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巧:患者双上肢外展屈肘,两手交叉抱于头后 部,术者双手掌心相对分别抵住患者两肘后部,两手交错 用力,使患者肩部作上下、前后回旋用力协调柔缓,幅度由小渐大,反复4〜6次即可。操作技巧:患者双手五指交叉放于头后颈项部,两肘 外展,术者以腹部抵住其后背,两手掌扶按双肘前方,同时向后用力拉肘,使患肢做扩胸动作。连续 4〜6次,注意扩胸要在肩关节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操作技巧:术者屈双肘关节,伸腕关节,两手四指并 拢,掌心相对,插于患者腋窝处的食指梅侧向上着力,两 拇指扳于三角肌下方,再同时向近心端施力。如此同时交错用力,即是肩关节端提法一般端提2〜4 次为宜,切忌粗暴施治。对拉法操作技巧:(1)患者双上肢伸直上举,两手交叉,掌心向上,术 者左手握住病人双手拇指梅侧部向后施力,右手五指展开 掌心贴按于病人项背部朝前推。如此交错用力,对拉双肩 关节,反复1~2次。此法施力要轻柔稳妥,否则易造成肩.关节损伤 。(2)患者双上肢外展 90。伸直,前臂内旋掌心向下,术者和助手分别站 立两侧,握住其腕关节, 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对 拉。注意施力应对等,切忌生拉硬拽对拉牵抖法操作技巧:患者患肢外展30。〜40。,术者一手扶按其 同侧肩关节,另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环指相对,捏拿 手指远端,在充分放松状态下,沿上肢轴线行向远心端方 向的牵拉抖动之力。
注意施力应持续,牵抖自 然轻巧,频率以240次/分为宜。归挤法操作技巧:术者双手五指交叉相扣,掌心分别贴按患者肩部前后方,相对用力归挤揉搓,使其自觉有舒适轻松感一侧完毕,更换另侧。归挤时用力可稍 重,但应以患者有舒适感为宜。归挤法三、胸腹部胸腹部疾患常见于胸壁挫伤、胸肋关节紊乱、肋软骨 炎、肋间神经炎以及部分内、夕卜、妇科病症。.捋法推法操作技巧:术者双手拇 指伸直并外展,余指并拢, 以拇指指腹的槎侧随其环转 活动自患者胸骨角,向下交 替捋理至剑突。操作时双拇 指与胸骨体垂直,用力应适 度,捋理20次为宜。操作技巧:术者双手掌平贴于患者前胸部,五指伸直 展开,腕关节处于背伸尺偏位,以全手掌力,沿两侧肋 弓,随其自然呼吸频率,从胸骨体同时向两侧分推至腋后 线部,自上而下,反复2〜4次。女性患者推前胸部时需绕 其双乳,用力柔和均匀,呼气时分推,吸气时不推。推法点点膻中穴部位:膻中穴位于前胸正中,两乳之间处。操作技巧:术者一手中指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食指末节指腹叠压在中 指远端指间关节背侧, 以中指指端着力于患者 膻中穴处,向下点颤, 反复4〜6次)o用力柔和均匀,以病人产生舒感为度。(2)点缺盆穴部位:缺盆穴位于 锁骨上窝中点凹陷处。双手中指指端对准患者缺盆穴向后下方点按。操作技巧:术者以此手法用力不宜过重,点按2〜4次即可。点缺盆穴点上、中、下三胱及足三里穴部位:上胱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5寸 处。中肮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下腕 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2寸处。足三里穴位于 :外膝眼下3寸处。 彳操作技巧:术者一手屈掌指关节,伸指 足里间关节,中指指间关节微屈,并与相邻两指 /分开,以食、中、环指指端分别着力于患者 \ /上、中、下三腕穴的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另 一手拇指外展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以 / , 其指端部点按一侧足三里穴。患者吸气时用 力向下点颤足三里穴,呼气时另手点上、 中、下三胱穴,如此双手随呼吸交替用力。施治时,运力于指端穴位处,应缓缓下压点颤并渗透入里 。一侧下肢完毕后,更换另侧。左 右侧各点颤4~6次,其频率以240次/分为点关元穴及足三里穴 部位:关元穴位于前正中 线,脐下3寸处。操作技巧:术者一手中指 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食 指指腹叠压于中指远端指间关 节背侧,运力于中指指端,对 准患者关元穴,向下施力,同 时右手拇指伸直,以其指端点 按下肢足三里穴。
吸气时点颤 足三里穴,呼气时点颤关元 穴,双手随呼吸一上一下交替用力,力量深透于里。一侧 下肢完毕,更换另一侧,每侧各点颤4〜6次,其频率240 次/分。点关元穴及足三里穴(5)点气海穴及足三里穴部位: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1.5寸处。操作技巧:术者一手运力中指指端,点颤患者气海 穴,另一手拇指指端点颤足三里穴,随患者自然呼吸,一 上一下交替点颤,其施力与点颤频率同上。滚按法操作技巧:术者上肢伸直,一手腕关节略背伸,五指 伸直并拢,运力于全掌,按于患者腹部,另一手叠压于施 治手背面,双手垂直发力作按压震颤,着力点从小指及小气海穴及足三里穴鱼际肌尺侧经环指、中指、食指而达拇指,当拇指用力最 大时,小指抬起,以中指指端为支点,其余手指同时向下 移动约半个手掌,再重复以上动作。如此均匀有序、持续连贯,反复4〜6次,速度宜慢,用力应柔缓持 续。摩法操作技巧:术者上肢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五指分 开自然伸直,全掌平伏于患者腹部皮肤表面,以腕关节带 动手掌作缓和协调的环旋抚摩。自肋弓下移至少腹,分别 沿腋前线、锁骨中线、前正中线自上而下顺序摩动。用力均匀和缓,频率较慢,以每分钟40〜60次为 宜,使患者产生较强的舒适感。滚按法摩法振法操作技巧:术者双臂伸直,一手腕关节背伸,五指并 拢伸直,以全掌着于患者腹部;另一手掌平伸,叠压于施 治手背侧,集前臂肌群轻微振动之力向下传导,使局部随 之发生震颤操作时应以上腹、中腹、少腹为 序。用力实而不虚,既连续又有间歇,使气力透达组织深 处。振动频率以300次/分为宜,反复操作2~4次即可。振法拿法操作技巧:术者五指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 拇指与其余四指对指呈钳形,腕部放松,以指腹着力,沿 患者任脉走行,自剑突下至少腹,作由下而上的提拿动作 。用力应均匀对称,自轻而重,频率约240次/ 分。此法单手、双手同时操作或交替用力均可。拿法四、腰背部腰背部疾患常见于腰背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扭伤、 胸腰椎后关节紊乱、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椎管狭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 质增生、梨状肌综合征、散骼关节扭伤等揉法操作技巧:患者俯卧,双上肢置于躯体两侧,头偏向 一侧,腰背部自然放松。术者腕关节背伸,五指稍分伸 直,全掌紧贴皮肤表面,以前臂带动腕部及手掌作小幅度 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回旋揉动(照片137)。用力轻而不 浮、持续和缓,
使其产生舒适感为度。揉的频率宜慢不宜 快,反复操作2〜4次即可揉法滚法操作技巧:术者前臂外旋,腕部放松,掌心向上,五 指略屈自然展开,以掌背着于皮肤作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的 持续滚动,频率以120次/分为宜。此法可单手操作,从颈 后滚至下腰部,亦可双手同时进行,分别由颈后及下腰部 滚向中间0动作应均匀有序,和谐连贯。擦操作技巧:术者双腕关节略背伸,掌指并拢伸直全滚法掌紧贴患者体表,顺腰背肌肌纤维方向作由颈肩至腰臀部 的连续往返摩擦,其动作如拉锯状,不宜间歇停顿,用力 均匀适度,深透入里,以摩擦时皮肤不起皱褶为度。频率约100次/分即可。此法柔和舒适,系重刺激 后的缓解手法之一摩法操作技巧:术者垂肩伸肘,背伸腕关节,掌心向下平 铺于患者皮表,沿两侧肩胛下角线以颈肩向臀部为序作持 续协调的环旋抚摩用力轻而不浮,柔缓均 匀,频率稍慢,以40〜60次/分为宜。连续操作4〜6次即 可一指禅推法操作技巧:术者沉肩垂肘悬腕,手握空拳,拇指自然 伸直盖住拳眼,其指端着力,利用腕关节的摆动带以拇指指 间关节屈伸,紧推慢移,用腕指的合力使之透达深入,做到 蓄力于掌,发力于指,运指有力而不僵硬(照片141 )o该 法既可沿腰背部循经运行,又可施用于穴位或痛点。一指禅推法立掌推操作技巧:术者前臂中立位,腕部伸直,手掌平伸,五 指并拢,以手掌尺侧缘着力沿患者散棘肌肌纤维方向作由上 向下徐徐推动(照片142)。速度不宜过快,力量均匀和缓, 深透于里,反复4〜6次,以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宜。立掌推全掌推法操作技巧:术者腕关节略背伸,五指并拢,全掌着力 于患者腰背部皮表,由颈肩向下腰沿甑棘肌肌纤维方向自 上而下缓缓推动,反复4~6次即可(照片143)。推进时 应施适度的压力按之,使力度透达组织深层。此法单手、 双手操作均可。按法指按法操作技巧:术者一手背伸腕关节,伸食、中指掌指关 节,屈指间关节且分开,以两指中节指骨背侧分别着力于 患者棘突两侧夹脊穴,并循经自上而下按压。 用力要适度,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宜。如此反复4〜6次。
浏览4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