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成预备姿势。
抬头望天(图4—173)。
还原成预备姿势。
低头看地(图4-174)。 还原成预备姿势。
注意事项
头左右旋转及抬头、低头时,上体正直。
低头时下颔触胸骨。
得气感:颈部肌肉要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颈部急性扭伤(如落枕),慢性颈部软组织疾病(如
颈项强直)o
左右开弓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两手虎口相对成圆形,离 面部约3 0厘米左右。掌心向前,眼视前方(图4-175)
(1)两手左右分开至体侧,同时双手轻握拳(拳心向前),肘 自然下垂,头向左转,眼视左远方(图4-176)。
(2)还原成预备姿势。
3—4拍和1—2拍相同,但方向相反(图4—177)。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图 4-175 图 4-176 图 4-177
注意事项:分手时不能耸肩,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两肘须保持 在同一水平。
得气感:当挺胸眼视空拳时,颈项、肩、背部肌肉有酸胀感, 并可以放射至两臂肌群,同时胸部有舒畅感。
适应范围:颈项、肩、背部酸痛、强直,手臂麻木及胸闷等。
双手伸展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屈肘于体侧,手轻握拳,拳高于肩,拳 心向前(图4—178)。
(D两拳松开,同时两臂上举,掌心向前,抬头,眼视左侧手指(图 4-179)。
(2)还原成预备姿势。
大畲卷*o本生手册
3-4拍和1-2拍相同,但方向相反(图4-180)。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图 4-178 图 4-179 图 4-180
注意事项:两臂上举时,挺胸收腹,不能憋气。
得气感:当抬头眼望手指时,颈部有酸胀感,收腹挺胸时,腰 部亦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颈、肩、背及腰部酸痛,肩关节功能障碍,如上臂 提举不便等。
开阔胸怀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两手交叉于腹前,手背朝前(图4-181)。
(1)两臂交叉上举,眼视手背(图4-182)。
(2)两臂经体侧划弧下落,翻掌,还原成预备姿势,眼睛始终 看患侧手)(图4-183)。
3-4拍与1-2拍动作相同。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两臂交叉上举时要抬头、挺胸、收腹。
得气感:两臂上举时,颈、肩、腰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肩关节强直、功能障碍及颈、背和腰酸痛.
展翅飞翔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手自然下垂(图4-184-1,图 4-184-2)。
(1)两臂屈肘经体后侧成“展翅”(时高于肩,手下垂,手背相对), 头向左转,眼视左肘(图4-185)。
(2)两臂下落时,两手在脸前翻掌,掌心相对成立掌。徐徐下 落还原成预备姿势(图4-186)。
3-4拍和1-2拍动作相同,眼视右肘。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做动作时不要耸肩,手腕放松。
得气感:肩部有酸胀感,两肋也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肩关节强直及上肢活动功能障碍等。
铁臂单提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手自然下垂。
(1)左臂经体侧上举成托掌,眼视手背,同时右臂后伸,内收
X令余。。春或手册
屈肘,手背紧贴腰(图4-187-1、图4—187—2、图4-188)。
(2)左手经体侧下落,置于腰后右手腕上边。
3-4拍与1-2拍动作相同,换右臂做。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
上举时手臂伸直。
眼跟手动。
得气感:当手臂上举托掌时,同侧颈、肩部有酸胀感,并觉胸 部舒畅。
适应范围:肩关节强直,活动不便,颈、肩、腰痛及胃院胀满。
(二)第二套防止腰痛的练功法
这套练功法主要是由腰部和髓部的活动所组成。通过活动,使 关节滑利,提高腰腹脱力量。此外,还能矫正脊柱畸形,调理脾胃, 消除胸腹胀满,有固肾养精等作用。
双手托天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手指交叉于上腹,掌心向上(图 4-189)。
(1)两臂上提至颔下,翻掌上托,抬头挺胸,掌心向上(图4-190)。
(2)两臂带动上体向左侧屈1次(图4-191至图4-193)。
(3)再侧屈1次。
(4)两臂经体侧下落成预备姿势。
5-8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翻掌上托时,肘要伸直,上体正直。
得气感:颈和腰部产生酸胀感,并放射至肩、臂、手指。
适应范围:颈、腰强直,肩肘关节及脊柱活动不便,脊柱侧弯等。
转腰推掌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双手握拳于腰部(图4-194)。
(D右手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同时上体向左转,眼视左方, 左肘向左侧方顶与右臂成直线(图4-195-1,图4T95-2)。
(2)还原成预备姿势.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转腰时,两脚不动,两腿伸直。
得气感:当推拿转体时,腰、肩、颈、背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适用于颈、肩、背和腰软组织劳损,如颈、腰痛伴 有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等。
叉腰旋转
预备姿塾 分腿直立,稍宽于肩,两手叉腰,拇指向前(图4-196)。
1-4拍两手依次用力推动骨盆,沿顺时针方向绕环一周(图4-197 至图 4-200)。
5-8拍与1-4拍动作相同,沿逆时针方向绕环一周。
图 4-199 图 4-200
练功次数:2-4个八拍。先做顺时针方向1-2个八拍,后做逆 时针方向1-2个八拍。
注意事项
绕环时由小而大,逐步达到最大限度。
两腿伸直,两脚不动。
骨盆向前,上体后仰时,两手向前助力以减少舐棘肌紧张。
得气感:腰部有明显酸胀感。
适应范围:腰部急性扭伤及慢性腰痛。某些因工作关系,身体 长期佝偻或某种固定姿势而形成的腰舐部酸痛等。
展臂弯腰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两手于腹前交叉,掌心向内(图 4-201)。
(1)两臂前上举,抬头挺胸收腹,眼视手背(图4-202) .
(2)两臂经体侧下落至侧平举,掌心向上(图4-203)。
(3)两手翻掌同时上体挺腰前屈(图4-204)。
(4)两臂体前交叉(图4-205-1,图4-205-2)。
5-8拍和1-4拍相同,最后1拍还原成预备姿势。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两腿伸直,手指尽量触地。
得气感:两臂上举眼视手背时腰部有酸胀感,双手触地时,两
腿后群肌有酸胀感。适应范围:颈、背、腰酸痛。
图 4-201 图 4-202 图 4-203
图 4-204 图 4-205-1 图 4-205-2
弓步插掌
预备姿势:直立分腿一大步,双手握拳于腰部(图4-206)。
(1)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上方插掌,拇指与 头顶相平(图4-207)。
(2)还原成预备姿势。
3-4拍与5-6拍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弓步时做到臂直、腰直和腿直。
得气感:腰腿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颈、腰、背及四肢酸痛、麻木。
双手攀足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手自然下垂(图4-208)。
(1)手指交叉于上腹前,掌心向上(图4—209)。
(2)两手经脸前翻掌上托,眼视手背(图4-210)。
(3)上体挺腰前屈,手掌按脚背(图4-211-1,图4-211-2)。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8拍与1-4拍动作相同。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体前屈时,臀部后移,两膝伸直,手掌尽量触脚背。
得气感:两臂上举时,颈,腰部有酸胀感,当弯腰手掌触脚背时,
射奉达手册
腰、腿部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腰、腿软组织劳损,转腰不便,脊柱侧突,腿部酸
痛麻木及屈伸不便等O
(三)第三套防治臀、腿痛的练功法
这套练功法主要是由臀和腿的动作所组成。通过活动魏、膝、 踝等关节,增加腰腹和腿部肌肉力量,矫正脊柱和骨盆的畸形等。
左右转膝
预备姿势:上体前屈,两手扶膝,眼视前下方(图4-212)。
(1)两腿弯曲,沿顺时针方向绕环1次,腿向后时伸直(图4-213,
注意事项:两膝绕环时,幅度尽量要大。
得气感:在转膝时,膝,踝关节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膝、踝关节酸痛,无力等。
仆步转体
预备姿势:直立分腿一大步,双手叉腰,拇指向后。
(1)左腿成仆步,同时上体向左转45° (图4-215)。
(2)还原成预备姿势。
3-4与1-2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图4—216)。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图 4-215 图 4-216
注意事项:仆步时,膝和脚尖垂直,上体正直。
得气感:仆步时,伸直腿的内收肌群有酸胀感,弯曲腿的股四 头肌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腰、臀、腿痛,歌、膝、踝关节活动不便。
俯蹲伸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手自然下垂。
(1)上体前屈,两手扶膝腿伸直(图4-217)。
(2)屈膝全蹲,两手扶膝,指尖相对(图4-218)。
(3)两手贴脚背,再伸直两腿(图4-219)。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8拍与1-4拍动作相同。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文卷金
❷养生手册
图4-217 图4-218 图 4-219
注意事项:上体前屈时膝关节伸直,手掌尽量贴脚背。
得气感:全蹲时大腿的前肌群及膝关节有酸胀感,伸直时,大 小腿的后肌群有酸胀感,手掌贴脚背时,腿后肌群酸胀感加重。
适应范围:因嵌、膝关节活动不便,下肢屈伸困难而引起的下 肢肌肉萎缩。
扶膝托掌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与肩同宽,手自然下垂。
(1)上体前屈,右手扶左膝(图4-220)。
(2)上体正直,屈双膝成马步,左臂经体侧上举成托掌,虎口 朝前,眼视手背(图4-221)。
(3)上体前屈,两腿伸直,左手扶右膝与右手交叉(图4-222)。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8拍和1-4拍相同,但左手扶右膝(图4-223) o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第四章养生功法共
注意事项
如连续做时第4势和第2势相同,但方向相反。
屈膝时两脚不能移动,上体保持正直。
得气感:当眼视手背时,颈、肩、腰、腿部均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颈、肩、腰、腿部酸胀痛及活动功能障碍。
胸前抱膝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手自然下垂。
(1)左脚向前一步,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同时两臂前 上举,掌心相对,抬头挺胸(图4-224)。
(2)两臂经体侧下落同时提右膝,双手紧抱右膝于胸前,左腿 伸直(图4—225)。
图 4-224 图 4-225
(3)还原成(1)势。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8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换抱左膝。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
第⑴势时重心站稳。
抱膝时紧贴胸部,支撑腿伸直。
得气感:当抱膝时,支撑腿后肌群及抱膝之前肌群均有酸胀感。 适应范围:臀、腿酸痛及屈伸功能障碍。
18.雄关漫步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双手叉腰,拇指朝后(图4-226)。
(1)左脚前进一步,足跟先着地,然后全脚掌着地。右脚跟提起, 重心移到左腿(图4-227)。
(2)右脚跟落地,稍屈右膝,重心移到右腿,左脚跟着地,左 脚背屈(图4-228)。
图 4-226 图 4-227 图 4-228 -
(3)右脚前跨一步,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提起。
(4)左脚跟落地,稍屈左膝,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着地,右 '脚背屈。
(5)重心前移至右腿,左脚跟提起。
(6)重心后移至左腿,左腿屈膝,右脚跟着地,右脚掌抬起。
(7)左腿伸直,右腿后退一步,稍屈右膝,重心移至右腿。
(8)还原成预备姿势。
练功次数:做2〜4个八拍。
注意事项
上体保持正直。
向前迈步时要挺胸抬头。
得气感:重心在左腿时,左腿及右踝酸胀,重心在右腿时,右 腿及左踝酸胀。
适应范围:下肢酸痛,关节活动不便。
浏览4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