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献资料的类型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文献资料可分为不同种类:
(1)按加工层次分类
①一次性文献。即原始文献,是记录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过程所提出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的文献。
②二次性文献。二次文献是指文摘和索引类工具书,是一次性文献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主要可为研究工作提供资料来源,并为查阅一次性文献提供方便。
③三次性文献。三次性文献是指综合评论和综述性参考文献,是在大量的原始文献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写成的,有分析、鉴别、比较和预测,对科学研究工作有较大参考价值。
(2)按文献载体分类
①印刷型
②视听型。
③缩微型。
④机读型。
(3)按文献发表的形式分类
①图书类。
②期刊类。
③学位论文类。
④报纸类。
3.文献资料的查找
(1)查找文献资料的要求
①根据研究课题和科学假说,确定查找的内容、范围和时间。
②应注意收集原始文献,以保证所搜集资料的准确性。
③查找文献资料时要注意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力图做到快、准、全。
④查阅文献资料要做到厚今薄古,多查近期的新资料,以保证资料观点的新颖性。
(2)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①利用工具书查找。
②利用图书分类目录。
③利用期刊索引。
④追索查找。
⑤在阅读中发现。
4.文献资料的阅读
(1)阅读文献资料的要求
①阅读文献资料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阅读中要以课题为中心,围绕中心进行阅读,同时要有时间安排。
②阅读文献资料要有广泛性。文献资料阅读不能只阅读柔道运动方面的文献资料,还要阅读与柔道运动科研课题有关的理论书籍和训练理论的资料。
③阅读文献资料要有选择性。阅读中要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④阅读文献资料要有批判性。阅读中应持一种分析的态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经验加以比较,提出意义上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2)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
阅读文献资料时,要根据文献资料的价值以及它与研究课题的关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有:
①泛读浏览法。
②精读法。对研究意义大的文献资料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和分析,做出各种记号,并用自己习惯的方式予以积累。
5.文献资料的积累
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柔道运动科学研究时,阅读中还要做好文献资料积累工作,以便把学习过程引向创造过程。常用的积累方法有:
(1)全文收集法。可采用复印、剪贴等方式。
(2)笔记法。包括记重点、编提纲、加注释和记体会等等。
(3)卡片法。包括索引卡和文摘卡。卡片法是文献资料积累中一种较好的方法,特点是方便灵活,便于分类存放。可以记下一本书的简况,记下一篇文章的内容,也可记下一段话、一张图表、一组数据和一个名词。做卡片时可采用自由记述式,但要注意分段并加小标题,一个内容一张,要规格统一,同时编号、分类存放。
6.撰写文献资料综述
文献资料综述是研究人员在阅读积累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整理后写成的文章。文献综述并不是资料汇编,而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必须得出新的结论或观点。好的文献资料综述,本身就是科研成果的一种形式。文献资料综述的结构与写法如下:
(1)前言
简要说明综述的立题、内容范围和目的意义。
(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要围绕课题分几个问题,收集各种材料、观点进行综合叙述、分析概括和论证。写这一部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资料要全面、客观。
②以观点、问题为纲(体系框架)展开论述,以充分确凿的资料去说明论证观点。要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问题清楚、逻辑性强,避免无观点的资料堆砌。
③要突出中心问题进行综述,防止太散。
④对不同观点的评价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要尽量做到客观、全面,避免个人偏见、断章取义和渗入个人情感。
⑤引用材料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3)小结部分
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得出新的结论和看法,并提出与该文有关的新的问题。
(4)参考文献目录
(二)观察法
1.观察法的概念和意义
观察是指研究人员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观察仪器,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柔道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的第一手材料,为检验科学假说和形成科学理论提供事实依据。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资料和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方法.也是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2.观察法的特点
(1 )明确的目的性。科学研究中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是随意的,而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是围绕研究课题和科学假说进行的。
(2)自然性。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它不对观察对象施加任何影响,不改变事物本来的状态,从而使观察结果更真实可信。
(3)计划性。柔道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是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观察计划进行的。
(4)直观性、生动性。观察者直接在现场与观察对象接触,因而可以获得丰富生动 的第一手感性材料。
(5)主观性。观察结果与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观察能力有密切关系,且易受个人 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同时尽量避免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3.观察法的类型
观察法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观察法可分为现场观察、实验室观察、直接观察、间接观察、结构式观察、无结构式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常采用的观察类型有:
(1 )现场观察:也称临场观察,是指观察者亲临观察对象所处的现场,直接观察了解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现状,及时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观察方式。现场观察是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统计分析就属于现场观察。
(2)追踪观察:也称跟踪观察,是指研究者较长时间地跟踪考察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所需材料的一种观察方式,例如对某一柔道运动员从选材开始到成为世界水平运动员的整个成长过程的观察。
(3)直接观察:是指不经过中间环节,研究人员亲自到训练比赛现场,凭借感官直接感知观察对象的活动变化,并获得研究所需资料的一种观察方式。
(4)间接观察:是指研究人员借助各种观察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的一种观察方式。比如观看世界高水平柔道比赛的录像资料,从而分析世界柔道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就是间接观察。
(5)结构式观察:是指事先制定观察计划,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指标和程序实施的观察,这种结构式观察的特点是观察系统化、标准化,获得的观察材料便于统计处理,作为柔道运动科学研究的观察大多采用结构式观察。
4.观察法的程序
科学研究中的观察,必须按照观察的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观察的步骤如下:
(1)制定观察方案
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要进行科学观察,必须事先根据研究计划制定详细具体的观察方案,观察方案的内容包括:
①观察的目的任务。
②观察对象。
③观察内容、指标。
④观察的方法与步骤。
⑤实施的要求。
(2)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好观察计划之后,还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取得有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②了解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
③统一方法、规格和符号。
④实习和熟悉观察记录方法。
⑤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表格。
(3)观察的实施
做好准备工作后,按照预先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具体进行观察。具体实施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按照观察方案进行观察。
②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
③观察要认真仔细。
④及时作出判断并予以记录。
(4)整理观察资料
每次观察结束后要及时归纳整理观察资料,并要妥善保管,以备日后分析整理写论文之用。
5.运用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关于柔道运动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科学理论。这是进行科学观察的基础。
(2)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包括感知信息能力、正确判断识别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记录能力。
(3)消除观察中的偏见,避免渗入个人情感因素。
(4)改善观察活动的组织,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5)利用现代化的观察工具。
浏览3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