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

套即武术徒手运动之套,又称套子、俗称套路,套路的练习简称练拳、打拳、耍拳,也称打套子,亦称练套路,均以传统武术运动的攻守动作为素材。具体来讲,套是指无论武术打技套路是直线、角线、折线、十字线、曲线、弧线、螺旋线、综合线运动还是段性、趟性、连接性运动都必须最终回归到起点的武术打技套路设计的不间断完成,是格理性拳法排列、组合、配伍的不间断拳打过程,是格理性打技照法、招法、制法的不间断拳打过程。

套是武术经典招法记忆、熟练、得心、应手、自动化应用修炼的基本形式,是中国武术传承、传播、彰显的主要运动形式,是中国武家演练、修行、振兵的集大成。其以每回经一次起点为一小套,以双段、双趟的武术运动形式为基准,构成武术运动的小型运动套路、中型运动套路、大型运动套路、特大型运动套路,是按照武家阴阳、四柱、六经、八卦、十合等经典学说所开展的规范性、辨证性、现实性的武术打技演练,是具有一定跟踪性、追随性、挺进性、应对性、因果性的武术打技修炼过程。

在繁杂的武术运动套路中,运动套路的完成最少需要按设计、布局、方案打满场地两次且最终回到起点,俗称少级套路;中等套路需要打满四次场地且最终回到起点,俗称初级套路;高等套路需要打满六次、八次、十次、十二次场地且最终回到起点,俗称高级套路;超高等套路需要打满十二次以上场地直至门派所有经典套路的全部完成而最终回到起点,俗称圣贤级套路,简称地套;更高等的套路需要打满三个十二次场地直至任选三个门派经典套路的全部完成而最终回到起点,俗称神仙级套路,简称天套。

(四)路

路即武术徒手运动之路,又称路子、亦称路数,路的演练即围绕路划分的传统练习简称路练、路打、路格、走路子、打路子、行路数,是以对手身体标准九路划分为基础的攻杀战守,均以传统武术攻守目标的路划为标准,多用于各种复杂的攻守对抗演练。具体来讲,路是指武家中和势站立,以胸骨体中点和肚脐眼中点为基点分别在体表划一水平线,以头的左右径点分别在体前、体后划两条垂直线,将人体分成前九部分和后九部分俗称路标,并以前九部分或后九部分为攻击目标所形成的前九路攻击和后九路攻击。

路的攻击即选定攻击路标所进行的攻击。但在临阵攻守中,路的攻击多以相邻三路为一个攻击范畴,俗称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左三路、右三路、中三路、撇三路、捺三路,统称为常规三路,有前后之分。这种攻击不仅具有一定的扎实性、布控性、规律性、针对性、编排性,而且还能一鼓作气地开展有效攻守,还是场内外高人指点所必需的基本依托。在中国武术的路数攻守中,一个完整的攻守路数最少需要按设计、布局、方案、招法、制套打满自己所选定的常规三路且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

(五)盘

盘即武术徒手运动之盘,又称盘子、亦称武盘、技盘、人盘、功盘、法盘、标盘,盘的演练,即围绕传统标盘划分所开展的攻杀战守俗称盘练、盘打、盘格、走盘、打盘、行盘,是以对手身体标准三盘划分为基础的攻杀战守,多用于各种复杂的攻守对抗演练。具体来讲,盘是指武家中和势站立,以胸骨体中点和肚脐眼中点为基点分别在体表划一水平线,将人体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每一部分为一盘,是中国武家将 上、中、下三部盘标分别而论、辨证而攻、相对而格的古老对抗,有前三盘攻击和后三盘攻击之分。

盘的攻击即按照传统标盘分割选定攻击盘标所进行的人与人的攻守对抗,是典型的道法攻击。其以武学的道气学说为依托,是最为地道的道气攻杀战守辨证,是极为典型的人与人的常规三盘对抗,有前后之别。这种攻击不仅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辨证性、规律性,而且还能有效破坏、克制、攻击对手的攻守势头,更是声东击西、上攻击中、下损中取、一盘猛攻、三盘辨打等战略战术战法展现的最佳选择。

在中国武术的标盘攻守中,一个初浅的盘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个声东击西或上攻击中或下损中取,方可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一个完整的盘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个声东击西、上攻击中、下损中取,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才算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常规盘打。

(六)面

面即武术徒手运动之面,又称六面、俗称六路,面的演练即围绕传统六面划分所开展的攻杀战守俗称面练、面打、面格、走面、打面、行面,是以对手身体标准六面划分为基础的攻杀战守,多用于各种复杂的攻守对抗演练。具体来讲,面是指武家中和势站立,以身体的左右径为基点做两个失状面,以身体的前后径为基点做两个额状面,以身体的上下径为基点做两个水平面,所构成的六面体的六面即为传统的武家六面俗称六面攻击简称面攻,是中国武家极为传统的六面攻击亦说六面出击。

面的攻击即按照传统六路分割选定攻击面所进行的人与人的攻守对抗,是典型的六路攻击。其以武学的六经学说为依托,是最为地道的六经攻杀战守辨证,是极为典型的人与人的常规六面对抗。这种攻击不仅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辨证性、规律性,而且还能有效避开、闪开、躲开对手的攻守强卫,更是声东击西、指上打下、打前击后、一面猛攻、几面出击、六面辨打等战略战术战法展现的最佳选择。

在中国武术的六面攻守中,一个初浅的面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个两面呼应性的攻击,才可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一个初步的面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个三面辨打,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一个完整的面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三面辨打,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才算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常规面打。

(七)方

方即武术徒手运动之方,又称方位、俗称八方,方的演练即围绕传统攻击方位划分所开展的攻杀战守俗称方练、方打、方格、走方、打方、行方,是以自身标准方位确立为基础的攻杀战守,多用于各种复杂的攻守运动演练。具体来讲,方是指武家面南背北标准的中和势站立,以八卦的卦心为身体重心垂线的应对点(约为两足心连线的中点),以周易八卦敲定的方位为依托所形成的功夫、技法、招数彰显,是中国武家九卫出击、两足行进的基本依据,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所在。

方的攻击即按照传统周易八卦方位分割选定攻击方位所进行的人与人的攻守对抗,是典型的八卦攻击。其以武学的八卦学说为依托,是最为地道的方位性的攻杀战守辨证,是极为典型的人与人的常规八方对抗。这种攻击不仅具有一定的方位性、确定性、不变性,而且还能有效正面破坏、克制、攻击对手的攻守势头,更是死大硬拼、正面出击、迎头痛击等战略战术战法展现的最佳选择。

在中国武术的方位攻守中,一个初浅的方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两个方位的攻击,才可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一个基本的方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四个方位的攻击,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一个完整的方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八个不同方位的攻击,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才算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常规方打。

(八)位

位即武术徒手运动之位,又称位子、亦称位置、俗称九位,位的演练即围绕传统位置所开展的攻杀战守,俗称位练、位打、位格、走位、打位、行位、站位、战位,是以自身标准位置确立和对手标准位置确立为基础的攻杀战守,多用于各种复杂的攻守运动演练。具体来讲,位是指武家面南背北标准的中和势站立,以八卦的卦心为中心位置,以周易八卦敲定的八个位置为位移依托所形成的功夫、技法、招数彰显,是中国武家以少胜多、以一对十、以我对众的基本依据,是以布局战胜对手的根本所在。

位的攻击有我位和敌位之分,有少位、基位、多位、大位之别,是按照传统位置布控所进行的人与人的攻守对抗,是典型的宫法攻击。其以九宫学说为依托,是最为地道的位置布控攻守,是极为典型的人与人的常规九位对抗。这种攻击不仅具有一定的确立性、拥有性、灵活性,而且还能有效躲开、避开、闪开对手的攻守势头,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等战略战术战法展现的基本依托。

在中国武术的位置攻守中,我位即临阵攻守中的我方位置,敌位即临阵攻守中的敌方位置,少位即临阵攻守中所采用的少于九位的攻守布控,基位即临阵攻守中所采用的九位攻守布控,多位即临阵攻守中所采用的多于九位的攻守布控,大位即临阵攻守中所采用的攻守最大的标准361点布控。一个初浅的位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次少于九位的布控性攻击,方可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一个完整的位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次标准的九位布控性攻击,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才算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常规位打。一个出色的位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次标准的九位以上的布控性攻击,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才算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手位打。一个高深的位打至少需要按战略、战术、战法,完成一次标准的361点位的布控性攻击,才能撤回到危险空间之外,才算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圣贤位打。

浏览40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