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功集气法
武术的宗旨,一在于祛病健身,二在于防身自卫。 无论哪一流派,哪一拳种,凡谈到健身,都离不开内养 真气以协调和发挥脏器的潜在功能;外操筋骨以促进各种体能之提高。谈到防身自卫,也都主张内炼气、外练形,内外兼修以提高格斗技术水平。所以武术与气功(内功),本是一家,武术运动应该以养气作为物质基础,而此物质基础又必须借一定的肢体动作形式才能够伸发而形之于外。气功是武术之本体,武术乃气功之运用,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武术老前辈刘殿琛先生经常说:“武术、气功之道,一在于养,二在于运。”各种站桩功和形意虚静修真功,都是养气的方法,而本功法——站功集气法,乃是运气、 炼气的重要功法之一。此功的锻炼要点,在于通过呼吸 调整和肢体导引,以意领气随着自己的意志来活动,使之上升则上升,使之下降则下降,使之聚于丹田则凝而不散,使之行于肢体则气贯四梢。与此同时,内脏也随 气之上升、下降而紧缩或放松,最后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动静相随,内外一致的效果。
本功法系根据武林前辈刘维祥先生、张占魁先生、 张鉴塘先生和少林寺玄升大师等人,生前经常用以炼气的方法,综合提炼而成。全功法共分八节,其具体操作 方法如下。
第一节海底捞月
1.站高马步桩,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做自然呼吸 12次。
2.两手侧平举,至高与肩平时翻至手心朝上,然后屈肘将两手收回到胸前,掌心朝下,两手十指 相对,中指尖相距约6厘米(两寸许)。存想将四周大气搂到胸前。
3.两掌向下按,意念想将胸前之气按入地下。同时, 向前弯腰,直到两掌离地约3厘米(寸许)为止
4.两手由内向外,经足前划圆圈,再由外划到足内侧。意念想已将地面上大气抓人手中。
5.两手握拳,如抓重物,提起后向上举,同时吸气 一口;两拳与两足同宽,拳心相对,举到极处时突然放
6.微停,再吸气一口,两手落至两肋,掌心向上。
7.两掌向左右平伸,呼气。意念想 两手托着两个气塔,上与天相接。
8.屈肘将两掌收回至腮边,掌心相对,同时吸气;不停,随即两掌下按, 弯腰,呼气。重复练习3~ 7的动作。
以上动作,共做8次〜12次为一遍
第二节神龙回首
1.开步成子午桩,左手左足在前,右手右足在后,身体尽量低些。
2.小臂外旋至掌心朝上,左手在前向上平托,高与肩平,肘微屈,向下坠劲;右手置于右肋下。
3.右掌经左肘弯上向前推出,意念有向前推动大气之意,推到极处,与左脚上下相顾,高与肩平,掌心向前,肘下屈有坠劲;同时,左掌由体前方向下按,小臂内旋翻至掌心向下,经左胯边往后塌劲,停于臀部后方约3分米(尺余)处,掌心朝上。头由左向后转,转至脸向后为止,呼气一口。
4.右手下落,经右胯边向后抬起;左手亦同时下落, 经左胯边向上托起,边向上小臂边外旋,直到高与肩平,掌心向上。
5.身体向右转180。,转至右足在前,左足在后。与 转身的同时,右小臂外旋翻至右掌心朝上;左小臂屈回, 将左掌置于左肋下,掌心朝上。同时吸气。姿势与图9-6 相同,唯左右相反。
6.左掌向前经右肘弯上推出,掌心向前;右掌翻至 掌心朝下,经右胯边向右后下方塌出,停于臀后约3分米 (尺余)处。头向右转至脸向后方,呼气一口。式成时姿 势与图9-7相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一左一右,轮换练习,共8次〜12次为一遍。
练习时,前手如同向前推大气,后手如同向后推大气;又像两手推住前后两根弹簧,使它们不要弹回。多用意念和感觉,不可用拙力。
第三节怪蟒翻身
本功法有高式、低式两种练法。高式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只练气功而不懂武术者;低式适用于身体无病或年纪较轻、肢体灵便及练武术者作基本功法之用。
一、低式练法
1.两脚平行开立,比肩略宽,两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全身放松,眼向前看。
2.左手握虚拳,自体侧向左、向上划弧,经头顶向右、向下划一个大圈;右拳屈肘置于背后。腰 随手之划弧,先向右转,再向前弯。同时,右腿下蹲成 右仆步。
3.上式不停,继续伏身向左转腰。同时,左拳经脚前向左划弧而屈肘置于背后,右拳自背后划至胸前。左 腿屈曲下蹲,右腿逐渐伸直成左仆步。
4.继续向左转腰,右手亦继续向左、向上划弧。随右手之向上,左腿逐渐伸直,待右手经头顶而划至右上 方时,两腿都伸直,身体成正面直立状态
5.右拳继续向右、向下划弧,随即屈肘置于背后;左拳亦同时自背后向左、向上划弧,又恢复成图9-8的姿 势。
6.重复以上练习2〜5的动作,共做6次;然后反方向做同样的动作,亦做6次,共做12次为一遍。练习时,心中意念想全身沉在水中,两臂划弧及转腰所用之力,恰足以克服水的阻力,如同游泳一般,不可过分用力,亦不可完全不用力。
二、高式练法
1.两脚平行开立,宽与肩同,两膝微屈,两手自然下垂,置于体侧,全身放松。
2.两手之划弧动作及转腰弯腰动作,与做低式时相同,唯腿不必下蹲,只稍稍屈膝即可。
本练法亦是向右转动6次,向左转动6次,共12次为一遍。心中意念亦与做低式练习时相同。
第四节力劈华山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等宽,两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全身放松。
2.右手立掌向上挑起,意念想内气自下丹田经右臂贯入右掌心及五指指尖,掌心朝左,肘微屈;同时,左掌置于小腹前下方,掌心朝右,指尖向下。头稍抬,眼向上看,吸气一口。
3.右掌向前半劈半拍,腰要极力向前弯,以使右掌或右手指尖能触及地面为宜。意念想将前面大气直拍入地下。左手亦同时随之向下伸,指尖向下,掌心朝右。眼看地面,呼气一口。
4.右掌从左掌外边向上提起,置于小腹前,掌心朝下;左臂下伸,左掌以立掌向前、向上挑起,掌心朝右, 直挑到头顶后上方,肘微屈,挑到极处时,抬头,眼向上看,吸气一口。
5.左掌下劈,动作与练习3相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左右轮换,上挑下劈,共做12次为一遍。下劈时意念想内气自下丹田贯入掌心和指尖,全手有胀大之感;随掌之上挑,意念想内气又从手掌回到下丹田,往复鼓荡,周流不已。
第五节二龙戏珠
1.马步桩站立,右手掌心朝上,向前平托,高与乳平,肘微屈;肩向前松;左掌置于左肋下,亦掌心朝上。
2.吸气,同时左掌上提,提至与乳同高时,即向前推出,小臂内旋,翻至掌心朝前,推到肘弯曲约为150。时,停住;右手亦同时下落,收回,置于右肋下,掌心朝上。同时呼气。
3.然后再向前推右掌回左掌,再推左掌回右掌,左右轮换,共推12次。
4.当推完12次,右手在前,左手在肋下时,稍停,换一口气;左手随即向前平托出去,掌心朝上,比脐略高,同时呼气;右手同时从左手上边抽回来,置于右腮边,掌心朝下,不停随即下落,吸气,小臂外旋翻至 掌心朝上,向前平托出去,同时呼气;左手亦同时上提,旋小臂翻至掌心朝下,撤回到左腮边。
5.左手又下落,翻掌,向前平托;右手又上提,翻掌,撤回到右肋边如此左右轮换,共做12次。此式无论正接或反捶时,两手始终如同旋转一个大球,掌心相对,使球不致脱落。意念想两手劳宫穴之内气相接,随两掌之推、撤、翻转而一起滚动。这就是《拳经》中 所说:“指上推磨力扛鼎,掌中旋转气移山”的真实含 义,指的不是力而是内气。
收式时,将前边的手掌撤回到前胸,两手同时下按, 经腹前自然垂于体侧。

浏览85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