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人良在四处投师访友,走江湖卖艺的生涯中,不仅使洪拳更加精进,还学到了太极拳、少林拳和梅花拳等武术拳种的内容,其中尤 以太极为上c萧人良在对外切磋中从未失手。1944年从山西回来 后,他对大洪拳套路进行了重大改进,揉进了许多如太极拳、少林拳、梅花拳等拳种的招式,使夏旧城的大洪拳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萧人良一生所传弟子众多,大都分布在山西各地。晚年回归故里后,在家乡也传授弟子无数,而且套路各不相同。其成名弟子李英 才、夏广修、夏增学、夏清铎、夏庆皋、夏志勋、马焕路、萧朋章、夏巨勋、夏熙珍、夏义发、夏祥考、夏岭勋被人称为“十三太保”,每人除了 一套基本套路和器械外,还有一套特色拳路,每人一趟单刀、一趟双刀。“十三太保”每人都与其他12人有一套对练套路。
李英才(1911 ~ 1988),自幼跟随姥爷萧凤禄 练武。又因其舅父萧人良膝下无子,过继给舅父。 李英才天生聪明好学,又吃苦耐劳,在家中一面料 理家务,耕作农田,一面潜心学武。十七八岁已经 在当地小有名气。李英才精通多种拳路和长短器 械。萧人良又把他送到任县刘家庄,拜挚友吴振 奎为师,学习王其和式太极拳,一练就是10年。 加上固有的大洪拳的深厚功底,其拳技已经是精深奥妙,令人称道。
1945年,李英才参军入伍,在军中与邢台李宝玉的外甥同在 一个连队,此人得到过李宝玉的真传。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他们 互相取长补短,切磋技艺,共同提高实战技术。李英才在这一时 期学到了许多技击方面的绝招。后随刘邓部队南下,建立了卓越 的功勋。他所在的班曾在街中行进时遭遇敌人。敌人用刺刀直冲 李英才腹部刺来,李英才扭腰转胯,轻松地一个顺手牵羊,使敌 手摔出丈外,并赶上一步,将其生擒,其余敌人见长官被擒,纷纷缴械投降。
在一次剿匪的战斗中,需要抓“舌头” 了解敌情。领导决定派 三人小组前往,李英才主动请缨,单枪匹马抓回了一名敌副连长, 摸清了敌情,当晚将敌寨攻破,荣立三等功一次。在另一次剿匪战 斗中,遭遇敌人猛烈的火力阻击,我军伤亡多人,却久攻不下又是李英才站出来打前站,枪护部队冲锋,敌人火力集中向他扫来, 他拖住一具敌尸作掩护,左右翻滚,终于接近敌人,用手榴弹为部 队炸开一条血路。再次荣立三等功。
部队首氏知道李英才胆大心细,武艺高强,便派他和其他几位 同志一道,从湖南常德护送一位首长到越南河内,一路上几经周折,终于完成任务。后来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李英才因此受部队嘉奖,并再次荣立三等功。
1950年,李英才从广西军区退役,回到巨鹿老家。一面料理农事,一面继续随舅父早晚练拳。萧人良晚年传给了他许多绝技。箫 人良与李英才各用一支筷子拧在一起,箫人良说声“开”,便将李 英才打出一丈八尺开外,李英才就是这样把大杆子的绝活顺利学到 手的。萧人良临终之际,在夏广修面前,用了同样的方法,教授李 英才。当李英才走到病榻前,刚递过手去,便听李英才“哎呀” 一 声倒在了地上,李英才由此学到了 “拿把”绝活。当时,夏广修就 坐在椅子上看着铲。
1952年,巨鹿县举行武术运动会,李英才、夏广修率夏旧城代表队参赛,夏广修获徒手第一名,夏清铎获双刀第一名。1957年, 夏广修、李英才带队参加河北省武术运动会。夏广修获大枪第一 名,夏清铎获双刀第一名。
1988年,邢台木器厂一位人称“壮老牛”的年轻拳师来访,自 称太极、梅花、查拳都练得不错。李英才以礼相待,对方却非要比 试不可。时年75岁的李英才只好奉陪。李英才把手一搭,全凭手 腕听劲,让对方进招。对方刚想用力,身体已由西转向南边,侧仰 在水缸旁边。起身后二番试手,“壮老牛”刚一触到李英才,就好 象被磁石吸住一般,想抽回已是不可能了。对方一看软的不行,便 又上了牛劲,他看李英才侧脸含笑,好象看旁边之人。于是顿生歹 意,瞄准李英才右肋,右手往上一带,左手一个肘底锤狠然打出。 李英才好象并没有发现要挨打一样,没有太大躲闪,玩笑间说了声 “去吧”,将对方摔出,在丈五开外来了个大仰八叉。李英才仍然在 原地面带笑容,镇定自若。
巨鹿县县长刘凤鸣在邢台地区武行中也小有名气,鹤仙庄拳 功夫十分到家,他久闻李英才大名,主动登门拜访,喝茶谈天之 中,有切磋之意。刚一搭手就觉得不对劲,二人比划几圈又落座 喝茶。刘凤鸣提出再试,只见他一搭手就拳掌交替,腿踹肩撞加 臂打,步步紧逼。李英才则依然含笑中迎拳接掌,待刘凤鸣满头 大汗,手脚攻击速度明显放慢时,李英才说声“开二已将刘凤鸣 开出丈外。
李英才的弟子夏中兴,后改名夏云飞,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 涿州开场授徒。李英才前往看望,一河南拳师见李英才不过是一 庄稼老头,夏中兴竟毕恭毕敬地称其为师傅,心中不服。便恶语 相激。盛怒之下,李英才不顾中兴阻拦和自己七旬高龄,与这位 37岁的河南拳师交手竞技。河南拳师£身而起,直扑李英才。李 英才不慌不忙,身体略微一侧,顺势一拨,对方已摔出两丈开外, 半张脸都没了面皮。河南拳师起身后,非要跟李英才学拳不可。
夏广修(1922~ 1996),自幼习拳练武,先跟萧人良学习大洪拳。他勤奋好学,练功刻苦,在大洪拳上造诣颇深。 出手打人搭手灵、出手快而巧妙、力道猛、用劲 寸,精通缠手、反手、大枪和大杆,对拳理领会深 刻°是萧人良的爱徒。20岁就名声大噪。在精 研大洪拳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太极拳的奥妙。又 拜刘仁海为师,与夏俊贤同成为刘仁海的入室弟 子。刘仁海观其二人品行正直,功底深厚,又有 文化,且虚心好学,所以特别赏识。
1973年3月,吉林练通臂拳的王某千里“访友”走到巨鹿。所 谓“访友”,实际就是比武。该人自称沿途经过上百次较量,从未 失手,见到夏广修便要比武。夏广修婉言推辞,对方言语相激,出 口不逊。使当时在场的巨鹿小吕寨的田三都气愤不过,表示如果夏 广修不打,自己将出手。夏广修推辞不过,只好出手。王某在上面 虚兄一 F,下面一个黑虎掏心,夏广修微微一笑,将其引进落空, “嗨”地一声,一个双按掌,将王某打得飞身而起,跌落于三丈以 外。如此反复六次,王某终于心服口服,在夏旧城住了半月有余, 学了很多东西,高兴而归。
沧州赵喜甲是一位功夫十分了 得的拳师,受过许多名人指点,且弟 子众多°专程来与夏广修交流技艺。 刚一搭手,夏广修便意识到此人是练 硬功出身,缺乏太极拳的柔性和大洪 拳的轻灵。于是便诚恳为其指出,教 手不能光有刚劲,刚劲过大,则容易 出现滞,应刚柔相济才好使用。赵某 口中说是,心中不服。数圈之后突然 发力,直冲夏广修小腹而来,夏广修 避实就虚,一个双按掌将其抛出丈 外。赵某由此佩服夏广修,夏广修又
带他到巨鹿各处比武学拳,住了 20多天,学富而归。
改革开放以后,夏广修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武术比赛,并担任裁判工作。1979年, 在河北省武术比赛易县赛区比赛中担任裁 判;1982年9月,在河北省第六届运动会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1983年,在新城举办的 河北省武术表演赛中担任裁判。
夏广修精通大洪拳、太极拳、长短器械 和各种拿手、推手、缠手,是萧人良谢世后的掌门弟子。在箫人良的“十三太保”中,瓦广修拳照李英才、夏广修堪称为佼佼者。师傅去世 后,他们便担当起了教徒授业的重担。其弟子遍布巨鹿及周遍各县 和京、津、晋、豫、鲁、香港、东北等地。约有上万之众。
李英才和夏广修虽然各有各的弟子,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共同传艺,所以其后世弟子多称自己是李英才和夏广修共同的弟子。
在箫人良的十三太保中,还有两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夏巨勋和夏树凯。夏巨勋(1939~),巨鹿夏旧城村人。从小喜欢运动,尤 其爱好武术。6岁跟老鱼学习大洪拳,10岁时受到萧人良的重视, 萧人良收其为关门弟子,排在十三太保的最后一位。此人聪明好学律天赋极 好,加之萧人 良的倾心传授,深得大洪拳的秘诣绝技。他的大架 子、小架子斜 串、脱靴、单手练得舒 展大方。 特别是双 刀、银丝 盘对杆子和流星锤, 更是令人 叫绝。夏巨勋擅长 大架子、大枪、斜串.推手、缠手等。特别是大枪,耍起来如游龙一条,上下翻飞,出神入化。他的大架子步伐扎实,功底深厚。窜高、跳远都潇洒飘逸,十几岁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后来,夏广修和李英才共 同向其传授了王其和式太极拳,由于有大洪拳缠手、随手的基础,所以对太极拳推手接受很快。在推拳当中,反映喊捷,手脚灵,出 手快,开手力道好,多数都在对方的微微一动中,他随意一变就出奇制胜。
浏览3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