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在中国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由于水土内涵、风水结构、磁电因素以及地势高低、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的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心理活动、打斗特征、 做人尺度、为人把持、认识趋向都各有独特之处。比如“三晋多义士,绍兴多师爷” “山东多好汉,山西多英雄”“东北多义土,华北多豪杰”。而这些精辟的地理人文概括,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众多先辈们用鲜血、汗水、生命和前仆后继地坚决所打造出来的。对极为讲究礼仪、排列、位置的中国武家来说,为什么要把拳种放在代表人物之前呢?因为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拳种、拳术、拳脚的支撑,那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代表问题。如果没有兵、戎、武的支撑,自力更生、独立生存、安邦定国、繁荣昌盛、主宰世界都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谋略、计策、招法的支撑,是绝对不会育安定团结、长治久安、和平共处的。这都是人类生存、发展、主宰的硬道理,是不容置疑的。攻守地理:攻守地理就是指中国武家利用所在之地的地理、地利、地力、地势、地气所展开的武术三杀,是中国武家攻守所考虑的第二大因素。所以说,武家的三根攻击必须 与大地相合,必须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水土以及打斗习惯来开展攻杀决斗。因为,不同区域,由于地质差异和水土结构以及人们先天体内物质含量的不同,人的心理个性、生理特性、攻杀特性自然也不会相同。因此,武家对攻击功夫、技艺、招法等武术三根的使用亦有所差异,其攻击策略自然亦会有所差异。具体来讲,我国东北部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饮食上多以肉食及牛羊乳汁为主,故体质较壮,性格豪放,耐撤耐打,打斗特征多外刚而里柔,故临阵攻击应避其外刚,而取其里柔。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地势低洼,气候温热多雨,故体质较弱,媵理疏松,其斗争多发于口,较易回避。因其阳气外泄,易内生恐惧,故攻击则应避其口舌,而攻击其筋骨。西北地区,黄土高坡,缺水少雨,地禀实足,气候干燥多风,故体质较强,媵理强敛,其斗争多发拳脚,伤害较轻。由于内强外刚,易内生勇猛,故攻击则应避其锋芒而攻击其德礼。西南地区,雪域高原,缺暑少热,地阴实足, 气候寒冷多变,而体质强悍,膜理强敛,思维极端,故斗争多发于刀剑,伤害较重。由 于内空外刚,易内生死礼,故攻击则应避其死礼,而取其刀剑。所以中国武家认为: “地有高低,气有温凉。高者,气寒多发,动物稀少,攻击强烈,故人高马大,力大厚道,攻击笨拙,进退偏缓。低者,气热多敛,动物繁多,攻击温和,故人低马小,力小灵活,攻击巧妙,进退快捷。”在临阵攻击战斗,有时同一功夫、技艺、招法,对不同区域的来说,都有不同的彰显、施展、使用,而都能取得不同的胜利,就是因为地理、地利、地力、地势、地气的 不同所引起的运动动作特征改变的缘故。所以中国武家说:“万格一统而一格多法, 而各不同,皆愈何也?曰:地势使然也。”也就是说,武家地理、地利、地力、地势、地气 的差异,必将导致攻击上的功夫、技艺、招法展现差异。所以说,中国武家在临阵克 敌时,必须遵守因地制宜原则,而且是天时之后的第二大原则,是只能利用而很难改造的。这也正是武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根本所在。因人制宜:人类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人类的根本动力就是由武来打造的。在世 界万物中人类饱含着无限的动静、动象、动机,对活体人的活动能力、动作能力、 运动能力、攻击能力、对抗能力、作战能力,均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武家就是根 据活体人不同的攻守特征、特点、特色来考虑攻击功夫、技艺、招法之使用原则 的,这便是武家攻击中的“因人制宜”原则,即武家根据自己所处人和、环境、位置 以及不同场地、战区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攻击三根应用的,是攻击三大因素中的第 三大因素。

人的基本内涵:中国武学中的人即人和、人利、人力、人势、人气(武家五人)之意。其中人理就 是指大人上的条理、道理。大人上的事物丰富多彩,有自然的山脉、河流、森林、湖 泊、草原、沙漠,还有人类创造的城市、乡村、农田、道路、关隘、战场等。人利就是指 大人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利害、便利。人力就是指人类在攻守三杀中可利用的大人 力量、力道、力气。人势就是指大人所特有的势气,就中国人势而言,即西高东低,呈 三级阶梯,由西向东逐层递减。中国武家就是利用大人给人类带来的人理、人利、人 力、人势来不断武装自己,以使自己在动物斗争中、人类斗争中、与人斗争中领先, 永远立于不败之人。因人制宜中的三大因素:因人制宜中的三大因素是指武家在天时地利基础上根据对手的年龄、性别、体 重和攻守习惯以及攻击特征等具体情况所考虑的攻击用招原则,主要指对手的年 龄、性别、体重等三大因素,是武家临阵攻击最直观、最棘手、最现实的因素。客观地 讲,尽管天时地利因素至关重要,但在临阵攻杀战斗中也可像武盲一样或略天时地 利因素,可人的因素是迫在眉睫的攻杀,所以说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性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人,其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其知识、经验和胆识、胆量、胆略、 胆力、胆气(武家五胆)以及责任心各异,故其攻击功夫、技艺、招法亦应有所区别。 老年人气血盈亏,生理机能减退,但知识、经验、五胆充足,故攻击多虚,或正虚邪 实,或点到为止。其攻击,虚实宜化,邪实宜冲,来攻者应慎重应对,以免进入圈套而 一败涂地。青少年生机勃勃,精力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激易动,易冲易 击,感情变化较快,守护防卫能力差,故与青少年攻击时,万不可放纵、松弛、忍让, 要忌下残招,少用急攻、疾攻、快攻,所用功夫、技艺、招法应轻而绝道。故中国武家 说:“年高而攻,忌劲力超大,讳速度快捷,需承气设局,当以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 凡蛮力而攻,快捷而击,必营卫精绝,而气力不济,蛮力之下,必掉入极点,而难以自 拔。”并认为“年少者,功夫虽浅,气血生化甚快,其气不济,但缓一二,则正气随 复。”还认为“老年慎力,年少慎狂,年壮慎骄,若年高阴厚,年少阳厚,年壮禀厚,功力出众,切勿以常论。”一般来讲,年高者,外功极强,唯内功不济。年少者,内外不济,唯心气极强。年 壮者,内外极强,唯谋略不济。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 必须遵守而把控行进,万不可感情用事、着急上火、失控而搏。当然,在临阵攻杀中, 用劲力太小则不足以克敌,用劲力太大则反伤自己内外。所以在临阵实战中必须根 据自己的年龄而具体把控、区别对待,是一个不得不予以注意的问题。性别:性别在传统武家理念中是十分重要的,武家虽然讲全民皆兵,但原则上女性是 不准上前线的。有人认为,女性上战场不行、不吉利,纯属胡说八道、迷信,而是绝对 厉害、大吉大利。之所以不准,不是别的任何原因,只因她们是后继兵源的缔造者。 古往今来“有人才有一切,无人一切皆无”、“后继无人一场空,后继兴旺力无穷”、 “强者用兵多多益善,弱者用兵吃喝都难”、“众的因素为上,人的因素第一”,都是中 国武家永恒不变基本理念。任何残害女性的行为,都将受到武家的无情惩处。总而言之,性别问题是中国武家非常忌讳的问题,必须始终坚守“男主外,女主 内”的基本理念。其内外之间只是分工不同,是相对而立、平等互利、阴阳辨证的。需 要明确的是,任何的不平等、歧视、过分,都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任何人在对待性别问题时,必须坚守“男不和女斗,小不和老争”的武家攻杀作战基 本原则。体重:体重即活体人的身体重量,是指机体整个组织、系统、结构的总重量,是整个身 体的净重,是人体骨骼、肌肉、脂肪、脏腑、组织以及所有代谢物质的总和。它是人体 的横向发育指标,反映着人体骨骼、肌肉、脂肪和内脏重量综合情况以及身体发育 的程度,受年龄、性别、身高、季节、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 武家对身体发育情况、健康状况、应用状态以及运动负荷、适应程度、发作能量等进 行攻守实质评价的大前提。所谓身高是指人站立时头顶正中线上最高点到地面的 最大垂直距离,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和人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采用身 高标准体重,可以评定人体的身体匀称度、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运动动作情 况、攻守作战实际。可以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肥胖状况、锻炼情况。可以引导人们 高度关注、了解、认识自己的身体形态、演练架势、健康实际。在物理学中有一个牛顿的第二定律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意味着,重量越重的人越稳定,力量也越大,而对手的作用力对他的影响也就越小。在临阵攻击中如果两人在知识、胆识、经验、功夫、技艺、招法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体重往往就成了决定胜败的基本因素。通常情况下,体重占绝对优势的人或动物,往往在攻杀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如果其体重占有绝对优势的话,那将会在常规的攻击、对抗、打斗中占足优势。

浏览3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