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少武拳社社长——苏起荣

苏起荣(1942.2 ~ ),生于邢台市西门里。少年时在邢台马市街 居住,12岁跟路勤学习梅花拳,后到南头村拜吕光 录为师,学习大洪拳。18岁参军,21岁复员。1963 年跟随刘玉祥学郝式太极拳、形意拳,因苏起荣当 时在太原工作,所以学少练多。1969年调回邢台工作,向陈固安学习五行步、太极拳和太极推手。 1979年开始收徒,以传授大洪拳为主,并由此组建 少武拳社。短短三年,就培养学员四百多人。

图19-12苏起荣在邢台市体委群体科长、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罗征 的支持下,在市体委排球场办班数年,教授学员数千人,向市队、省队推荐了一批优秀学员。其著名弟子有北京体育学院博士生甄智萍, 当年曾在邢台市的武术比赛中荣获过女子第一名。刘晓辉曾获普及班武状元称号,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毕业生刘蕊, 供职于邢台市体委。高玉冬、马净、陶少华等多次代表邢台市赴省参 赛。弟子张跃文、许飞、柴瑞峰等先后杀入国内影视武打替身的行列。

苏起荣历任邢台市第一、二、三届武术协会委员等职。50岁归李见性门下,与师兄金玉桂、丹玉魁精研李宝玉太极拳。1990年,代表邢台市参加河北省武术比赛。2000年,率少武拳社代表邢台市参加 河北省第十届全民运动会武术比赛,获太极拳团体第六名,个人第七名。2001年代表河北省出席在海南三亚举办的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获二等奖。

邢台“永年杨式太极拳”研究会

邢台“永年杨式太极拳”研究会由关志刚、李喜顺、苏学文等武术界知名人士发起,经邢台市武术协会批准,于1998年8月1日正式成立。

邢台“永年杨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后,以达活泉公园和邢台矿 业集团教育中心操场为活动中心,由苏学文,关志刚等亲自授拳。举 办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及杨班侯太极拳培训班五期,培养「太极拳 骨干百余人。后来在梁秀梅、李鲁燕、杨金增、赵延海、张凤楼等骨干 的带领下,举办杨式太极拳普及班13期、杨式太极剑学习班5期、太 极棍三期、太极推手两期,参学者达1700多人次。其间,关志刚还亲 自组织了杨式拳提高班,对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和探索。目前,研究会有会员469人,常务理事28人。研究会的会 员为骨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讲座、观摩、研讨等活 动,使杨式太极拳的习练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邢台“永年杨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以来,经常组织参加省、市、 全国及至国际武术比赛和表演活动,多次荣获个人单项奖和团体优 胜奖。1999年,邢台市武协为纪念国际老年人年举行“三丰杯”太极 拳比赛,该会首次组织参加比赛就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 在2000年邢台市第五届“武协杯”暨“康百乐杯”武术比赛中,邢台 “永年杨式太极拳研究会”代表队荣获太极拳项目一等奖。1998年, 邯郸举办“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梁秀梅一举打入杨式太极拳传 统套路比赛前四名,并被组委会授于优秀拳师称号。2000年,在邢台
市举办的第六届“武协杯”武术比赛中,该会派出4名参赛选手,勇夺 太极拳比赛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两个太极剑一等奖,一个二等 奖。该会还多次参加市体委、武协、老年协会等组织的各类庆典、纪 念、捐资等义演活动,均以饱满高昂的精神状态、精湛朴实的技艺和 一丝不苟的风格获得了组织者及观众的赞誉。

该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普及太极拳、发展武术事业、活跟群众 业余文体生活、促进全民健身为己任,常年义务传授杨式八十五式太 极拳、太极剑、太极棍、太极推手等,活动场点1()余个,参加学习的人 员遍及各个阶层,范围覆盖整个市区,并正向郊县辐射。该会所属达 活泉公园和矿业集团教育中心两个固定练功点,还被市老年协会授 于优秀老年活动辅导站称号。

邢台“永年杨式太极拳”研究会组织机构名单

(1998年8月1日)























 

林东河邢台市武协秘书长 苏学文杨式太极拳第五代正宗传人、河北永年杨班侯

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永年杨式太极拳总教练、 中国武协会员、中国武当拳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顾 问:赵幼斌西安杨式太极拳协会会长。

路迪民 中国太极拳理论编委委员、《武当》杂志顾问。 赵浩业 中国武协会员、中国社会体育一级指导员、廊坊市体协主席。

马伟焕香港太极拳总会终身名誉主席、杨式第五代传

罗 征 邢台市体委副主任、市武协副主席。

张国盛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秘书长 王丙元邢台市文化局副局长。

会 长:李喜顺 市交通局副局长、市政协常委。

副会长:关志刚 杨式太极拳第五代正宗传人、西安杨式太极拳

.协会常委、任县煤厅党委书衿。

秘书长:杨雁玲

总教练:苏学文

关志刚

下设副秘书长、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14人。

后经几次调整,组织机构为 名誉会长:林东河苏学文

顾 问:罗征赵幼斌路迪民赵浩业马伟焕张国盛 会 长:关志刚

副会长:梁秀梅(女) 秘书长:王丽红(女) 总教练:关志刚 副总教练:梁秀梅(女)

下设副秘书长、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12人。

平乡县太极拳协会组织机构名单

(1992年3月20日)

 

副会长:李学令 李庆荣 陈建忠 段同森

 

秘书长:李晓鸿

理事14名,委员44名,会员97名

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

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于1995年,该会长期坚持太极拳的 传播与推广。经常组织老拳师进行太极拳的交流与探讨。并在南宫 市建立了多个太极拳辅导站,各辅导站每月进行1至2次集中表演 与交流,并不定期地进行集中辅导,四十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太极 竞赛套路就是在集中辅导时教给学员的。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为南 宫的太极拳推广与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组织机构名单

(1995年9月27日)

顾 问:王文栋 张相棋 马汝泉 名誉会长:樊佩林 会长 展赵新

副会长:刘明沐邓聚堂程根旺李素珍

秘书长:刘明沐

副秘书长:李素珍刘士阁

南宫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明沐

刘明沐(1936. 2~),男,南宫市范家寨人。中共党员,历任小学教师、校长、教研室主任,县文化局长,县(市)体委副主任,政协南宫市委员会常委、文史处长,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刘明沐1984年调任县体委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建立健全 了武术协会等10个体育协会,在农村抓了 26个体育点,建立了6个拳社,组织老拳师挖整全市拳术、器械资料。在刘明沐的领导下,1985年邢台地区第七届运动会上,南宫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 名和“精神文明代表队”称号,刘明沐本人也于1986年和1987年 连续两年荣立地委、行署三等功。1988年秋,刘明沐亲自组织太极 拳指导站,1995年参与组建了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南宫市太极健身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李素珍

李素珍(1936 ~),女,中师毕业,中共党员,南宫市大屯乡人。在校时曾任南宫师范女子篮球队队长,学生会文体部长,1951 年获邢台地区中学生运动会垒球掷远第二名。参加工作后,历任南 宫市妇幼保健院党支部委员、保健科主任、副主任科员,南宫市太 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体育场指导站站长,总辅导员。

李素珍1989年师承徐英台学习太极拳、剑,后通过电视、光 盘录像和书籍等进行学习,从书本上学习研究全国太极名家的套 路。熟练掌握了二十四式、四十式、四十二式、八十八式太极拳, 三十三式、四十二式太极剑和太极复杂剑、太极十三剑、太极玄门 剑、武当剑等。十多年来,李素珍共举办培训班20多期,培训学员近300人。其学员姬志君在1999年河北省农民运动会上获女子组 四十二式太极拳第二名、四十二式太极剑第六名,为太极健身活动 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宫市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邓聚堂

邓聚堂(1933.11 ~ ),1951年至1959年在南宫县大生棉油厂工 作,1953年7月入党,I960年至1968年在西里棉油厂任党支部书记, 1968年至1970年,在西里棉油厂任革委会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1970年至1985年任南宫县革委会副主任,1985年至1992年任南宫 市二机厂副厂长,1992年至1999年任南宫市二轻局办公室主任。

邓聚堂自幼酷爱武术,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无论工作多忙,天气多么恶劣,他都坚持锻炼c改革开放以来,他积 极组织武术爱好者开展活动,切磋技艺,采取以会代课、以老带新等 形式,自筹资金,自找场地,自配器械,自觉活动,带出了 30多名武术 爱好者,为以后南宫申报武术之乡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筹建南宫武 馆的过程中,邓聚堂发挥他联系面广、地位超脱、群众威信高的优势, 争取南宫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于1996年5月, 建起了邢台第一家县级武馆。邓聚堂还协助樊佩林筹建南宫武校, 先后举办了 12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200多人。

1999年邓聚堂退休以后,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武术协会的建设中, 培养了一大批武术新秀,代表南宫参加在邢台、邯郸、石家庄等地组织的武术比赛,为南宫赢得了荣誉。

浏览1,24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