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19世纪末期开始,就有不少人从学校教育的立场推广蘸刀运动,如 星野慎之助在《女学杂志》中提倡女子武道教育的必要性,并在东京明治女子 学校中教授北辰一刀流蘸刀31手,柳生流长刀7手。小泽卯之助于1897年 在东京爱日小学,教高等科女生练习“II刀操”。这套蘸刀操,是他从身体发展 的角度考虑,将各个流派的刀方法进行了改编。作为“体育流的蘸刀”在当 时成为注意的焦点,他还在各地举办讲习会,推广这套“体育流筵刀、还有 1899年,天道流第14代传人在京都同志社女子学校传授本流派的筵刀。矢 泽在日本女子大学体育部传授武甲流蘸刀。1911年开始,新井自编镜心流蘸 刀,在奈良女子师范学校持续传授了 12年。他编著的《作为体育的蘸刀》成为 这个时期贵重的资料。从大正年间到1936年,文部省在《第二次改正学校体 操教授要目》中要求,弓道和^刀可以作为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女子学校、女子 实业学校正课的教材。过了 6年,在《国民学校体炼科教授要目》中又将弓道 和蘸刀推广到小学初等科的五、六年级,高等科的一*二年级。学校的蘸刀作 为一种体育项目,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蘸刀运动主要是双手持蘸刀的集体练习或者两人套路对练。①弓术的演变弓箭是日本古代战场的主要武器之一,但是随着16世纪火药枪传入日① 二木谦一等:《日本史小百科——武道》,东京:东京堂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本,弓箭的作用逐渐消失。江户时期德川的政权逐渐稳定,在和平的社会环境 中,幕府打出“文武兼修”的文教政策,儒教成为武士必修的教养,佛教思想、老 庄思想、儒教思想对弓术技法都产生过影响。实战的射术衰退同时,技法与心 法的伦理化弓箭技法体系形成,成为武士基本教育的中心,弓术成为武士的门面技艺,是武士必须精通的六艺(弓、马、刀、枪、铳、炮)之中最上品的。江户末 期,在实战中显得作用不大的弓术,逐渐衰退,到1862年,幕府的讲武所教学 科目中废止了弓术。从实用武术中退出的弓术,渐渐成为表演与赌博的工具。 在长120米、宽2. 2米、高5米左右的堂屋下进行比时间、比距离、比规定时间中射中次数,称为“堂前竞技”或“通矢竞技”。娱乐化和低俗化使射术的精神 堕落到谷底。根据1877年(明治10年)的记录,在东京浅草六区,射箭场超过 18间,而在射箭场娱乐化后,也成为卖淫女活动场所,从东京警视厅取缔该处 射箭场的布告中可以得知。①另外,有一批认真守护着传统的弓道家。他们从射礼一整套程序演绎中, 表现出一种精神信仰和追求。他们在极力发展追求精神的弓道。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武道被推 行富国强兵的掌权者所利用,政府与民间也提高了对武道的关心度。武德会 于1895年4月成立,以后每年一度的演武大会中,弓道都被列为表演项目。 武德会实施的“武术家优待例”也有弓道范士。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第 一高中、第二高中从20世纪初,以俱乐部方式开展弓道活动。从大正到昭和 初期,一位名叫本多得宝的弓道传习者与他的弟子创立了“前打起”的射法,非 常流行。1919年第一届“全国高等专门学校弓术大会”在京都大学举行。 1930年“日本学生弓道联盟”成立,第二年10月举办了“学生弓道锦标赛”。 后来弓道也被列为学校正课时间外,必须采用的运动项目,各级师范、高级女 子学校、女子实业学校可以将弓道列为正课的教材。弓道在20世纪20—40 年代,又开始新的普及。根据1938年调查,4060所男女中学,有680所学校 开展弓道活动,其中有97所学校将弓道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日本弓道现在 基本上从射礼入手来培养精神。从站立、取弓、搭箭、打起、开弓、瞄准、放箭、 注视②(日语汉字为:胴造、取悬、弓构、打起、三分之二、伸合、离与残身)等程入江康平:《武道文化的追求》,东京:不昧堂2003年版,第186页。参考东京书店出版的稻垣源四郎著的《弓道教本))2002年10月31日第4版。这 些专用弓道词语,难有准确的相等的汉语对译,只能用其大意。序,非常的精致。日本的弓道,与其说是以击中目标为追求,不如说更注重从 “站立(或跪姿)”开始“取箭”到“射”一整套程序中,求得精神的专注、姿态的 优雅。

四、大日本武德会

大日本武德会是日本武道近代发展中影响巨大的团体,它的兴衰反映了 时代变化对日本武术发展的影响,也表现了日本民众的心理,反映了统治者对 武术的操纵与失败。

(一)武德会的成立

大日本武德会原先是民间组织,起源于京都。京都原来是日本的古都,明 治维新,“大政奉返”,明治天皇迁都江户,京都成为实在的古都了。1892年(明治25年)9月,京都市议会商讨并决议,在“明治28年时,即桓 武天皇在京都建都1100年时,举行开都纪念庆典。并开始对开展庆典的方式 进行策划”。这是武德会的发端。第二年9月,为纪念庆典进行“太极殿建设”的奠基仪式,市民总出动,七 天七夜狂欢,全市陷入高歌狂舞中。这时出现一些不文雅的情况,比如召艺伎 出场等。有鉴于此,当时的京都府税务长岛海弘毅主张,“排除不健康的庆典 方式,将全国知名的武术家召集起来,举办盛大的演武大会,以我邦固有的武术,祭慰神灵,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作为复活武士道的好时机"•当时在议会厅 内没有一个人响应他。1894年日本与清政府爆发了甲午战争,一时日本国内“尚武之风”高昂, 国民武士道得到鼓吹。1895年2月,有丹羽圭介和佐佐熊太郎两人专程到岛 海弘毅的家中,力说武术教育可以锻炼精神,当前有必要组织武术锻炼的团体 等。三人情投意合,商量要推京都知事渡边任总发起人。岛海弘毅马上会 见渡边知事,说明缘由。他们的建议得到知事的赞同,于是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由京都籍的伯爵壬生基修(平安神宫宫司)为发起人总代理,以京都府警 察总长田中贯道加为发起人,联系各处的警察,实业界请有实力的实业家饭 田新七为发起人。发起工作得到各方支持,不久一批社会名流加入发起者团体。1895年4月,召开了武德会发起人总会会议,决议通过了《大日本武德会 设立宗旨与规则》,选出渡边千秋为会长,壬生基修为副会长。会议决议:(1) 在平安神宫旁边建造武德殿;(2)每年在武德殿举行武德祭,祭祀神灵;(3)在 武德祭时聚集全国的武术家举行武道的演讲,以让武德永远流传。其后武德 会宗旨增加了如下数款:一是在武德殿的周边设置各种演武场,设置专任教师 讲习武艺;二是将在当今实用武艺中不常用但有保存价值的武术保存起来,并 且设立保存的方法;三是在武德殿建武库,收集古今武器供民众观赏;四是探讨内外古今之武艺及武器的起源沿革,编辑出版武艺史与武器史;五是搜集有关武术的新闻、论说、传说等,每月出一或二期武德杂志;六是逐步在各都县所 在地成立武德会支部。武德会的发起得到一大批政府官员的赞同,当时的内阁总理伊藤博文、第 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陆军大臣大山岩、海军大臣西乡从道,还有大藏大臣、宫 内大臣、农商大臣、司法大臣、内务大臣、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等人都积极支持。 由于这个背景,各地方政府的官员也介入武德会各支部的组织。当时还模仿 日本红十字会,采用社团法人的形式,每名正式会员捐助一日元,赞助会员每 人捐助十钱。会员基本是小学教师、警察、中小企业的商人。1896年武德会支部设置暂行规则甫出,富山县成立第一个支部。到1901 年,曾任警察总监的大浦兼武任武德总会副会长,各府县的警察几乎被强制性 劝入武德会。大浦兼武在1906年至1918年任总会长,此间武德会迅速发展, 会员超过150万,募集的经费达180万日元。到1926年,武德会会员数224 万人,捐款达304万。

(二)武德会主要活动

武德会主要开展五项活动:一是建设武德殿,二是每年举办武德祭,三是 出台一批优待武术家的政策,四是制定了全日本统一的柔道、剑道的“形”,五 是培养武道教员。


  1. 新建武德殿


武德殿(演武场)于1896年开始计划,1898年6月5日举行奠基仪式,经 过10个月建成。原来计划建筑分为三部分:一幢古色古香的演武厅,一幢举 行祭祀神灵的神殿武德殿,一幢是后殿,即天皇休息处。后来祭祀场就设在平 安神宫龙尾坛,天皇休息所与演武厅连在一起。只建一幢武德殿。举办武德祭由武德会举办的“武德祭”每年一次,集中全日本最优秀的武术家展示各 自的技艺。

浏览4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