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先发制人是指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根据比赛双方的实力对 比和优劣势分析,争取先人为主,尽快进入良好比赛状态,采用积极的进攻以 取得比分上压倒对方的优势,从而把握比赛的主动权。其目的就是动摇对方 军心,破坏其技战术计划,打乱对方习惯的节奏,使其技战术水平不能充分发 挥出来。

表1的结果显示,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的4场比赛中有3场在首局就取 得领先,1场首局打平,第2局取得领先。避免了第3局因体力不足问题被对 手反超的危险。其中在半决赛面对爱尔兰选手巴恩斯的比赛中,面对东道主 观众的干扰和裁判的偏袒,邹市明赛前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战术方案。在首局 比赛一开始就一改前两场比赛的防守反击战术,迅速发起猛烈进攻,首局出 拳数(78)占整场比赛总出拳数(183)的42. 6%。在打乱对手战术方案的同 时比分上也迅速取得领先(8 : 5)。第二局比赛邹市明开始控制节奏,调整体 力恢复.与对手打成平局(3 : 3),第三局比赛对手作为东道主选手面临来自 主场观众的压力,开始毫无章法地急于进攻试图拉近比分以挽回败局,邹市 明则由于前两局积累的领先优势,仍然采用防守反击战术,虽然最终因体力 消耗过大导致最后一局落后(4 : 7),但仍然凭借小分优势淘汰对手获得整场 比赛的胜利。

1邹市明伦敦奥运会各场比赛比分统计





















































































轮次运动员国籍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总分
1/8邹市明CHN446M
 维蒂亚-索托CUB33511
1/4邹市明CHN35513
 扎克波夫KAZ33410
半决赛邹市明CHN83415
 巴恩斯IRL53715
决赛邹市明CHN24713
 庞普利亚杨THA13610

乘胜追击是指比赛中领先一方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在比分占优势的情 况下仍然保持积极进攻的压迫态势,给对手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在领先优势 不断扩大的同时在心理上击垮对手。从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的4场比赛每局 的比分走势来看,其中有3场比赛都是随着比赛的发展,邹市明的领先优势在 不断扩大。

扬长避短、控制节奏

从2004年到2012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邹市明的比赛经验更加丰富,技术 更加成熟,但是体能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技术优势的不利因素,加上伴随高强 度、超负荷运动训练而产生的伤病,导致邹市明的“海盗式”打法面临越来越多 的困难。从表2可以看出,邹市明在比赛中平均每场的得分在逐渐下降,这也 暴露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下降对其比赛发挥的直接影响。

因此,如何在比赛中掌控节奏,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确保其技术优势得到 展现,是邹市明在参赛过程中选择战术的重要原则。

首先,在伦敦奥运会的4场12局比赛中,邹市明获得了其中9局胜利,2局 平局,仅负1局的超人战绩,并且4场比赛有3场都将对手的总得分控制在10 分左右,反映了邹市明突出的全程控制比赛局面的能力。

其次,从各局平均得分来看,邹市明各场比赛的得分趋向于“两头高,中间 低”(图1),反映了邹市明善于根据场上局面和对手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技 战术,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

2 邹市明2U04—2012年各场比赛得分统计


































































比赛1/161/81/4半决赛决赛平均
2004年奥运会22312017 22. 5
2005年世锦赛182212183120.2
2007年世锦赛152322211719.6
2008年奥运会11391519. 5 *
2011年世锦赛121214152014.6
2012年奥运会 1113151313.8

2008年奥运会决赛对手中途退赛*邹市明自接获胜

第三.从邹市明平均每局得分和对手得分的比较来看,虽然比分差距不大. 但邹市明每局比赛在比分上都压制住了对手,即使对手在第三局猛烈反攻,邹 市明仍然能够及时调整战术,应对这种进攻压力,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1伦敦奥运会邹市明与对手各局比赛得分比较

技术全面、战术多变

姚家新(2007)认为竞技战术与技术并不是平行的或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 包含或依从关系。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技术的表现形式。运动员战术目 的的实现要以技术水平为基础,娴熟、高超、全面的技术是战术得以发挥的重要 前提。

在伦敦奥运会的半决赛和决赛中,邹市明技术全面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在比赛中均得到合理运用,并在比赛中根据不同对手的特 点选择相应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得意技,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对手的技战术 发挥。

邹市明与半决赛中的对手比,他在身高、臂长、体能方面都不占优势,因此 邹市明主要采用单拳和连击拳作为主要进攻手段,结合灵活的步法,这种简洁 的进攻手段使对手整场比赛疲于盲目进攻而始终无法有效得点,最终邹市明获 胜晋级。在防守方面,邹市明主要采用侧移、摇避和后撤这类主要依靠灵活性 而移动距离小的防守方式来节省体力躲避进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2邹市明伦敦奥运会半决赛、决赛进攻技术统计

决赛的对手庞普利亚杨的爆发力较好,但身高、臂长与邹市明相比处于劣 势,其特点是主要采用压迫式的紧逼打法.进攻凶悍。针对对手的这一特点,邹 市明并没有与对手硬拼,而是尽量避免与对手的连续纠缠,进攻手段更加简洁, 进攻中连击拳和组合拳的使用明显比半决赛少。攻防转换也更加迅速,并且合 理利用后撤、躲闪、贴靠等战术打乱对手进攻的节奏,所以整场比赛虽然总出拳 数有所减少,但有效得分并没有明显降低。另夕卜.根据对手急于进攻试图取得 领先从而出拳数明显密集增加的情况,邹市明在决赛中有针对性地加大了格挡 防守的使用,有效地抑制了对手的进攻。

3邹市明伦敦奥运会半决赛、决赛防守技术统计

另一方面,图3显示,邹市明在决赛和半决赛中贴靠防守技术的使用明显 多于其他防守技术,平均每场比赛达19次。余银(2012)认为,贴靠防守并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拳击技术,而是一种策略性的防守动作。在这两场比赛中,邹市 明使用贴靠防守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当对手压上进攻而自己无法及时反击或 迎击时;二是由于自己在进攻过程中与对手身体距离太近时;三是在体能下降 时。在比赛中充分利用拳击规则使用贴靠,一是可以避免与对手近距离作战而 被对手纠缠;二是自己在进攻完成之后避免对手的反击;三是打乱对手进攻节 奏;四是在自身体力下降时可以起到短暂休息、恢复体力的作用。

攻心至上、因人制宜

攻心,作为一种战术,首先可以激励本方士气和斗志.做到“先胜而后求 战”;其次运用心理攻势,可以破坏对方的心理结构,涣散斗志。攻心的目的就 是通过心理的手段,变对方的积极为消极,或把自己的消极被动转化为积极主 动:变对方的有利因素为不利因素.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陷于心理动摇甚至心 理崩溃,导致对方的被动或失败。

在拳击比赛中.运动员经常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在心理上给对手施加压 力,常用的心理战的方法包括:巧用示形、心理暗示、诱发错觉等。邹市明在伦 敦奥运比赛中巧妙地使用攻心战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认清形势,周密准备。虽然本届奥运会邹市明的目标是卫冕,由于他 是北京奥运会该级别冠军,因此国外主要对手均将其作为重点对手进行全面细 致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技战术方案,寻找战胜邹市明的方法。面对这一严峻 局面,邹市明深知卫冕的难度之大,因此,邹市明和教练组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 应对方案。第一,为了迷惑对手,避免对手掌握自己的真实状态,邹市明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到2012年奥运会,期间只参加了 12次全国性和国际 性的正式比赛,甚至在2012年上半年没有参加一场正式比赛,对于计划参加的 两项比赛(匈牙利国际纪念赛、奥运会模拟赛)也选择了退赛,有效地隐藏了自 己的真实实力和竞赛状态。第二,由于本届奥运会比赛是客场作战,会遇到更 多的困难和不利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邹市明及其教练团队在奥运会之前提前 到英国的利兹训练营进行适应性训练,一方面提前适应英国的气候、饮食、时 差;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外界的干扰,确保了训练的质量和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三,在伦敦奥运会期间,邹市明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直到决赛结束之后才 面对媒体。这一做法不但有效切断了媒体报道的干扰,而且也麻痹了对手,给 对手造成心理压力。

其次,适应裁判,主动灵活调整战术。王德新(2012)在针对中国拳击备战 伦敦奥运会的竞赛策略中指出,提高我国运动员临场的技战术应变力,增强心 理能力,适应裁判员的不同判罚尺度*是运动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半 决赛对阵爱尔兰选手巴恩斯,面对客场观众的压力,始终保持良好心态;比赛中 面对对手多次下压、抱摔等恶意犯规,能够保持冷静头脑;比赛一开始就反客为 主,主动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首局迅速取得明显领先优势(8 : 5).把心理 包袱丢给对手,使对手的主场优势变成主场劣势。

决赛中面对泰国选手的紧逼、凶悍打法,及时调整战术,避免连续纠缠,控制 距离和节奏,降低出拳数,强调有效得点率。面对对手最后一局的猛烈进攻,及时 采用防守反击战术抑制对手进攻节奏,很好地控制了比赛进程。同时有效利用了 对手急躁的心理状态,采用防守战术引诱对手犯规,最终使对手心理崩溃。第三,整个伦敦奥运比赛,邹市明在比赛中的站姿在左架和右架之间不断 变换,使对手难以有效预判其进攻的方式和出拳路径,在迷惑对手的同时也给 对手造成心理压力。

浏览40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