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定各单项指标的评分方法
1. T标准分
在选材指标中,绝大多数测量数据都符合正态分布,一般采用T标准分量表制定单项评分标准。用T标准分时,测量数据必须符合正态分布。先要对测量数据作正态检验。T标准分在X±5S范围可用下式计算:
T = 50 + 10 (焉工)(测量数值大得分多)
T = 5O+1O(%2L)(测量数值大得分少)
例:对某竞技体校50名运动员的简单反应时进行测量,平均值为180ms,标准差为20ms,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试计算反应时测量值为150ms对应的T标准分。
反应速度越快,测量值越小,得分应越大,所以代入公式计算可得:
T = 50 + 10 (吗力 150)= 65 分
2.百分位法制定单项指标的等级标准
对符合正态分布或非正态分布的测量数据均可使用百分位法制定单项指标的评分或等级标准,但必须列出数据的频数分布表。计算百分位数的公式为:
式中:Px为第X百分位数
Ia为所求的百分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X为所求的百分位数的秩次,X = l, 2, 3,……99
Fx为第X百分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Cx为小于La的上组累计频数
i为组距
N为总样本数
用百分位数划分评价等级步骤:
(1)确定评价等级数及各等级人数的理论百分数。
(2)确定各评价等级的分界点。
(3)计算各等级分界值。
例:在柔道运动员初级选材时,对某中学120名14岁男孩的灵敏素质侧跨进行测验,测验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如表2-12-8,试制定一个等级评价标准,使各等级人数%为:优10%,良15%,中50%,下15%,差10%。先确定各等级分界点, 再计算各等级分界值。
表2-12-8侧跨测验成绩频数分布表
组限 频数 累计频数
18〜 5 5
20〜 8 13
22〜 10 23
24〜 12 35
26〜 32 67
28〜 20 87
30〜 14 101
32〜 6 107
34〜 7 114
36- 6 120
表2-12-9百分位数法划分评价等级
等级 优 良 中 下 差
分界点 P弟+△以上 P?5 + △〜PqO Pz5〜P75 Pk)~Pz5 一 △ Pk △以下
分界值 34以上 31〜33 26〜30 22〜25 121以下
求的百分位数的值:
Pi。的累计频数=型淖 =12,查表2-12-8可知:
1 vU
Lx = 20, Fx = 8, i = 2, N = 120, Cx = 5, X = 5,代入公式:
Px = Lx +左(精-Cx-1) = 20+京(12-5-1) =22 (次)
同理可计算出Pa = 25, P75 = 30, P为 = 32,将以上计算结果代入各分界点可得到等级评价标准。
(三)制定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
选材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是在单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将各项不同计量单位的原始观测值,转换成统一的分值后,以它们的总和(或加权总分)来反映测验整体属性的一种评价方法。在选材时,综合评价大多采用等级评价的方法。
进行选材综合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对各项成绩进行正态检验。从理论上说,参加综合评价的各项测验成绩应呈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第二,要考虑各项测验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作用或影响大小。根据它们的作用或影响程度确定其权重(加权数),并根据其权重采用加权综合评价的方法。
此方法是在分数总分基础上,考虑了各测验对整体属性的作用或影响,借此求出各测验对整体属性的权重(加权数),然后用加权总分的公式求出加权总分。加权总分的计算公式为:
加权总分=W,T, + W2T2 +……+ W„Tn
式中:W为各测验的权重(加权数)
T为各个体在各测验中的分数
加权总分的计算步骤为:
1.将各测验成绩的原始观测值转化为相应的分数。
2.求各测验的加权数。各测验的权重反映了该测验在不同专项竞技能力中的作用大小。为不同项目中级选材指标体系中各类竞技能力的权重分配。
表2-12-10不同项目中级选材体系中各类竞技能力的权重分配
项群 项目 体能 技能 心理能力 智能
一 体能主导类 赛艇 0.70 0.25 0.05 0
竞速项群 皮划艇 0.72 0.18 0.07 0.03
帆板 0.51 0.25 0.24 0
综合能力项群 帆船 0.35 0.30 0.25 0
心技能主导类 射击 0.19 0.24 0.54 0.03
准确性项群 射箭 0.38 0.20 0.35 0
确定权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经验或理论判断各项测验对整体属性的作用或影响大小,并以其程度赋予或予一个加权数。一般来说,总加权数为1,那么各测验的加权数则为0.1, 0.2,……0.9。
(2)用专家咨询法求出各测验的加权数。此方法是将整体属性及各项测验列成一个咨询量表,然后请专家判断赋值(比重或百分比)。以专家的赋值求出各项测验的权重。
(3)用统计方法求出各测验的权重。如以标准回归系数、主成分分析的贡献率、标准判别系数及模糊相关等方法,均可求出各项测验的加权数。
3.将各个体的各项测验分数代入加权总分公式,分别求出各个体的加权总分或加权平均分。
4.制定等级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电子计算机,用比较复杂的统计方法,建立各种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如相关模型、回归模型、判别模型、模糊数学型以及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模型等等。
小结:
本讲主要介绍了柔道运动员选材的任务、基本内容、选材指标的筛选方法及原则, 同时还介绍了与选材有关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特征、技术、战术的有关测量评价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使教练员初步掌握和了解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并能将这些知识用于实际训练工作之中。
思考题与作业:
1.鉴别儿童少年的发育程度。
2.制定柔道运动员选材指标的原则是什么?
3.柔道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指标?
4.简述柔道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程序。
5.设计一套适合初级柔道运动员的选材指标。
讨论题:
1.结合柔道项目的特点,你认为哪些指标适合柔道运动员的中级选材?
2.对柔道项目而言,哪些指标是非代偿性的指标?
3.如何制定一个综合评价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1.西安体育学院成人教育部.全国中级柔道教练员岗培教材——基础理论
2.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
3.赵秋蓉等.体育测量评价
4.钟添发等.运动员竞技能力与选材标准
5.浦钧宗等.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
6.曾凡辉、王路德、邢文华等
7.瞿祥虎等.人体运动遗传学
8.〔日〕饭田颖男等.大学柔道选手基础体力诊断测定项目及相关关系的研究
9.〔日〕广獭丰彦等.柔道选手的防御技法与基础体力相关分析
第十三讲柔道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使教练员了解当前世界优秀柔道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及特点,启发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能够运用训练理论和方法进行思考与创新,因人而异地突出实践中应用技术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安排:
总时数18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讨论2学时,实践12学时。
一、等造密用枝犍的聆直
(一)运动员趋向于根据自己独特的技术、体质、战术和心理特点所采用的某种有效的打法。
(二)双方在激烈攻守中,在千变万化的势态中,能够及时、果断地应用的技术。
(三)它是把个人“得意技”联络起来在动态中有效应用的战术。
(四)它是在实践中对时机的一种反应和把握,这种把握的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
听力(感觉)一一反应——动作(技术、战术)——反馈。
(五)柔道应用技能,与其他竞技运动有着同样的竞技规律。集中表现了它的进攻性、针对性、有效性、实战性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
二、桑建瘗用弑他的时机与把幅
柔道在比赛中各种势态变化是不规律的,不可能是同样的重复。这种规律,决定着运动员必须学会在动态中应用技术,也就是学会在攻守中对各种时机的把握能力。
•抢手的过程。
•扯动、移动的过程。
•争抢与解脱把位的过程。
•防守(反攻)的过程。
•投技与寝技联络的过程。
以上各个过程都是有效进攻的一种时机,而且都是反映在千变万化的动态中,它体现了运动员的实战能力。这种能力集中反映了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战术意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和技、战术应用高度的自动化能力。

浏览35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