复到立姿的变换速度。
②仪器:秒表。
③方法:由站立姿势开始,受试者听到“开始”的信号以后,迅速屈膝、弯腰、下蹲,两手在足前撑地。两腿向后伸直成俯撑,然后再经过屈蹲,恢复成正常的站立姿势。共进行10秒钟,计算受试者完成动作的得分。
④评定:以10秒钟内完成正确动作的次数作为测验成绩。
⑤把整个动作分为四部分,每部分计1分:第一部分,站立——下蹲,手撑地;第二部分,下蹲一俯撑;第三部分,俯撑——下蹲;第四部分,下蹲——站立。
⑥在测验过程中,凡有在俯撑时两腿弯曲及站立时身体不直者,都要扣除1分。
(2)侧跨步测验
①仪器:秒表,在2米长、1米宽的一块场地上进行。
②方法:开始时两腿立于中线位置,当听到“开始”信号时,受试者向右跨步,右脚触及边线再收回成开始姿势。然后再向左跨步,左脚触及边线再收回成开始姿势。在10秒钟内统计完成动作的得分。
③评定:在中线到两侧边线50厘米处各画一条标志线。跨步时,脚越过标志线得1分,触及边线得2分,脚收回时越过标志线得3分,回到中线得4分。计算10秒钟内的得分。
(3)象限双脚跳测验 、
①仪器:秒表,在一块画有十字线(每条线长1米左右)的小场地上进行。
②方法:受试者听到“开始”信号后,做双脚同时并跳(面向一个序号),顺序是由起点—12T3T4f……直到听到“停止”的信号时停止,计算10秒钟内跳的次数。
③评定:计算在10秒钟内双脚准确落在象限内的次数作为测验成绩,每跳一个象限可得1分,如果踏线或跳错了象限,每次扣半分。
(4)侧滑步倒跑测验
①仪器:秒表,在5米长与宽的正方形场地上进行。
②方法:测定身体向前、向后及侧身移动的灵敏性。让受试者站在起点,当听到“开始”信号后,沿着规定的顺序和动作要求迅速移动身体。
③评定:记录完成一圈所需的时间。受试者不得采用交叉步跑。
(四)柔韧素质测试
柔韧素质是人体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良好的柔韧素质可在对肌肉一肌腱形成最小刺激的条件下,保证运动员完成所需的技术动作。良好的柔韧性有助于改善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正确的动作类型。良好的柔韧素质不仅有利于动作效率的发挥,而且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促进恢复进程。在柔道项目中,有利于运动 员缓冲对方的冲击力,这些方面的获益,有助于预防伤害,保证运动员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训练和比赛。
2.柔韧素质的生理基础
(1)运动器官的构造,包括关节的骨结构。
(2)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大小。
(3)跨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
提高柔韧性不仅决定于结构方面的改变,而且也决定于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的机能状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的改善,以及调控肌肉收缩和放松的能力提高。参与工作的对抗肌群能充分放松,从而降低了主动动作的障碍,加大了运动幅度。
3.柔韧素质的测试方法
比较精确的方法必须使用专用的关节角度仪。下面介绍一些常采用的场地测试方法。
(1)直立体前屈:双膝、双脚并拢,双膝伸直保持直立,上体逐渐向前弯腰。不得抬脚跟,尽量做最大范围内的动作。
评定方法:双手只能触及踝关节以上高度为很差,手指尖能触及脚尖为差,指腹能触及脚尖为中,指根能触及脚尖为良,掌根能触及地面为优。
(2)踝关节背屈测验:测试小腿三头肌和跟腱的伸展能力。令受试者面向墙站立,脚跟着地,上体前倾,要求下颌、前胸及双手着墙,两膝必须伸直,脚跟不能离地。测量下颌距离地面的高度,减去脚尖至墙壁的距离,所得差数越小,则屈踝功能越好。
(3)旋肩测验:测验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柔韧性。令受试者两臂在胸前充分伸直,握棍,直臂由前向后旋臂,测量两手拇指之间的距离。评定方法是用两拇指之间握棍的距离减去肩宽(两肩峰外缘之间的距离)等于旋肩指数,此指数越小,肩带柔韧性 越好。
(4)背伸测验:测验腰背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令受试者俯卧,双手抱颈,测试者压住受试者的臀部,让受试者尽量抬高头部。测量评定下颌距地面的高度,数值越大,说明腰部的柔韧性越好。
(5)小腿内外旋测验:测量小腿及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柔韧性。令受试者双膝固定伸直,双脚拇指平行并拢,尽量使双脚跟向外分开。测量两脚之间后跟夹角的大小。
(6)体前屈测验:测量腰背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令受试者两膝伸直坐于平地,然后两手指尖尽量前伸够脚尖至最大位置。指尖越过脚尖距离越大越好。
浏览3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