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教学目的:
1.使学员了解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的主要测定方法
2.向学员介绍身体机能测定的基本思路、一般程序和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安排:
总时数10学时。其中讲授8学时,考试2学时。
一、身体烹质的测曲与评定
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是检查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已成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而评定则是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在训练的每个阶段,教练员若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运动员的各种身体机能信息,对于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内容、选择训练方法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还能避免主观臆断、凭老经验训练。
通过身体素质的测试,不仅可以评价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发展的均衡程度以及与专项适应的程度,而且还有助于揭示不同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助于选择最佳训练手段,建立良好的训练模型。
为了更好地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测试与评定,有必要了解测试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
身体素质测试评定的一般程序:
1.熟悉运动项目的特点,掌握从事该项目运动时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2.按项目的特点或按身体素质特点,分系统选择并优化测试指标。
3.选择最佳测试方法,在保证测试精度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简单方法。
4.了解测试方法的使用范围及允许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时间、场地、人员等)进行测试。
5.对所测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整理。
6.结合项目特点,依照所测的数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最好进行加权评判,或模糊评判。
身体素质测试评定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测试所获取信息的价值,使之能够更客观地反映身体的本质特点,在进行测试与评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练员可以选择的测试项目很多,应根据专项的需要进行选择,应尽量选择那些简便易行、经济,而且受技术影响较小的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应能量化,并具有评分标准或评价系统。
2.测试项目必须有高度的可靠性、有效性与客观性。在实施测试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要特别重视那些影响可靠性、客观性与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3.保证测试程序的标准化,包括测试方法要求、测试时间、测试顺序、测试次数以及场地器材等。
4.测试前,应有意识地安排一定时间的练习,使运动员熟悉测试内容。注意运动员的疲劳和伤病情况。
5.要树立全面、综合和动态的观点。
本讲目的有二:第一,介绍一些常用的基本测试方法,供教练员借鉴与运用;第二,为教练员提供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思路。要想把这些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训练实践中,切实提高训练水平,还需教练员在实践中对这些方法进行灵活运用。
柔道属于技巧性项目,但对于各项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包括力量、爆发力、速度、平衡、柔韧、灵敏、协调、耐力等多种素质,其中比较受关注的主要是力量、速度、柔韧性、灵敏性、耐力等最基本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柔道项目的基础,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一方面应该注意不断地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还必须不断地进行身体素质的测定,以便掌握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并对训练进行反馈。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身体素质的测定方法,并对如何评价测试结果提出一些基本思路。
(一)力量素质测试
所谓力量,实质上就是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是所有身体素质中最基本的一项素质。在柔道项目中,爆发力显得尤为重要。
1.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生理横断面大则肌力大。
(2)肌肉中快肌%与慢肌%。一般快肌%高的肌力大。
(3)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与支持肌之间的协调关系。
(4)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与强度。
(5)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即用力时身体杠杆的机械效率。
2.常用的力量测试方法
力量的测试方法很多,大致分为等长测力法、等张测力法、等速测力法。
(1)等长测力法
等长测力法也称静止测力法。测力时,肢体肌群进行静止收缩,无关节活动,一次 只能测试关节某一角度的肌力。最常使用的是测力计,也可使用简易方法测评。
①握力:用握力计测定,测3~5次,取最大值。
②背力:用背力计测定,测定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背肌。另外,也可令受试 者俯卧,脐部与床边齐平,使躯干上部悬空,然后两手收头后,背伸用力(检查者固定其双脚),记录其持续时间。男子30秒钟以上者良好,15~30秒钟者中等,15秒钟以下者力弱。女子20秒钟以上者良好,10~20秒钟中等,10秒钟以下者力弱。
③腹壁肌力:用仰卧起坐测定动力性力量,可用悬垂举腿持续时间测定等长耐力。 仰卧起坐达30次以上者良好,15~30次者中等,15次以下者为差。悬垂举腿30秒钟以上者良好,15~30秒钟者为中等,15秒钟以下者为差。
④肩部与上肢肌力:利用单杠引体向上测定。也可手持哑铃(男子5公斤,女子 2.5公斤)侧平举,计算静止用力时间。25秒钟以上者为良好,15~25秒钟者为中等,15秒钟以下者为弱。
(2)等张测力法
等张测力法也叫动态测力法,在运动训练和肌力评定中使用最为普遍,如卧推、挺 举和负重起蹲等。测试时,所给予的重量不应超过运动员关节活动中所能承受的范围,否则可能造成意外损伤。等张肌力是指运动员能成功举起一次所给予的最大重量,称之为一次测试值。在成功举起所给予的重量后,通常应休息2~3分钟,然后再举新的重量,每次增加的重量不应超过2~4公斤。目前等张耐力一般采用运动员所能举起最大重量的70%进行测试,普通人可连续举起12~15次,而运动员则应连续完成20~25次。
(3)等速测力法
等速测力法是目前测评运动员肌肉机能状态的一种可靠方法,常用测试仪器为美国的CybexU等速测力系统。该系统可在0~300。/秒内,测量不同的速度下运动员的慢速肌力、快速肌力和耐力等。由于运动阻力是随关节活动而不断变化并自动调节的,从而可以准确测出一块肌肉和肌群在整个运动范围内的最大肌力。一般最常做的是膝关节等 速测试。
(二)速度素质测试
1.速度的分类与柔道项目需求
(1)反应速度:指对一个信号(如对对方一个动作)发生反应的快慢。
(2)动作速度:指完成单个动作的快慢。
(3)位移速度:指身体移动的速度快慢。
柔道运动是个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对这三种速度中每一种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对手的每一个动作及时有效地作出判断,这需要很高的反应速度;需要快速地、出其不意地完成预想动作,这需要很高的动作速度;而在场上与对手周旋、躲闪、上手等. 则需要很高的位移速度。
2.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感受器的敏感程度。
(2)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兴奋性。
(3)效应器(肌肉)的兴奋程度。
(4)肌纤维组成:快肌%要高。
(5)动作的熟练程度。
3.位移速度与动作速度的测试
柔道运动的位移速度特点,是身体移动的距离不太大,一般仅数步或数米的快速移动,所以可采用下列测试方法:
(1)短距离冲刺测试。可利用柔道场地进行。可由站立姿势开始,也可由蹲姿开始。采用常规办法测试跑速。
(2)折返跑。可利用柔道场地进行。以场地两端边线为界。受试者由蹲姿或站立姿势出发,快速跑到对侧端线后用手触线,然后快速返回起点端线并触线。完成规定的回合,最后一次不必触线而直接冲过端线。测试完成规定回合所花费的总时间。
4.反应与动作速度的测试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反应时测试仪测试。这种仪器测试结果准确,体积小,价线也不高,一般运动队都买得起。如果没有反应时测试仪,则可采用下列方法:
(1)视一手反应速度
用尼尔森计算尺测试。其计算公式是根据自由落体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确定的。
时间=(2gh)1/2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h为木尺下落距离
令受试者采取坐姿,前臂放在桌面上,手伸出桌面,拇指与食指做捏拢的准备。测试者把尺放在受试者两指之间,间距3厘米左右,计算尺的刻度为零处与拇指上缘处于同一水平上。受试者注视前方,当尺下落时,要求受试者用拇指及食指尽快捏住直尺。 预备口令与落尺之间的时间间隔,每次不应完全相同,要求在3秒钟内变化间隔的时间。用优势手进行测试,尺的刻度朝向受试者,因此尺与身体是平行的。
浏览3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