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拳法连接
在武术拳法的攻守运动中,拳法与拳法的连接主要由拳打间法来完成的。一般的拳打间法是由拳击所必需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支撑所产生的,其存在、运动、游离于拳法之间,是拳法攻击的外环境,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主持的作用,与中国武术的化功紧密相连。一般来讲,不同的拳法均具有不同的间法,不同的拳法连接均有不同的间法连接,不同的拳法转变均有不同的间法变迁,不同的拳法施展均有不同的间法配合。
(一)拳法连接简述
拳法连接俗称动作组合、招制运动、套路运动,是指拳法与拳法以技法运化相连接、配合、支撑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动作组合、招制运动、套路运动,统称为拳术运动。这个拳术运动俗称拳、拳术、拳脚、白打,是古今炎黄子孙徒手攻守演练的集大成,是人类最适宜、最全面、最有用且久经考验无需再加证明的人体活动、运动、动作形式。具体来讲,根据拳法连接的性质拳术运动可分为拳组连接、拳合连接、拳排连接、拳列连接、拳照连接、拳招连接、拳制连接、拳套连接等八种不同形式的拳主运动。
所谓拳主运动,即自己在开展拳术运动时的根本立意,是自己拿定主义后所开展的武术运动形式。其虽然都立意于攻守,但由于自己开展拳术运动根本立意的不同,其结果也是千差万别。比如,在人间三情内的拳术运动,自己所必须始终拿定、坚持、恪守的主义就是凝聚、抱团、强筋、壮骨、修心、延年、长寿、长寿;在大众间的拳术运动,自己所必须始终拿定、坚持、恪守的主义就是交流、友谊、强身、健体、互利、共赢、立足、自主;在邪恶里的拳术运动,自己所必须始终拿定、坚持、恪守的主义就是专政、制裁、征服、主宰、操控、把持、训教、转化;在事关生死的敌我攻守的拳术运动中,自己所必须始终拿定、坚持、恪守的主义就是消灭、铲除、清剿、灭绝、捣毁、损毁、破坏、绝杀。俗称武家的四大拳主运动。
(二)拳组连接
拳组连接又称拳法相组,俗称动作组合,即武术拳法运动中把形式或功用相似的拳法战略、战术、战法性地组织在一起所开展的拳法运动,是拳法组织性连接的一种方法,是拳法运动动作共性的一种连接组织形式。这种连接不仅能有效锻炼具有相近拳法的攻击效力,而且能使拳法运动者彻底认清相近拳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极有利于拳法的正常发挥。
(三)拳合连接
拳合连接又称拳法相合,俗称动作组合,即武术拳法运动中把动作相合或运势相合的拳法战略、战术、战法性地合并在一起所开展的拳法运动,是拳法合并性连接的一种方法,是动理性的一种拳法连接形式。这种连接不仅能有效加强动作与动作的相合以及拳法与拳法的衔接配合,而且能使运势相合的拳法得以巧妙的相互协同支撑,对拳法与拳法相连接的顺利过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拳排连接
拳排连接又称拳法编排,俗称拳法排列,是指武术拳法运动中某一类拳法与拳法的按需、按序、按俗连接,属功力性、习惯性、传统性的拳法连接,具有极为突出的拳种习性,是界别拳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种连接不仅能有效提高拳法与拳法之间的相互适应能力,而且能使拳法与拳法之间建立一种无形的默契,产生一种奇特的支持,对武术运动的拳法贯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五步拳、五行拳、走势子等都是极为典型的拳法编排性连接。
(五)拳列连接
拳列连接又称拳法罗列,俗称拳法排列,是指武术拳法运动中拳法与拳法的列举性、陈列性、分布性连接,属功力性、习惯性、传统性的拳法连接,具有极为突出的拳种代表性,是武术拳种非常重要的运动特征。这种连接不仅是武家根据运动条件、经验、爱好所进行的拳法连接,而且能使拳法与拳法之间的顺利过渡提供不朽的支撑,对武术运动的拳法应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拳照连接
拳照连接又称拳头照法连接,俗称照面连接,是指武术拳法攻守运动中得劲、得力、得势两拳法的有效配合,是中国武家现场打探对手攻守水平、能力、章法的基本手段,是根据自己的考虑所设计的探实性攻击。这种现场性的拳法探实,在中国武学中称之为打探,是构成中国武术攻守峙对之后的第二步。其不仅能准确探知对手进行攻杀战守的实际水平、能力、章法,而且还能为后来的拳法进攻奠定基础。
(七)拳招连接
拳招连接又称拳头招法连接,俗称招法连接,是指武家在特定状况下用来有效、准确、玄妙攻击对手的运动动作组合、配合、巧合,是武术拳法攻守运动中的三拳以上九拳以下的连续拳法攻击的有效配伍,是中国武家拳击攻守的基本单位,是自己攻守水平、能力、章法的集中体现,是根据自己长短和对手长短所选择设计的经验拳法组合的攻守连接。这种根据自己长短和对手长短所设计的经验性拳法连接,中国武家称之为招其招与招的对局武家称之为招打,是构成中国武术攻守峙对、打探之后的第三步。其不仅能够做到合理地与对手用招、应招、对招,而且能使所有的第三人群得以高层次的观赏和享受。
(八)拳制连接
拳制连接又称拳头制法连接,俗称制法连接,是指武术拳法攻守运动中招与招的相互默契、巧妙、后继性的连接,是武家拳法攻守的经典、规范、辨证部分,是高水平、上档次、上境界的攻杀战守,是根据自己的攻守水平和对手的攻守水平所设计的拳招与拳招的巧对性连接,这种连接在中国武学中称之为制格,是构成中国武术攻守峙对、打探、招攻之后的第四步。其不仅能合理地给对手以辩证性的连续合理用招,而且能使所有观战、参战、助战者大饱眼福,得以对高层次比对的欣赏。
(九)拳套连接
拳套连接又称拳头套路连接,亦称套法连接,俗称拳术套路,是指武术拳法攻守运动中拳法与拳法的相互衬托、彰显、支撑性的连接,是通过武术拳法连接所形成的便于人们攻守、娱乐、保健且具有较长时间限制的拳法连接展现,是武家记忆、熟练、掌握徒手运动功夫、技艺、招法说形成的武术运动套路,是中国武家以拳法为主体所创编的武术表演套路,是根据武术运动员运武水平、能力、境界所创编的表演套路,是武术徒手运动彰显中的最大拳法连接。其具有极强的宣传性、娱乐性、表演性、强身性、健体性,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最佳选择。
拳套连接在中国武学中称之为行技,是中国武家根据运动者的条件、经验、爱好所进行的拳法连接,是武家以武术功夫为素材创编成各种运动套路所开展的身体锻炼、建设、修炼,是构成中国武术行技的运动主体。其不仅能有效提高拳术运动者的姿势、方法、身段、眼力、精神、劲力、呼吸、节奏、韵味,而且能使拳法在攻守格斗、表演娱乐、保健延年、康复除病,自卫反击中得以充分的潜能发挥,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人类身体运动的伟大创举。
四、徒手运动套路的构筑
在早期的中国武学中,中国武家把大量的拳法连接统称为拳术,是武家表演、锻炼、渲染的主体;把大量的拳性招法连接统称为拳制,是中国武家攻守、对抗、作战的核心;把大量的拳性运化连接统称为拳化,是中国武家康复、保健、长寿的根本。拳术、拳制、拳化统称为中国武术的徒手运动套路。在徒手运动套路中,拳术属禀、拳制属阳、拳化属阴,其基本的构筑均有套路之段、套路之趟、套路之环之分,是构成武术运动套路的基本特征。
所谓武术运动套路,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所组合、排列、配伍而成的成套成路的人体运动,是人类乃至所有动物之动理即格理(中国武术攻守理论俗称)的基本展现之一,由徒手运动套路和器械运动套路构成。
(一)套路之段
套路之段是指武术打技套路中一次直线攻守设计的连续完成。它是格理性拳法排列、组合、配伍的连续拳打过程,是以偶数段为特征的连续攻守,是以八动、八照、八招连续攻守为一段的徒手拳脚运动,是单数段直线出攻双数段原路返回的连续攻守,是只能一线重复不准脱离运动主体武术攻守形式,是只能在直线上直来直去、转折。进退而不准弧走偏离的武术运动形式。这种攻击不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连续性、功力性,而且还能不重复的开展有效攻守,还是攻击经典组合、排列、配伍记忆训教练表演的基本手段。
中国武术运动套路的段始终都是偶数,一个完整的运动套路最少由两段、最多由十二段、一般均由四段组成,是有一定布局性的。就一般的四段布局,往往是第一段规范求韵,第二段精湛求规,第三段高难求险,第四段玄奥求威。
浏览4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