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道(1951~),邢台市人,回族,出身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亲陈固安习查拳,后 随父习武式太极拳,还曾随孙宝泰习八卦掌。陈树道少年时曾参加河南省许昌市举办 的武术比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参加邢台市 举办的武术表演。其父陈固安逝世后,陈树 道组织举办了两省四市武式太极拳研讨会。 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的太极拳访问团,应邀赴杭 州参加中美太 极拳总会成立 大会,被聘为 中美太极拳总 会武式分会会 长。美国某武 术学校校长汤 姆斯还专程到 邢台向其学习会成立与外国同好合影一太极拳及器械。 国内也有许多武术爱好者向其学习°所传弟子翟继革、翟继军 在浙江省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太极棍、太极枪两枚金牌,太极拳 银牌。邢台市和外地的许多武术团体也经 常邀请陈树道参加他们举办的各种活动。 在永年广府城举办的太极拳年会上,陈 树道应邀在开幕式上表演,在比赛中荣 获太极剑、枪、推手三枚金牌。曾担任 中国“德艺双馨”邢台赛区武术评委, 被“德艺双馨”河北组委会评为优秀指 导教师。承 陈树道长期担任邢台市武式太极拳研 究会会长、中美太极拳总会武式分会会长、 陈固安太极拳研究社顾问,永年郝为真太 极拳研究会顾问等职,经常组织相关成员 参加邢台及外地举办的武术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梁森林(1955 ~),出生于邢台市西门里。与 刘玉祥家住隔壁邻居,房屋相连。梁森林并非自 幼喜爱武术。他的习武应从其祖父梁会银和刘玉 祥回邢台说起。1961年,刘玉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梁会 银给予了刘玉祥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两人经常 在一起交流畅谈。两个人特有的情谊决定了两家 特殊的亲情关系,这种家庭背景下的亲情,在当时 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难得的。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刘玉 祥开始教梁森林学拳,当时,梁森林才六岁,从朦胧中开始了自己的 习武生涯。在祖父和刘玉祥的严格要求下,梁森林从软功开始,也持不懈, 上小学前已经有了很好的软功功夫,上 小学后,继续坚持每天早、晚练,从不间 断。有时晚上练得太晚,早上起不来 床,刘玉祥就早早地到他家窗户跟前, 敲着窗户叫他起床练功。随着功夫的 加强和年龄的增长,刘玉祥逐渐给他讲 述一些特殊功法的习练技巧°并让他 不断地学习新功夫和器械内容。形意 拳是刘玉祥教给他的第一套拳术,刘玉 祥有时也到梁森林家教他。不管在哪 里教拳,不是梁会银在旁观看,就是两 位长者在一起聊天,让梁森林在旁边练 拳。两位老人非同一般的关系,使得梁 森林在学拳上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刘玉祥指导梁森林练功1963年5月,经人介绍,刘玉祥在邢 台市园林处的人民公园正式上了班。这 时,与梁森林一起练拳的孩子已经有六、 七个了,但梁森林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每天都聚集到刘玉祥家练,人多时也到梁 家练。这时的刘玉祥主要是教基本功、软 功、形意拳、形意拳对练和三才剑等。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没人再到刘玉祥 家练拳。在刘玉祥和梁会银的严格要求 下,惟独梁森林继续坚持练武。这一时 期,刘玉祥要求他早晨等业余时间自己 练,晚上去家找自己学拳理和拳论。刘玉 祥让梁森林背拳论和一些秘诀,在背诵过 程中,要求他每个字、每个标点都要记住。
等他背过后又结合实际讲用法和打法,讲 完了再背,背完了再讲,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学习。就是从这时开始, 梁森林向刘玉祥学习了太极拳、八卦、形意拳、擒拿和一些高深的武 术内容,为后来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1年“五一”劳动节前后,邢台市在人民体育场举办武术表演。 梁森林表演了形意拳、八卦拳和八卦龙行剑。这是梁森林首次在公 开场合表演,当时他16岁,已经随刘玉祥习武10年整。此后,刘玉 祥家的小院又开始热闹起来,许多人慕名拜师。刘玉祥就让梁森林 教那些新来的徒弟,自己在一旁看着,并指导他怎样教拳,要求他不 仅要学会练拳,还要学会教拳。
由于刘玉祥与梁森林的特殊关系,加上刘玉祥又特别喜爱梁森 林,梁森林自幼就被刘玉祥经常带在身边。上街、洗澡、串门都带着 梁森林,就是晚上上班护树巡视时也带着他。这种亲情关系是一般 徒弟所体会不到的。也就是在这种无处不在的亲情和随机方便的条 件下,刘玉祥教了梁森林许多其他弟子所学不到的高深功夫。刘玉祥还经常带着梁森林走访申振元、寇长青、李见性、杨随臣、 陈固安、王凯、王建勋、王学政、光步孔、郝耕圃、杨其生、王万庆、宁织 房、陈国太、徐亮、杨俊、王兆清、张志新等前辈拳师。1976年,刘玉祥应当时邢台市工人俱乐部金存学邀请,开办郝式 太极拳学习班,带梁森林一起义务向学员传授郝式太极拳。随后,梁 森林又跟随刘玉祥在人民公园义务教拳。1977年,刘玉祥在市体委 后院的灯光球场主教太极拳和太极剑,让梁森林站在学员队前做示 范动作,刘玉祥就梁森林的每一个示范动作进行具体讲解。当时随 刘玉祥学拳的主要有秦淑芳、王文明、王海臣、张宏等。
1976年9月,梁森林远赴上海,临行前,刘玉祥告诉他,自己传给 他的太极拳就是郝为真的郝式太极拳,咽咐他到上海以后要拜见一 下郝为真之孙郝少如。其实,刘玉祥并没有见过郝少如,更不知道郝 少如在上海的地址。梁森林到上海后,只好在各个晨练点打听。经 过艰苦的寻访,在黄浦外滩,见到两位练活步推手的师傅,看着如此 熟悉的动作,梁森林立即断定是同宗一门,上前询问得知,两位师傅 一位姓杜,一位姓韩,韩师傅就是郝少如的亲戚。在韩师傅的指点 下,梁森林终于见到了郝少如。初次见面,郝少如让梁森林先看其百 名弟子练拳。第二次见面时,郝少如让梁森林练练,梁森林刚练完郝 式太极拳的架子,郝少如就激动的溢于言 表,对周围的弟子说:“练的是我爷爷的太 极拳,这是我老家来的人。”梁森林说明是 师傅刘玉祥让自己来拜见,并请郝少如给 予指点。郝少如说他练得很好。并与其谈 起拳论,边谈边做动作,旁边还有一位两鬓 斑白的先生边听边做着记录,中间还下了 一场雨,郝少如的两个学生给他们撑起雨 伞,谈话间郝少如提到了李宝玉,并问李宝 玉的徒弟还有谁a;梁森林把李见性、石逢 春、郝耕圃等人的情况逐一相告。临分别困梁森林拳照时,两人都依依不舍。郝少如特别表 示,对刘玉祥派梁森林来上海拜见表示 感谢,并请代问李宝玉的弟子们好。
1978年,邢台市总工会工人俱乐部 体育组组长李渊臣负责举办了邢台市 第一个太极拳辅导站。刘玉祥、郝耕 嗣、梁森林负责教二十四式太极拳,王 学政和宋子光、刘银廷负责教三十二式 太极剑。不久,由于事业的发展,发展 成桥东、桥西两个辅导站,王学政带着 弟子宋子光、刘银廷去了桥西,刘玉祥、 郝耕圃和梁森林仍在桥东的邢台市工 人俱乐部,当时还给每人每月发6元的 补助。1978年9月11日至17日,梁森林随刘玉祥参加河北省第五届 全民运动会武术比赛担任报分员时,有幸结识了著名太极拳家孙剑 云的学生武淑清,并帮助武淑清找到了孙禄堂最后一个在世弟子胡 俭珍,并同师傅刘玉祥一道,与胡俭珍、武淑清合影留念。胡俭珍从 此经常来邢台,到刘玉祥和梁森林家做客。此后不久,邢台地区举行 武术运动会,梁森林与刘玉祥一同参加了大赛的裁判工作。比赛结 束以后,刘玉祥继续带梁森林在工人俱乐部教授太极拳。1979年以后,公开学拳的人越来越多,刘玉祥的许多徒弟也都在 早上加入到辅导站学习,晚上到刘玉祥家中习练。由于在刘玉祥家 学拳的人多,只好一茬带着一茬练。刘玉祥都是等到没人时才教梁 森林,刘玉祥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导梁森林运用拳术内功和习练拳 术的打法及擒拿之法。沐,‘承 -泉1982年,河北省第六届运动会武术比赛再次在邢台举行,会前武 淑清给梁森林来信,告知其与孙剑云来邢的准确时间,梁森林陪同刘 玉祥专程到车站迎接。梁森林还陪孙剑云、武淑清当晚到了沙河,使孙剑云与胡俭珍相见。
比赛过程中,国家有 关方面在邢台市笫一招 待所为著名老拳师拍摄 电影纪录片。孙剑云表 演孙式太极拳,刘玉祥表 演了郝式太极拳。梁森 林受孙剑云委托,为刘玉 祥的纪录片写解说词。 并受刘玉祥委托,在比赛 结束时,邀请孙剑云到刘 玉祥家做客。在刘玉祥家中进行了时间的武术交流。不久,全国武术运动会在石家庄召开。在李渊臣的组织下,梁森 林与刘玉祥等人去石家庄观摩。在这次运动会上,国家推出了四卜 八式太极拳。李渊臣与刘玉祥商量在邢台推广,刘玉祥便安排梁森 林在石家庄学习,梁森林用了四、五个早晨就学会了四十八式太极 拳,回邢后就在工人文化宫开始推广。从1961年到1983年刘玉祥突然病逝,梁森林跟随刘玉祥学拳、 教拳22年,他深得师傅教诲,秉承了师傅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武功和 谦和的品行。在刘玉.祥葬礼期间,众弟子中惟有梁森林与其弟梁树 林披麻戴孝,这是刘玉祥生前早就确定的刘、梁两家特有的亲情所决 定的。刘玉祥去世后,给梁森林精神上以很大的打击,但他仍然与郝耕 顺坚持在工人文化宫教拳到当年年底。从这时起,梁森林开始对刘 玉祥所传的武术思想、拳术理论、技击技术和其生前所讲的一些人生 经历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并经常找老一辈拳师进行拜访请教。1984年,梁森林应申振元之邀,帮助申振元整理梅花拳资料。如 七十二擒拿、一百单八手等,历时数年。申振元鼓励他要把刘玉祥所 传的东西习练好、继承好。为了将刘玉祥所传的武术发扬光大,梁森林一方面开始收徒传 艺,一方面担起了代师 传艺的重任,开始向刘 玉祥晚年所收弟子传授 拳技。主要有石小根、 左军山、吴玉堂、司俊 利、侯连生、卢建民、杨 玉海、杨玉金、秦素忠、 徐征魁、梁树林等人,此 外,梁森林还收了以弟 兄相称的徒弟如司京 宁、张建民、丁立国、光保群、武海江等人,向他们倾心传授拳术,2000年夏,以梁森林为首成立了“刘玉祥拳学会”。利用业余时间习练刘玉祥所传武功,并开展刘玉祥生平事迹研究,向永年武禹襄 故居陈列室报送了刘玉祥生平简介,开展了探究刘玉祥武术理论精 髓的活动。并经常与兄弟门派开展武术交流。与申振元在东静庵的 弟子刘崎、笛盛华、孙喜春、刘永贵等人过从甚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和互学,为武术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浏览6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