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体育会创立之初正是各种商团陆续建立的时期。如果说当初请霍元甲来到上海,是在民族情绪激励下的一时冲动,后为了安置霍元甲师徒办精武体操学校也仅仅是权宜之计,那么1910年由精武体操学校发展而来精武体育会(称精武会)则可以说是商人自己办的一种近似于商团性质的团体。 商人也一直在寻求一种来自团体的依靠。1911年4月,商人们与同盟会领袖陈其美、朱少屏与银行家沈鳗云建立联系,同时1906年建立的商团也进行了改组,由革命党与商会统一领导,这支当时估计只有350人到700人的武装力量,到1911年11月初的时候,已经扩展到2000人左右。精武体育会的产生与发展与商团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与20世纪初社会动荡造成的商人安全感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排除很多商人参与精武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保护。社会动荡的时候,经济也许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社会的动荡在某种意义上却刺激了精武会的发展。比如佛山精武会的发展就反映了动荡时期人们对安全的需要。1928年,“佛山今年商务凋敝,兵匪分乘”①,但佛山精 武会却发展得很好。动荡时期,商人的安全难以保证,所以他们参与精武会很多情况是出于自我安全的需要。精武会在南洋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当时的社会治安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比如马来西亚开埠之初,华侨时常受到袭击,而且各帮会之间常发生打斗,相互残杀。南洋拳械争斗十分频繁,一言不合,平地风波,一人惹事,同群流血,在陈公哲的《精武会五十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及后晤 武术教师李惠为余言,彼在鸡打埠农庄教授华侨武术有年,此时常有土人侵掠,幸晓武术,以棍棒自卫,能免于难。不期余三十余年前来此,提倡武 术,竟收救侨之效,其收效特殊之功,真非始料所及。”②南洋华侨安全感的缺失是他们参加精武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南洋拳械争斗的事件


  • 国内外精武消息[C] //释永信.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社,2008

  • 陈公哲.精武会五十年[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


 

太多,治安当局对此也多有顾忌。所以在陈公哲去南洋宣传以前,安分的侨胞商人对精武会并不是非常热情。但是在陈公哲看来,南洋有组织精武会的条件。首先南洋的经济条件好,这是精武会得以发展的第一个有利条件;第 二个就是因为精武会可以变械争而为义侠,并可以解决华侨对安全的担忧。 “凡有华人所在地,均策动成立精武,以作普遍推动精武事业,发扬精武精神。”①在南洋,精武会成为华人的自助机构,南洋精武会的发展是由华侨 的安全需要所决定的。

(-)商人与各地精武分会的确立

虽然精武体育会的原型——精武体操学校——的创始人是霍元甲,但是自从1910年精武体操学校改名为精武体育会以后,精武体育会的发起人以及组织者、会员等都是工商界人士。霍元甲去世以后,精武体操学校改名为精武体育会,重新厘定章程,当时的发起人“精武三杰”指的是陈公哲、姚蟾伯、卢炜昌三人。他们都是家底较厚的商人,其中陈公哲是上海粤瑞祥五金号老板陈荣升的儿子,后继父业,从事五金生意,姚蟾伯是民国时期颜料界巨子,卢炜昌后来也成为新瑞祥五金号的经理。由此可见“精武三杰”都可以称为商界名流,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精武会的历届会长大多也是商界名流,比如曾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聂云台,是曾国藩的外孙,是城市名流和企业家二者之间的纽带,在上海商界享有特殊的权威和声望,他也曾担任精武体育会会长。精武会的很多会员也都是商界名流,其中郭惟一就是为精武会的发展提供巨大经济帮助的精武经济台柱子,对精武会的发展帮助很大,参与了精武实业屈臣氏汽水厂,以及和兴照相馆等的经营与管理。随着精武会的发展,各地精武分会纷纷成立,而促使各地精武会成立都是各地的商人。1918年6月,陈公哲等人到汉口宣传精武会,得到了当地绅商劳用宏、曾务初、唐鼎祥、唐定祥的支持,特别是劳用宏与唐鼎祥、 唐定祥昆仲最为热心,而劳用宏为商业巨擘,资财甚至,有号召力,借助于 他的力量,召集同乡数十人,签名发起汉口精武分会。

广州精武会的发起,除了有军政要人的支持,关键是得到了简玉阶、简照南等的赞助。简照南、简玉阶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以“中国人请吸中国烟”的口号作宣传,产品畅销华南,很受华侨欢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简照南和简玉阶在香港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 司,其产品在新加坡以及泰国行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对我国经 济侵略暂时放松,且全国范围的抵制日货行动,为公司推销产品创造了条 件。1912年到1917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宁波、汉口、上海设立分厂,上 海分厂于1919年成为总厂办事处,简照南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 任上海总商会董事。简照南刚从香港到上海的时候,得到了上海总商会董事们的合作。简照南曾入日籍,结果1919年其公司被控告为纯属日货,而被 吊销营业执照。为了应付这场危机,简照南恢复中国国籍,其公司也得到一 些重要商团的赞助与支持。该公司自始至终打的都是民族牌,这与武术的宣传理念无疑是一致的。1919年8月,简照南、简玉阶为了对付英美的压迫, 曾登报招股,宣称:“一家公司惧难持久,不如公诸国人。”并将北洋军阀 黎元洪、王占元等拉为股东。商业上的宣传也是他们赞助精武体育会的重要 原因。

佛山精武会于1921年由任孝安、霍伯丽等联合当地工商各界发起,并 由当时一家银号的老板钟妙真创办。历任会长钟妙真、梁敦远、源伯禧、陈 炳黎、王少波都是当地的商人或者教育工作者。汕头精武会的发起人是张裕酿酒公司总经理张振勋及本地的一些绅商。 张振勋,起家于南洋,热爱祖国,晚年携资返国,办理汕头铁路并于烟台开 办张裕酿酒公司,购地数百顷,规模甚大,分号遍及各大省埠。梧州精武会的发起据当时的报道,也是得到了绅商的帮助与支持,在筹 备会上,到会的八十多人都是梧州商界的重要人物。南洋精武会的发展也主要是来自商人的努力提倡,陈公哲去南洋宣传精武以前,罗啸嫩和曹尧辉等先去南洋了解了情况。曹尧辉说:“余等为组织 精武会,欲求当地头家(即资本家)之助,具名发起,向政府注册,但人微言轻,难获彼等赞成。”①罗啸嫩向陈公哲反映了相同的情况。所以才有了① 陈公哲.精武会五十年[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 52. 后来陈公哲等的“五使下南洋“。陈公哲也认识到人们的社会心理往往言以人重,所以决定亲自到南洋宣传精武。而陈公哲作为一个中产阶级商人,远 赴南洋,很容易得到当地侨商的帮助。宝吊远精武会是怡保精武会员郑民伟、何衍蕃等数人因经营商业到该埠才发展成立的。1920年10月12日星洲绅商假养正学校开茶话会,讨论组织 星洲精武会事。

精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对长期义务服务于精武体育会或者对精武会有特别赞助和特殊功勋的人,经会众公决以全体名义授盾。公布的授盾表上有48人,分别是:袁恒之、聂云台、林锦华、尹鹤林、王阁臣、陈止澜、 孙新甫、李福林、魏邦平、林虎、简琴石、朱庆澜、陈廉伯、金湘帆、简照 南、陈益南、杨梅宾、杨达三、黄砺海、熊长卿、何剑英、罗啸墩、唐善 磋、宁竹亭、穆藕初、王维藩、郑灼辰、陈升堂、姚蟾伯、霍守华、李耀 邦、卢炜昌、谭海秋、温钦甫、邱亮、刘少筠、胡耀庭、陈公哲、陈铁生、 黄季植、唐耐修、黄伯年、黎惠生、刘度臣、汤节之、冯少山、黄鸿钧。这 48个人几乎囊括了上海市影响力最大的商业大亨。正是这些绅商的加入, 使得精武会在社会动乱之际,可以逃避官厅的注意。另外,由于精武会的大部分会员都是商人,所以精武体育会更像是一个商团,而商团在社会动乱之际曾经代替政府维持社会秩序,所以使精武会的存在更有理由。精武体育会以及分会正是沿着上海一广州一香港这条线发展的,这不是巧合,而是正反映了精武会与中国资产阶级之间联系的密切。

浏览7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