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很多古籍中对于弓箭的制作有不同程度的表述。如《考工 记♦弓人》《梦溪笔谈•技艺》《天工开物•弧矢》《吴越春秋•勾践 阴谋外传》等。其中,《考工记》一书甚为详尽。这部传世之作大约完 成于春秋时期,其中“弓人为弓”篇对于弓的材料采择、加工的方法、 部件的性能及其组合,均有较详细的记述;对于弓箭制作中的要求和规 定,以及对工艺上应防止的弊病,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考工记》著作者认为,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 “六材”为要。“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将六材合制成弓,短时间内 不可奏功,不同的工序需选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凡为弓, 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由此可以看出,历史 上制作一张好弓.如果从原材料准备开始计算,那就需要两年至三年才 可全部完成春秋战国以后的2000年内,复合弓制作技术、制弓术与《考工记》 所记载的没有要旨上的根本变化《考工记》六材之干包括多种木材和竹材,用以制作弓臂多层叠。
合的主体。干材的性能,对弓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考工记》中注 明:干材以柘木为上,次有植木、柞树等,竹为下。用这些树木制作的 弓,材质非常坚韧,不易折断,发箭射程远。就地域而言,南方弓与北 方弓在材质选择上有所不同,南方因竹子较多,因而选择竹子为干材可, 做到物美价廉;而北方,特别是相对寒冷的东北地区,则以选择柘木、 檐木、柞树这一类硬实木为主。
六材所称之角,即动物的角。制弓人将动物角制成薄片状,用于 贴在弓臂的腹部(内侧)。据《考工记》记载,制弓材料中所用角主 选是牛角,以本白、中青、未丰之角为佳;“角长二尺有五寸(近50厘 米),三色不失理,渭之牛戴牛”,这就是最佳的角材。“牛戴牛”是 什么意思?是讲这样一只牛角相当于一头牛的价格,也可以说,这样的 牛头上生长的牛角,相当于两头“牛”对选择用什么牛头上的角,古人也十分讲究:凡相角,秋弑者厚, 春弑者薄。稚牛之角直而泽,老牛之角胜珍而厝,灰疾险中,瘠牛之角 无泽古人认为,不是什么样的牛角都适宜作为弓箭材料的,看牛角成 色,凡是秋天取下的牛角就显得厚实一些,春天取下的牛角则显得薄。 小牛的角直而且有光泽,老牛的角多扭曲,使用恐有风险,有病的或是 瘦弱的牛,其角不会有光泽。
中国北方虽然也有牛,但与南方牛的品种不同,北方多为黄牛,南 方是水牛,只有水牛角才适用于弓上。黄牛角不好用,怎么办呢?北方 有没有适于弓上的角呢?北方弓匠经过筛选,选择用山羊角来代替,但 是北方的山羊角从功能上来说,还是逊色于南方所产的水牛角六材之筋,即动物的肌腱.用于贴敷于弓臂的表层(外侧)。筋 和角的功能相同,目的是增加弓臂的弹力,增强箭射出时的强力,使箭 射出的力量更大,加强穿透力。据《考工记》载.牛筋是最常用的“六 材”之一,选牛筋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六材之胶,即动物胶,用以黏合干材和角筋。《考工记》中推荐鹿 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六种胶。胶的制备方法“一般是把。
兽皮和其他动物组织放在水里滚煮,或加少量石灰碱.然后过滤、蒸浓 而成。”后人世代相传的制弓术经验表明,以黄鱼膘制得的鱼胶属于上 乘。中国弓匠用鱼膘胶粘贴弓的重要部位,即承力之处,而将兽皮胶用 于不太重要的地方,如包覆表皮六材之丝即丝线,制弓所用丝线是缚角被筋的弓管,用丝线紧紧缠 绕弓干,使之不易折断,达到弓干更为牢固的目的。据《考工记》载, 选择丝线须色泽光鲜,如在水中一样六材之漆,在做好的弓臂上刷漆,防止潮湿气体的侵蚀。弓匠一般 每1 0天刷一遍漆,直到确认可以起到防护弓臂浸湿的作用O“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 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 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植次之,廉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 之,荆次之,竹为下。凡相干,欲赤黑而阳声,赤黑则乡心,阳声则远 根。凡析干,射远者用执.射深者用直古人强调:弓人在做弓选材上的具体要求颇为考究。每种材料均有 其独到的用途,比如弓干的取材分为七种,要近树心远离根部,越是颜 色赤黑、声音清远者越属佳品。对牛角的选择同样很严格,要选择适宜 的季节宰杀牲畜,同时小牛、老牛、病牛、瘦牛的牛角因牛体质的不同 而有差异,所以不同的材料决定了弓的功能品质。
“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 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执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安 弓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安,则莫能以速中.且不深。其人 危,其弓危,其矢危,则莫能以愿中古代弓人做质量上乘的弓,除了在材料选择上十分讲究之外,还要 考虑这是为什么人做的弓。古人认为,不同身份的人要用不同的弓,不 同脾气秉性的人配置的弓也要有所不同。
一个优秀的弓人在做弓时要根据使弓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做。 不同身高和体形的人配置不同的弓箭。如果一个人身材矮胖,意念宽 缓,彳亍动舒迟,就要为他配备强劲急疾的弓,并以柔缓的箭配合。一个 刚毅果断、火气大的人则要为他配备柔软的弓,并以急疾的箭配合。如 果给性情慢的人配备柔箭缓弓,则箭速快不了,即使射中目标也无力深 入;如果给一个暴躁的人配备疾弓劲箭,自然也很难命中。
聚元号传统弓的制作工序大体分成弓的功能性“白活”和装饰性“画 活”以及做弓弦三个主要阶段。其实完成“白活”,安装上弓弦,就达 到了实际使用的功能。而“画活”主要是达到愉悦视觉的目的。由于聚 元号弓箭主要服务于皇家,因而格外重视“画活”的技巧。一般来说, 弓弦的材料主要有牛皮和棉线两种,而聚元号今天所采用的多为棉线。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民族传统一聚元 号制作一张弓箭,所用材料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阴干才可使用.从选 材到各种半成品制作,还需要依据相应的季节要求才可以动手开工聚元号传统弓的制作工序可分为五个重要环节,即制胎、插“梢 子”、铺牛角、铺筋、“上板凳”。这五个大环节若细分,则有2()()多 道程序箭的制作步骤主要环节也是五个,即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 和尾羽聚元号制弓所需工具很简单,多为手工器具,如板凳、锯刀、木 铿、筋梳子、弓枕等十余种。
二.二元聚制弓材料的选择及加匚聚元号弓的主体结构:内胎为竹,竹外侧粘贴牛角,内侧粘贴牛 筋,弓的两端即弓梢安装木质材料c弓体中部即执弓者把握之处称为 “望把”,“望把”内部为木质材料,称之为“望把木”,弓两端介于 弓身与弓梢之间弯折的部分被称为“脑”或“脑脖子”,其内侧为“筋 窝子”。木质弓梢的头部配有牛角质的“梢头”,在“梢头”与弓梢衔 接处开有一凹形口,称为“扣子”,起挂弦之作用。弓梢外侧黏有小块 牛角,称为“垫子”,起到垫弓弦的作用。此外,“梁子”(指安装在弓 面上的两条牛角中间的部件)由鹿角及外部包住的牛筋和桦树皮组成.竹子
要求竹竿粗壮,结实,采伐以后要经过一年时间阴干。杨福喜认 为,一般来说,江西赣南地区的竹子比较适合。通常以敲打竹子听其声 音来判断竹竿的优劣。上下两端粗细不匀或中间部位有虫眼的竹子都不 能用。在购买竹子时,所需数量要考虑运输和使用时的损耗.牛角制作一张弓一般要用两支水牛角。水牛角的长度最好选择在60厘米以上的目前聚元号所用的牛角大多来自湖北地区,杨福喜不是亲自前 往湖北,而是托人代购,因而到他手里的水牛角究竟是何时割下的.以 及是否是成对.均很难判断。杨福喜在使用时,只能根据其大致相当的 长短和粗细程度来选择。
浏览4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