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随手另一支在隆尧的东良。隆尧东良的随手拳是宁晋人张 老怀所传。但不知张老怀是随手的哪一代,生平年月也不详。其后 世传人说,张老怀护镖常走山东,沿途拜师寻友,切磋技艺,在山东学 得随手拳,并在宁晋传播开来。由此看来,宁晋随手除前面所述之 外,亦当还有张老怀所传的另一枝。后来,张老怀为生计所迫,用小 推车驮着行李,带着全家人,一路卖艺糊口到了隆尧东良村,安家落 户,在劳作之余传拳授徒,使随手拳有了隆尧的一个支脉。张老怀有三个儿子分别名曰天成、喜成和顺成。天成和喜成性 格温和,不与人争。张顺成武功高强,性格暴躁,好打抱不平。张顺 成的师弟冯占鳌,人称“钻天鹦儿”,手上功夫纯厚,相传单手左右遮 挡可使麻雀无从飞出。张顺成的儿子真名不详,外号黄鼠。清光绪年间曾经入京考取武举,双手使用五虎断门刀,威震京城,尤其马上刀法更佳。皇上为 试其武功,让其站在宫中台阶上,马步蹲裆与大象的鼻子相拉,结果 台阶塌陷。为此,深受皇上器重。后又在赞皇一带赤手打死一只金 钱豹,为当地百姓害。 张顺成的弟子梁庆祥(1883.6.24~ 1948.7.12),号老温,常年走 镖在外,一杆大枪在陕甘7省享有盛名。此人一生酷爱武术,授徒甚 多。走镖陕甘时曾与山西任苗合伙开武馆,立馆传技。在山西与李 宝玉结为好友,共同探讨拳术,在共同切磋的基础上,两人吸取太极 精华,结合随手,创立了一套内家快拳,即“二百零八式龙虎大架”。
梁庆祥的徒弟贾经常(1923.12 ~ ),别名老子,隆尧东良人,幼年 拜在梁庆祥门下,习练随手、红拳、六合大杆、太子棍、八仙白猿棍。 他从小勤奋,弃文就武,是梁庆祥的得意门生。贾经常还精通推拿、常对随手进行了改进和 创新,把随手、推手、缠手、跑拳、散打汇为一体,不断充实拳法内容, 为随手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传统金刚力功是中华气功众多流派的一种,是道、佛浑圆一体、 性命双修的内家上乘功夫。其功法与道家相通,而其练静空之法又 与佛家相鸣。金刚力功讲究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 蒂,以式为练。把体内固有的潜能调动起来,在体内形成一个柔中存 刚的气团,随着意念活动,在体内无处不到,无处不有。不仅能自我 修复,自我调整,达到整体健康的目的,又能技击防身。整个练功过 程分练精化气、练气合神、练神还虚、练虚人道四个层次。自始至终 在意念的主导下进行。“山 金刚力功分七个练功套路,在练功中讲究动求日月天,技击通三 关。按得功层次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原功谱记载,初级功百日 小成,中级功一年中成,高级功三年大成。练功越久,所获外气变内 气的能量越多,体内潜能聚集量也越大,内气收发自如,体内真气循 环出入,元气不衰,金刚力功以《道德经》和《金刚论》为哲学基础。自汉代相传,成 熟于宋代。为于氏家传。代表人物为宋代名将于化龙。于化龙素有 “铁将军”之称,他吸收各家之长,完善自家功法,其技击之法在少林 内外功法之外,内外浑圆一体。传至明代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于谦 时,功法更趋完善。在于谦之后的流传历程中,又吸收了道家的养生 和医疗秘法,其内涵更加精进。清代武探花于全亮是金刚力功的第二十代传人,其子于广山继承父志,夺得武拔贡,镇守山东半岛。于 广山之子于照梁,民国时任国民党军某部团长,1937年在卢沟桥战役 中殉国。于照梁之子于宪华自幼随祖父于广山习练金刚力功功法和 其他武术技能。全国解放后参加工作。渐至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教 授、全国党校系统体育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干部院校体育工 作者协会主席、河南省气功研究会理事、郑州市武术研究会主任等金刚力功在邢台的传人当从刘青松说起。刘 青松(1969.9.26~),任县骆庄人。其外祖父出身 武术世家。刘青松童年便随外祖父谢怀兴练习少 林拳术。1989年,经孙高志介绍,刘青松赴河南拜 于宪华为师,学习金刚力功。在于宪华的指导下, 刘青松掌握了金刚力功的精髓,练就了以气发力 的九功玄空掌和金刚铁腿绝技。在1992年和 1994年郑州气武绝技大赛中均获第一名。1996年在山东东阿国际气武 绝技大赛中获七十公斤级散打冠军和头功、腿 功第一名。同年4月,刘青松在邢台成立金刚 力功邢台分会,自任会长。1997年5月,刘青 松在邢台体育场创办金刚力武术馆,亲任馆 长。1997年和1998年,刘青松连续两年获邢 台市气功科研会“先进个人”称号。1998年下 半年,刘青松在邢台南小汪村北联大附中开办 了“金刚力功”学习班。1999年5、6月间,《牛 城晚报》、《邢台日报》先后刊登了刘青松个人 功夫的文章,其事迹被写入《燕赵风流人物》一 书。1999年5月,在山东聊城市东阿县举行的 全国武术气功大赛中,刘青松获全身发力特等 奖。同年8月,在邢台市新兴东路王庄租借场刘青松拳照地开办r青松武术院,自任院长兼总教练。同年取得中国武术四段 段位。2000年9月,青松武术院更名为青松文武学校,并在南和县贾 宋开办分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来函邀请刘青松带队赴约表 演,同年获河北省“先进体育工作者”称号,邢台电视台以“青松绝技” 为名开办了专栏。2001年4月,青松文武学校迁址邢台市桥西区召 马兵营。
拦手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一个准确的考证。但至少在清以前 就广泛流传,清代无名氏的小说《三侠五义》中就有北宋时期东京汴 梁街头有人练拦路拳的描述,该书所描述的拦路拳,就是今天的拦手 拳。拦手起源于少林,从天津发扬光大起来,并从天津走向全国,走 向国际,所以又叫天津拦手。拦手原名“拦路”、“拦路练手”。一说是 少林寺俗家弟子郑天兴,1642年携技北上,传于天津李金刚、封水伯 等人,后其弟郑天隆寻兄至天津,兄弟二人共传“拦路练手”技艺,至 今已传至十代;另一说法是清道光年间,郑海宁战败后隐姓埋名,隐 迹江湖,飘零到天津大直沽天妃庙一带,传李金刚等人“拦路练手”技 艺。郑天兴、郑天隆兄弟也罢,郑海宁也罢,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 所传之人都是李金刚、封水伯。江苏丰县姚庄人姚怀德与李金刚在 天津把拦路练手改为拦手拳,随着弟子的增多和各支系在全国的分 布,形成了天津“拦手门”拳派。邢台拦手拳的传人有吴振龙一支。吴振龙12岁只身赴天津,凭 着自幼的武术功底,把少林卜三路弹腿练得有模有样,天津拦手拳大 师刘俊英认定他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便收其为徒。吴振龙在天津刘 俊英处苦练3年。作为刘俊英的亲传弟子,吴振龙后来在邢台创办 巨龙武术院,并在巨龙武术院开办“拦手拳派培训中心。
浏览4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