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舞蹈
武术舞蹈也是学校武术的一项内容,提倡武术舞蹈最早的该是精武体育会,精武会借助武术的动作,配以粤乐,编成了很多武术舞蹈。最早的有陈佩弦编的滑稽舞,因为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于是“再编一庄舞,曰’武 化’,曰’剑舞’,曰’女子凤舞’,为学校教育之舞”①。精武会所编的武 术舞蹈不仅在精武会的宣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被认为是非常适合在 学校中推广的,所以一些精武会派员教授武术的学校,以及精武会的学生会 员中,学习武术舞蹈就成了一项重要内容。除精武会的武术舞蹈外,北京体育研究社也创编了一些国技舞蹈在学校 中推广。北京体育研究社办的刊物《体育季刊》刊出了其编的国技舞蹈, “于国技各姿势内选优美娴雅者,按舞蹈之作法以成之”②,并指明了学习的程序,先习单式,然后练习各节,共三段二十三式。并认为第一节起始舞适 合于小学五六年级。第二节则为赏月舞,适用于初中学生。可见武术舞蹈被 认为是一种比较适合于学校的武术内容。一向反对武术花拳绣腿的唐豪也承认中国的花拳绣腿都合乎舞蹈的姿 势,而身、手、腿、步的图案式,也饶有舞蹈的意味,所以中国的花法套数是中国实用武艺之外的一种武舞,如不说击剑而说舞剑。若从这个观点来发扬它、研究它,倒是一种不可以鄙弃的体育活动。
(五) 武术技击在学校的情况
作为完整的武术体系,武术技击练习是武术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武术的精华所在,但是在民国时期有关学校武术实施武术技击练习的资 料并不多见。甚至很多人认为武术“施之学校,或可减去对手”③。以至于 在第六届全运会以后,唐豪对中国学界花拳绣腿盛行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浏览1,1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