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缺乏意志品质
对于拳击和跆拳道项目来说,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 要保障之一。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容易出现急躁情绪、缺乏自 信和注意力涣散等消极心理状态,损害其运动表现。从当前女子跆拳道技术发 展趋势来看,欧洲女队以积极进攻的打法为主,建立攻反一体的技战术打法,靠 强大的专项能力做保障.充分发挥技术.用强烈的取胜欲望和稳定超强的心理 获得胜利。随着技战术的迅速发展和规则的不断改变,欧洲这种积极主动、灵 活多变、攻防一体、压迫性立体式连续攻击的技战术打法,将会成为跆拳道技战 术发展的主流.这将促使跆拳道比赛向更高、更激烈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发展 趋势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意志品质薄弱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会出现盲目的冲动行为,希望 在比赛中尽快取得领先而后采用保守战术.这种盲目的战术打法脱离了运动员 自己习惯的节奏,会导致运动员的判断、分析和决策效率下降,进而导致比赛行 为的混乱,失去对比赛局面的有效控制。
其次,意志品质薄弱的运动员在比赛落后时会倾向于选择保守战术,被动 的等待机会或者对手的失误而不是主动寻找进攻机会。这种被动的战术使运 动员失去了对比赛的控制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失去获 胜的机会。
第三,意志品质薄弱会造成运动员注意涣散,造成行为决策效率低下。注 意指的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而是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在各个运动项目的竞赛中,注意力都是 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和竞赛结果的关键因素。注意涣散导致运动员不 能把注意力稳定持久地保持在比赛本身,还会造成注意转移的困难。
要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首先在运动选材时要进行意志品质的测试和评 价•选择具有顽强意志品质的运动员;其次,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运动 员意志品质的训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设置困难情境要求运动员克服困难,解 决问题,并逐渐提高困难的难度,以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第三.加强对运动 员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建立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端正训练和比赛动机.形成 勇于克服困难的积极心理定向。
五、专项运动智能挖掘不足
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 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田麦久. 2000)。朱立新,赵洪波(2011)针对运动智能在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发挥作 用过程中所表现的重要作用,阐明体能与运动智能的关系;从技能形成阶段和 迁移特征角度揭示技能与运动智能的关系;从战术构成和影响因素论述战术和 运动智能的关系;从心理能力运用和训练方法等方面阐述心理与运动智能之间 的关系。认为专项运动智能在训练和比赛中至关重要.尤其在竞技能力的培养 中,与其他能力有机结合,一方面巩固了该种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种能力有 机联系在一起,完善了竞技能力,大大增强训练和比赛的效果。
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员专项运动智力训练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D帮助运动员定期自我分析诊断,总结、评估自己的能力特点、发展路线和训 练阶段效果;(2)指导进行阶段任务目标设定.指导个体阶段计划设计,提高运 动员自主参与训练意识和运动动机;(3)系统实施专项概念、理论训练.帮助运 动员整理清晰有关训练概念和理论;(4)掌握专项感觉训练方法,形成专项感觉 训练能力;(5)提高表象能力训练;(6)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包括训练、竞赛、生活 中的问题判断、决策、解决能力;(7)提高适应能力训练;(8)专项战术训练; (9)专项认知训练。
六、男子拳击、女子跆拳道专项运动智能主要训练方法
(一)自我分析设计能力训练
在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时•要求运动员积极主动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中,教 练员要征求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计划、方案的看法•尊重运动员的观点,调动运 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同时培养运动员基本的自我分析与设计能力,定期进 行综合能力的自我评价、分析,详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发挥优势、弥 补不足的解决思路并制定周密计划,及时进行阶段训练与比赛总结,加强运动 员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对每周、每堂课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 另外,可以通过写训练日记和比赛总结报告的形式培养运动员积极思考的习 惯,提高其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专项概念与理论训练
通过讲座结合个体咨询的方式提高运动员对专项技术训练的概念和理论 的认识、理解,有目的地进行概念、理论训练,实施认知与实践结合,进行理论概 念引导下的技战术训练。通过专项概念与理论训练,运动员明确了每一种技战 术的结构特点、适用时机、局限性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联系,在比赛中能够保持清 晰思路•能够根据比赛中瞬息万变的情况有效、合理地运动技战术,充分发挥自 身得意技的作用。
(三)专项感知觉训练
作为开放性技能项目,优秀的拳击和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项 技术感知觉能力,包括时间知觉、空间位置感、动作的本体感觉、速度与力量精 细控制感、对对手技术应用的感觉、对对手速度的感觉、技术应用于攻防转换节 奏和时机的感觉等。张传良(2 011)研究指出,距离控制得好可以掌握场上的主 动权,时间差把握得好就能改变正常的拳击规律。慢可以打快、轻可以打重、短 可以打长、矮可以打高。时间差可以改变不同节奏的打法,从而颠覆拳击训练 竞赛的一般规律。这一训练思想对跆拳道项目同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根据心理神经肌肉理论,可以采用表象训练等辅助心理训练手段提高运动 员对专项技能与战术的感知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就某一方面的感知觉结 合相关仪器或器械进行专门练习,分别提高相应专项感知觉能力,再逐渐与专 项训练和竞赛相结合•培养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专项感知觉的精确性和稳 定性。
(四)问题解决能力训练
问题解决能力训练是拳击和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运动智能训练的核心之一。 提高运动员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根据队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计划,系统加以 培养。一方面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分析自身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心 理上消除运动员对问题和困难的恐惧心理,建立对问题和不足的正确态度。然 后帮助运动员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另一方面,教练员在训练中也可以故 意设置和模拟各种困难要求运动员有效应对与解决,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对手 (如进攻型、防守反击型)如何应用技战术、针对不同的比赛进程(如第一局与最 后一局)如何采取合理的战术、面对不同场上形势(领先、落后)采取何种策略、 针对不同的外部干•扰如何进行有效应对、针对不同的负性心理状态如何解决 等。另夕卜,教练员可以与运动员共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比赛录像或观看比赛, 帮助运动员寻找比赛中常见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以逐渐提高运动员独立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采用各种方法引导运动员在比赛中应用所学习 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断坚持并完善,把理论认知转化为行为执行能力。
(五)诱导反馈训练法
为了提高运动员技战术、体能训练质量,加深运动员对专项训练的思考、理 解与创造能力,要求运动员在每堂训练课前、每项训练内容实施前进行正确动 作表象诱导,在头脑中体会正确动作的特点、过程和操作细节,建立专项动作技 能的动力定型,形成积极的训练态度和心理定向。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 专注于动作本身,体会完成动作过程中的肢体的力量、速度感觉;在训练后要及 时对动作执行优劣的感知觉进行反馈,提高运动员的动作分化能力,分清正确 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区别.及时消除错误动作,缩短动作形成的泛化阶段,反复强 化正确动作,不断纠正错误动作,促进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通过长期坚持诱 导反馈训练,培养运动员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技术训练效果,提高专项理 解力和认知水平,最终实现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能力。
(六)专项注意能力训练
以格斗类开放性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拳击和跆拳道项目.在竞技过程中 其技术应用是在与对手对抗过程中完成的,其技术应用条件是多变的。这就要 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对对手动作的预测能力以及迅速采取合 理应对策略的能力。
从专项特征上来看,跆拳道与拳击项目需要的主要注意类型为狭窄的外部 注意和广阔的内部注意•并要求运动员需要具备灵活快速的注意转移能力。帮 助运动员培养适合专项竞技特点的综合注意能力是注意力训练的重要目标,也 是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对手、场上局面变化及时进行准确的判断、合理的 决策,提高其捕捉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最终提高其竞赛技术应用有效性与综 合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跆拳道与拳击运动专项注意力的具体训练方法包括: (1)提高注意集中的训练: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本身,排除 外部干扰的能力.以保持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状态;(2)注意转移的训练:由于跆 拳道与拳击项目在比赛过程中的攻防转换极快,因此对运动员注意转移能力要 求较高,要求运动员根据场上形势的变化和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在分析决策 之后主动改变注意的范围和注意指向的对象;⑶注意分配能力训练:首先要求 运动员明确自己所属专项的注意特点,了解专项运动对选择性注意的具体要 求,确定在比赛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信息.其次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掌握判断线索 的具体方法,提高注意运用的策略;第三,运用知觉训练和生物反馈训练等方法 提高运动员选择性注意的效率与注意分配的有效性。
(七)专项思维能力训练
思维能力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专项竞技过程中,同时对提高其训练能力也 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设计运动员的思维能力训练时,主要思路是帮助运动 员建立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并结合个体思维特点进行 针对性的思维能力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与推理能力。 主要思维训练方法是以运动员个体咨询引导为主,引导运动员建立合理的思维 习惯,并逐步渗入到训练和生活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发散思维和创新思 维能力。另外,根据跆拳道与拳击项目的竞赛特点,在思维训练中应重视宜觉 思维的重要价值.加强直觉思维培养。
七、小结
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由于外部物理与心理环境的变化造成运动员心理状 态出现较大起伏,出现过度的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到运动员的竞赛表现。解决 运动员的竞赛心理问题.主要从运动员自身心理调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 围以及正确的竞赛动机等方面入手,最终的落脚点是要使运动员处于积极心理 状态并保持稳定。
浏览3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