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林(1959~)是三子吕大申的儿子。因吕光录1952年落户邢台南头 村,这两位孙子都从师于大村吕光四学习大洪拳。吕江林十几岁的 时候,吕光录回大村探家或带邢台弟子回大村表演时,断断续续向其 传授了两趟拳架。那时吕忠林还小,吕光录的徒弟王年根偶尔教他。 吕江林性格沉稳,不爱与人争斗,其四叔吕大栋常向其讲解比划内场 拳用法。1969年,吕江林在朱庄水库看仓库时,附近村里的两个恶 蹦,来仓库抢取钢材。吕江林坚决拒绝,两个恶蹦出手就打.,吕江林 忍无可忍时,用洪拳招法将其打跑。1992年,吕光四在大村组织了一个武术班,吕江林、吕忠林从这时起,同村里的年轻人一道随吕光四 学习大洪拳,每逢年节庙会,经常参加表演。吕江林和吕忠林都长于 对外交流。当得知大村往西七八里的西户村有一个武术班,也是多 年前大村所传,二人便一道前往拜访,西户村的一位杨姓师傅对他们 非常尊重,双方逐渐成为挚友。
吕忠林身材矮小,只有一米六几,体重最轻时不足120斤。但他 身体灵活,爱玩好练,喜翻跟斗。平时铭记师训,并不惹是生非。但 遭人欺负时也并不畏惧。他在务农之余,常为周边村庄的村民送蜂 窝煤,偶然送煤到大留村,遇一叫海成的大汉拦截,还出言不逊。情 急之下,吕忠林用了一个小擒拿,使其趴在地上。吕江林除务农之外,也兼做建筑工人。吕忠林则在务农的同时, 兼打零工。两人劳作之余,以练武为乐,并开始传拳授徒,正所谓忙 时务农工,月下舞刀枪。倒也其乐无穷。 一:吕光录一生所传弟子众多,前后共计300余人,在邢台市的火 车站、南康庄、南头村、马市街等均有分布。而尤以南头村、马市 街人数最多°其成名弟子有:冯振河、冯随根、李承平、王年根、 张金平、冯振江、苏起荣、董金玉、孟繁明、吴敏、王金增、张海 群等。其中不乏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能拼善打之人。1974年,其 弟子冯振河北关朋友王 某的女儿被一伙流氓挟 持,冯振河便单枪匹马 前去解救,将流氓打 散,救回了王某之女。
吕光录去世后, 其弟子们为大洪拳在 邢台的发扬广大做出 了杰出贡献1979年, 苏起荣创建少武拳社, 之所以取名“少武”,意思是主学少林、武当。社长苏起荣,1942年出生于邢台市西门 里,少年时在马市街居住,12岁时随梅拳师傅路勤学习梅花拳, 后拜吕光录为师,学大洪拳及刀、枪、剑、棍等。苏起荣18岁参 军,21岁复员,1963年又拜刘玉祥为师,学习郝式太极拳、形意 拳。因当时在太原工作,随师不易,所以学少练多。1963年,苏 起荣调回邢台市,接触陈固安较多,与陈固安研习五行步、太极 拳和太极推手。苏起荣历任邢台市武术协会第一、二、三届委员 会委员。50岁时归于李见性门下,与其师兄金玉桂、丹玉魁精研 李宝玉太极拳。少武拳社在授徒上,以传授吕光录所授大洪拳为 主,练把式架、常式架和国家规定套路,兼练查、华、炮、红。 在创建之初,就立下了座右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 迟,少年立志来磨练,剑飞挥舞栋梁才”,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 就传授学员400多人,并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其弟子中的代表 人物一期有张少峰、苏国玉、崔增民、何京生、王治平、焦路生、 赵海平、于三等;二期有张跃文、苏国光、苏国亮、王宪印等; 三期有陶少华、马静、高玉东〈魏晓平等。北京体育学院博士生 甄智萍、本科生刘晓辉、河北体院武术系刘蕊等人均在少武拳社. 打下了坚实的武术功底,少武拳社还向上海影视特技队推荐了张 跃文许飞、柴瑞峰等杰出人才。
1983年,孟繁明、董金玉、苏起荣、张海群、侯新生、张增友成立大 洪拳武术社,并设东、西分社。苏起荣任西分社教练,孟繁明任东分 社教练,侯新生、张增友任拳社辅导员,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培训工作。 同时建立了邢台市第四中学、人民公园、人民体育场、北关、牛市水 坑、马路街口、达活泉等多处训练场地,学员达数百人。在邢台市体 委的指导下,大洪拳武术社成立当年就在邢台市第四中学独立举办 了武术运动会。同年,大洪拳武术社的王英武得知塑料二厂附近常 有歹徒在晚上路劫女工,便连续蹲坑守侯,把歹徒抓获,送交了公安 机关。1984年,邢台大洪拳武术社赴沙河大村,与大村武术队联合表 演,并为吕光录扫墓。藕/金解描孟繁明(1948 ~),祖籍邢台市马市街。孟繁 明天资聪颖,8岁拜吕光录为师,学习大洪拳,并 参加了南头村武术团,进门一个月就学会了两套 拳术、一套单刀、一套枪术,深受吕光录爱戴。孟 繁明每学会一套拳架,师傅都要关上房门,单独为 其捋架子,对他的手、眼、身、法、步都严格要求。 孟繁明学得一丝不苟,常常弄得满头大汗,每趟拳 架只有经过吕光录这样的捋顺,才能出场演出。
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孟繁明就学会了 50多个套路,并且能 任意担当对打套路的上、下手。那时的孟繁明,练武到了如痴如醉的 程度,上中学后把大刀带到了学校,一有空闲便要练上几趟。可以说 孟繁明习武不是坚持,而是不练不行,不练不舒服。即使在“文化大 革命”中,也始终没有间断。吕光录为了让孟繁明学习更多的武术技 能,带他认识了梅拳大师王建勋,向王建勋学习梅花拳。吕光录还带 领孟繁明等人骑自行车回沙河大村、西南俎,学习其他武术套路。象 大洪拳中经典的“春秋大刀”、“四门大刀”就是从西南俎王师傅处学 来的。1964年,吕光录去世前还拉着孟繁明的胳膊比划,似乎要告诉 他某个招数,又似乎要嘱托什么。
1969年,孟繁明征得吕光录四子吕大栋同意,拜邢台市晋祠道王 万庆为师,学习太极拳,将太极拳与大洪拳融为一体,精研武术精妙。 1972年,孟繁明正在邢台车辆厂当临时工,凭借武术身段好,能翻跟斗, 被选中参加当时组织的剧团,扮演《红灯记》中的磨刀人,受到了各级领 导和观众的好评。国家改革高考制度后,孟繁明于1977年考入河北化 工学院。在校期间,他把哑铃带到了学校,继续演练武术,并经常利用 星期天在公园与石家庄的武术爱好者一起练武摔跤。还常去河北省武 术队学习训练,与当时的省队教练萧长根座谈交流,学习省队的训练方 法。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课以外,孟繁明还学习了武术专业的全 部课程,毕业实习时在南京雨花台与南京的武友切磋。孟繁明毕业后曾在邢台市委组织部工作,闲暇习武不辍。还利用出差的机会走访武汉体育学院武术教授温敬铭和山西大学武术教 授陈盛甫,并利用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边学习边研究。于1983年 成立邢台市武术精英研究会,当年被评为全国千名优秀武术教练员 之一。1984年受邢台市武术协会委托,与几名拳友赴山东潍坊参观 学习,了解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和太极拳比赛的规则和组织情况。回 来后协助邢台市武术协会组织了邢台市太极拳推手比赛。
孟繁明对武术的攻防特别敏感,认为每个著名拳师都有自己的 长处和攻防方法。为此,他先后多次拜访王学政、王凯、陈固安、杨 杰、寇长青、罗才、杨其生等著名拳师,学习他们的实战要领。在求教 过程中,他不求打对方,只求对方在他身上使用。通过对打实练,孟 繁明对这些武术前辈的技击实战特点有了充分了解。王凯的凶猛凌 厉,王学政的巧妙运化,陈固安的虚实分明,杨杰的准确细腻,寇长青 的进退有节和罗才的攻防相生,都令人叹服。此外,孟繁明还同王建 勋的弟子郭双路和太极传人杨书太切磋学习,均有收益。
摔是武术中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不像踢打 那样容易伤人。1969年以后,孟繁明重点练习摔法,听说谁好就前往 求学。1973年,孟繁明得知大村有一名叫方建忠的下乡知识青年,摔 跤水平很高,三乡五里没有对手,便与武友徐金、潘成贤于农历七月 十五日到大村赶庙会时找方建忠切磋技艺,乡亲们把村北麦场围得孟繁明从不拒绝武术界的切磋,但决不招惹是非,在授徒中也是 如此教导弟子。1974年夏天,孟繁明和徐金在达活泉练摔跤,莫名其 妙地引起了号称“镇铁西”的陶某的敌意,陶某执意要比试高低。孟 繁明以诚相待中也未曾手软,把陶某摔得不可开张。陶某不服,相约 到马毫坑再摔,并邀来造纸厂两位跤手,同样没赢一跤。陶某为此怀 恨在心,数日后又邀在人民公园城墙上的亭子旁摔跤。孟繁明等人 按时前往,王万庆闻讯,惟恐出事,也及时赶到。陶某带来几名打手 意欲滋事,王万庆和孟繁明义正词严地批评了陶某的做法,几名打手 对孟繁明的名字早有耳闻,顿时表示不再支持陶的做法,陶某迫于形 势,潸然而去。此事就此了结。1985年,在床单厂上班的弟子刘永生 说,有一名身高力大的工人常常打自己,孟繁明找到床单厂,同车间水泄不通。方建中二 十三四岁,身高一米 八多,体重180多斤, 身材魁梧,膀大腰圆。 身材矮小的孟繁明, 抱着互相学习的态 度,身披跤衣和方建 中对摔。孟繁明被拉 后和腋下来回晃动, 但孟繁明凭着深厚的底盘功底和灵敏的反应,倒也安然无恙。儿个 回合后,孟繁明瞅准机会,利用搬大腿将大个子方建忠摔倒,后又用 贴身能将其摔倒,接着又用一个捆腿将其摔倒,自己一跤未跌。这种 小个子摔大个子的表演,博得了在场观众的一片喝彩。孟繁明与方 建中下场后,徐金又和王力生等几名知青对摔,观众依然欢呼声不 断。孟繁明从此与方建中结为好友。丁由I、 在武术训练上,孟繁明既重视传统的武术练法,也赞赏体育竞赛项 目的训练方法。他认为基本素质是基础,专项技术要突出,大运动量训 练很有必要,循序渐进是原则,技术战术要明确,攻防方法要合理。在 散手训练方面,孟繁明主张既求实又安全,不能靠护具,因为护具限制 了攻防方法的灵活运用,又造成了打击无效。互相拼抗击打能力不是 武术的特点。应该利用合理的规则保证训练的安全,规则必须限制重 击和致人重伤的踢打等危险动作。同时还要靠场上裁判的控制来保证 安全。武术裁判不能仅靠口令,必须靠及时的拖、拉、阻挡来保证运动 员的安全。也就是说,裁判必须有相当的散打能力,在危险时上前控制 局面。孟繁明在组织弟子散打时,就遵循了上述方法。除了赤手空拳 散打外,他还组织匕首对匕首、空手夺匕首以及刀剑棍棒的实战练习。 在所有的训练中,都有一套保证安全的有效方法,主任一起与这位工人座谈,化解了矛盾。1996年,孟繁明创办了一所文武育苗小学,在教授文化课的同 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运动员。后因资金短缺停办。孟繁明从向吕光录学习大洪拳开始他的武术生涯,后又集梅花、 太极和摔跤于一身,既练武也研究武术理论,并积极参与邢台市的各 项武术活动,长期活跃在邢台武林之中,是吕光录成名弟子中的代表 人物之一。
浏览9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