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的散打、拳击、跆拳道等攻守比赛中,都是按体重来划分比赛重量级的。 从公平、公正、公开(武家三公)的角度来讲,按体重来划分武术攻守比赛级别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在古老的武术攻守对抗中,更多的是无法进行重量等级划分的. 因为武术攻守对抗的对手,大多都比较野蛮、强悍、凶残,是根本无法固定的。所以, 只有采取中国武家所特有的应对法则而据实应对。中国武家认为:“黑者,恐者,犯者,乃毒者,狠者,贪者也。闹者,闯者,干者,乃强者,狂者,妄者也。难以预测,没法把控,无权选择,非世人所能及。故料定而应,视敌而战,择情而游击,鬼决,角格,野战,围攻,兽斗,毒害,陷捕也。”并认为“块大者,块大力大,行动缓慢,易疲劳,游而击之为上。块小者,块小力小,行动敏捷,易兴奋,鬼而决之为上。个高者,个高动空, 行动笨拙,易涉远,角而格之为上。个低者,个低动实,行动灵活,易着近,野而战之为上。体胖者,体胖动重,行动彪悍,易冲击,围而攻之为上。体瘦者,体瘦动巧,行动 诡诈,易进退,兽而斗之为上。身粗者,魁梧壮实,行动粗狂,易恶战,毒而害之为上。 身细者,苗条干练,行动巧妙,易借机,陷而捕之为上。故阳盛者,阴毒而运,阴险而 化,阴虚而格,禁调和之法。阴盛之格,匪阳而运,强硬而化,刚寸而格,止随和之法。 阳虚者,强悍而运,凶险而化,强硬而格,禁柔和之法。阴虚之格,土阳而运,外强而化,中干而格,止忍让之法。”这便是无可奈何的积极攻守面世法则。所谓游击即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困我扰,敌乏我打。野战即警觉尾随,见机行事,随机进退,乘机猎杀。兽斗即谋略性的硬拼,计策性的猎杀,辩证性的攻杀。鬼决即利用对手的盲点、无知、缺陷、个性、特点、教条而进行的鬼道猎杀。角杀即盯住一兽而拼命追杀杀。毒害即用麻醉剂将对象麻痹后的擒获。陷捕用旋坑、套索、绊 物、机关、布阵将对象处理后的擒获。围攻即目标围困,围剿,围猎后的擒获。综上所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问题是最棘手、最现实、最复杂且无可奈何的问题,是绝对不能独立看待的。其强调自然环境对打斗的影响,是人和动物在生存生活斗争中的必须,是万类霜天竞自由过程中的必然。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 宜的攻击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国武家克敌制胜的整体观念和实际应用时的原则性 和灵活性。也就是说,作为中国武家只有全面地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辨证攻击,才能取得较好地战绩。
正与邪的处理:人与人的打斗过程,就是一个正与邪的较量过程,就是一个正气与邪气双方矛 盾的相互冲突过程。中国武家认为“正邪相争,百态而生,一正则百正,一邪则百 邪,邪胜于正,则灾难深重,邪等于正,则祸福相衡,正胜于邪,则生机四起,百业应 运而生,乃存亡兴衰之道,万不可忽视也。”所以说,邪正盛衰决定着社会的安乱、兴 衰、成败,关系着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进、倒退、荣辱,是所有炎黄子孙 特别是中国武家所必须认识、了解、明确的事情。正邪攻击内涵:中国武学中的正即正道、正德、正大、正规、正当、正气(武家六正)之意,是人世 间积极、向上、进取等所有兴旺发达之象的根本,是武家所必须坚守的修德理念、信 念、意念。邪即邪道、邪德、邪心、邪行、邪气、邪念(武家六邪)之意,是人世间败落、 向下、退步等所有落后挨打之象的根本,是武家所必须抑制、控制、克制(武家三 制)、疗治、惩治、根治(武家三治)的治气首选。正邪攻击即中国武家在修德治气理 念支撑下所开展树人道、树人德、树正气、树风尚、树榜样、树典型(武家六树)的六 正攻击和六邪攻击,是武家所必须分明的认识问题。二者相对而立、相辅相成、对立 统一,是重要的武家阴阳辨证之一。在古老中国武哲的攻守辨证中,中国武家认为“邪盛则动,恶盛则乱,正盛则 安,明盛则稳,正夺则定,邪夺则屠,故正则导之,邪则统之,乱则革之,安则兴之,万不可一概而论。”也就是说,正邪双方的主次关系在动乱的人类攻杀战斗中从来都是不固定,都是随着动乱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匡扶正义、扶助正气、打黑反恐、祛除邪恶(武家四大天职),永远是中国武家立世的天职之一。为的就是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平衡邪正双方的得失,把控邪正双方的既得利益,使人类永远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断向前挺进、发展、进步。这也正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生存进程中、 百家滚滚红尘中,谁都难免错、误、狂、妄、麻、痹,但唯独武家不可以的根本所在。扶正祛邪:扶正即永远扶持人间不倒的公心、公德、公道意识,是武家修德的永恒主题。祛邪即永远祛除人间不耻的邪理、邪说、邪念意识,是武家治气的永恒主题。扶正祛邪是指武家运用功法、技法、艺法、招数、技巧、谋略等各种有效攻击以扶助正气、树立正道、打造正德、提高抗击堕落能力、增进人间六正意识而达到扶持六正、祛除六邪、战胜作恶思潮、恢复人间正气的运武最终目标,是正气上升邪气下降的人间正道打造,是武家宏观战略思维的根本理念,是中国武家的不朽天职。
中国武学中的扶正祛邪方法很多,诸如奇袭、暗算、偷打、暗杀(武家四扶)、对 打、对杀、攻杀、绝杀(武家四祛)等所有攻击方法,都具有鲜明的攻邪作用,都属于 不朽的攻邪范畴,都属于消除邪恶的有效手段。其扶正的主要措施就是伸张正气、 匡扶正义、铲除邪恶,适用于所有的正盛邪虚攻击。在现实攻击中有一味邪恶的,其直接应用中国武家的四扶,即可完成大得民心 的扶正祛邪使命。但也有虽邪且以正包装,其危害、威胁、损毁更大。比如“喜文厌 武,喜扬烦骂,喜养恼打”,前面的喜文、喜扬、喜养都是无可置疑的,但后面的厌武、 烦骂,恼打则是最可怕、最致命、最害人的。中国武家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真为害。武是比,戎是赛,无武无戎难存在。”并认为“武是止戈,戎是格杀,兵是卖命,无武戎格四起,无戎舍生撇命,无兵四面楚歌,乃人类之必然。”所以,人类只有应用中国武家的四祛,才能完成大得民心的扶正祛邪使命。在临阵攻杀中,必须始终贯彻武家扶正祛邪的基本理念,必须根据对手的具体情况,针对对手所表现的歪门邪道,施以恰到好处的攻击,才能真正做到,使正气得以恢复而经久不衰,使邪气得以毁灭而难以自拔。其实在现实中,人世间所有的邪正,均具有很大的自治性。中国武家认为:“正盛邪自避,正足邪自去,正挺邪自敛, 邪盛正自存,邪足正自安,邪挺正自守。”所以说,不要管歪风邪气如何猖獗,只要大家尤其是武家能始终坚持六正的打造,一切歪风邪气都将不攻自破。倘若一味绝杀 也绝非人间正道。祛邪扶正:祛邪扶正,即中国武家通过对邪恶态势的坚决祛除所获得的正气上升邪气下 降,即武家运用功法、技法、艺法、招数、技巧、谋略等各种具体攻击措施直捣邪恶所在所达到的祛邪扶正目标。此法则主要适用于邪盛而正气虚无、邪狂而正气懦弱、邪妄而正气不足,或虽有正气而仍以邪盛为主。比如,社会道德沦丧、人间礼仪尽失、世人规矩空无、贪污腐化成风、坑蒙拐骗成性、自私自利成德(人间六大斜象)所 导致的感情淡漠、三情成耻、自得成理,人心向背、野性成荣、兽性为耀(人间六大恶 果),都必须毫不犹豫采取祛邪扶正法则而使得邪气毁灭正生滋生,这是由武家宏 观战略思维所决定的。实践证明,在邪盛正衰情况下正确处理正邪斗争矛盾应以驱邪为主。中国武家认为:“邪恶致攻,乃欺压,奴役,录哨,毁灭,倒塌、破坏(人间六邪)也,故应以大邪而攻之。”并认为“人间百邪,千奇百怪,非正道所能降,故谋攻者,对攻者,纠攻者, 须依恶势力而为,据黑势力而对,按恐怖势力而攻(人间三邪势力)。”也就是说,对待人间的三邪势力,必须采取不同的把控、克制、战胜措施,辨证而攻。因为,人间所有的邪恶势力都训练有素,贪婪成性,无恶不作,坏事做尽,具体深奥的做邪实践和为非作歹经验,故临阵的祛邪扶正,绝对不可粗心大意、常规所为、轻描淡写,必须深入敌后,待时机成熟,即一举彻底把它消灭光。绝不能打蛇不死反被蛇咬而毙命, 擒虎不实反被虎食而呜呼。所以说,祛邪扶正所用的手段方法,必须精炼够恶、精到过黑,精绝超恐。也就是说,打铁必须本身硬,走路必须两腿能。要惩恶必须更恶更老练,要打黑必须更黑更精到,要反恐必须更恐更超绝。这正是中国之武(武术、武 学、武哲、武文化)的根本所在。
浏览5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