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武德修养
武德修养是散打运动学练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所谓“习武先 习武德”“拳以德立,无德无拳”。散打运动的学练,不仅要重视基 本技术动作、技法的学练,还要重视武德的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 的武德修养。
散打运动中的“武德”内容,要求习武者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 世时,对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的规范要求严格加以遵守。例如,对 人要厚道谦卑,诚实守诺;处世要遵守礼仪,敬老爱幼,团结互助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应敢于惩恶扬善、伸张正义。这些是 传统武德的重要文化基础。
学练散打绝对不能以打架斗殴、恃强凌弱为目的,更不能通 过散打技术无故重伤他人、违反社会秩序和法律。
(二)做好准备活动
散打运动的对抗比较激烈,在运动开始之前,应做好充分的 准备工作,以使身体的各韧带、关节充分活动开,提高神经与肌肉 的兴奋,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整个器官进入运动状态,以 有效避免训练中遭受不必要的损伤。
(三)注意放松练习
散打训练结束后,人体机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此时应注 意进行全面的放松整理,可消除运动疲劳,缓解肌肉疼痛,不至于 影响正常生活和下次训练。
(四)坚定意志品质
散打运动的训练是一个非常艰苦、枯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还时常伴有各种身体损伤,因此,散打运动学练者必须有坚定 的意志品质,能够克服在散打运动学练中的一切主观、客观方面 的困难,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技能、提高实战 能力。
(五)遵循渐进原则
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原理、技能发展、机体适应某种生理负荷 的过程,都是逐渐深入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否则, 就会造成学练的混乱,还有可能会对身体带来一些生理损伤,造 成伤害事故。
另一方面,散打的学练有着属于它的学习体系,正确科学合 理地安排学习训练计划,才能够较好地掌握散打技术,不能急于 求成,“一 口吃个大胖子”只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在散打学练期间,要有坚持锻炼的耐心,坚持由简到 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逐步有序提 高,安排负荷。
(六)做到持之以恒
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只有进行不断反复的强化肌肉活动才 能形成和提高散打体能和技能水平,如果不能持续性地进行学 练,那么后一次锻炼时,上一次的锻炼成效很可能已经消失了。
在散打学练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贯彻经常性、持续性原则,应 注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此外,散打学练者可以通过制订相应 的学练计划坚持持续性的锻炼,按照相应的计划形成规律的习惯 和稳定的行为,以做到持之以恒。
(七)加强自我保护
散打运动学练,离不开实战对抗练习,同时,散打运动学练的 效果最终也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
散打运动基本技能学练与实战学练、实战对抗中,为了确保运动者的安全,一般都会要求运动者穿戴护具,同时,对于护具的 穿戴要严格规范,以避免运动者在训练或实战中受伤。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安全系数,在散打训练时,有条件 者最好在垫子上进行练习,无条件者可在平整场地上进行,以将 运动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当然,在散打运动学练实践中,由于不论预防措施多么完善, 都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强化安全意识和措施之后, 还应掌握一些必要的伤病处理常识,以便应急。
第二董戢打技击对抗的基础理论分析
散打中的技击对抗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基础理论,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散打中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认识散打运 动。本章将从散打的学科理论基础、散打动作的技击阈值、散打 技击的思维网络、散打的攻防对抗、散打对抗姿态的变化规律五 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节散打的学科理论基础
散打,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踢、打、摔、拿四大 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具有远踢、近打、贴身摔等技术特点。此 外,散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 比赛过程中,双方按照竞赛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 徒手搏击、对抗。因此,散打具有体育性、对抗性、民族性等特点, 是一项独特的体育运动。本节我们主要探究散打的学科理论 基础。
一、散打的生理学基础
散打的生理学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运动过程中的 物质代谢系统,一个是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系统,具体如下。
(一)散打与物质代谢系统
在散打运动中,人是活动的主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 体内的物质代谢。物质代谢是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相互联 系的过程。下面将具体阐述散打运动中的糖代谢、脂肪代谢、蛋 白质代谢和水盐代谢。
糖代谢
糖是运动所需能量的主要能源,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70%左右是由体内的糖来 提供。一般来说,长时间进行散打运动,运动者就会出现运动能 力下降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散打运动前半小时或两小时 补充糖是效果最好的。这样能够让糖直接随血液运送到肌肉组 织或者参与糖原的合成转化过程。在散打运动开始后,肌、肝糖 原被动员进入血糖供给需要,能够使血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脂肪代谢
脂肪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训练中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脂肪 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肪只有在有氧运动中才能提供 能量。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的供能比例会随之增加。有氧 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供能能力,长期运动能够使血 脂升高,使血浆中含量有所降低,血浆中的含量增加, 长期运动可以减少体脂的积累,使身体的成分得到有效改善。散 打运动是一项剧烈的体育运动,当运动员体内的肌糖原和肝糖原 消耗完以后,就会动用体内的脂肪来进行供能。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能为机体的运动提供能量。
从食物中补充蛋白质,在消化液作用下蛋白质分子分解为氨 基酸,被小肠吸收。氨基酸被吸收后,几乎全部通过毛细血管进人血液,可在各种不同的组织中重新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经脱氨 基作用等代谢过程,最终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氨基酸在分解 代谢过程中释放能量。
水盐代谢
水也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60%〜 70%。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一定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它可 以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素直接或间接地带给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并 将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有害有毒的物质通过大小便、出汗、呼吸等 途径即时排出体外,还具有维持体温的作用。水的比热高,温度 不易改变,所以当机体进行散打运动时,体内会产生很大的热量, 水通过蒸发出汗消耗大量的热,保证体温没有大幅度的变化。
人体组织中,除碳、氢、氧、氮等主要元素以有机化合物的形 式出现以外,其余各种元素统称为无机盐(也称矿物质)。无机盐 在人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散打运动时,由于新陈代 谢加快,人体需要的无机盐增加,因此,应该适当补充无机盐,从 而保障身体的代谢需求。
(二)散打与能量代谢系统
能量代谢是人体和外界环境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能量转 移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系统。
磷酸原供能系统
由人体内的ATP、CP分解产生能量的反应过程,称作磷酸原 供能系统。在散打运动中,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中,ATP是将 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直接来源。磷酸肌酸(简称CP)是贮存在 肌细胞中与ATP紧密相关的另一种高能磷化物,分解时能释放 出能量。当肌肉收缩且强度很大时,随着ATP的迅速分解,CP 随之迅速分解供能。磷酸原供能系统中,ATP、CP均以水解分子 内高能磷酸基团的方式供能,因此,在散打运动的开始阶段,机体 会最早起用、最快利用磷酸原供能系统,且不需要氧气参与。
糖酵解供能系统
糖原或葡萄糖无氧分解生成乳酸,并合成ATP的过程为糖 的无氧代谢,又称为糖酵解。糖酵解供能是机体进行大强度剧烈 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系统。糖酵解的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 要氧的参与。因为散打运动是一项剧烈,且需要强大爆发力的运 动,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一部分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糖酵解供能 系统。
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有氧代谢供能系统,就是指机体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糖、脂 肪、蛋白质会被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在散打运动中,虽然运动剧烈,但主要还是以有氧氧化系统 来供能6有氧氧化提供的能量,能够提供机体很大的能量,从而 能维持肌肉在较长时间进行工作。由葡萄糖有氧氧化所产生的 ATP为无氧糖酵解供能的19倍。ATP和CP的最终再合成以 及糖酵解产物乳酸的消除都要通过有氧氧化来实现。
浏览4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