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0年的风雨历程,梅花拳在山东省高校的传播与发展已具有较为系统的传 播方式,呈现出以下几个传播发展模式。一、层次传播模式,梅花拳在山东省高校的传播,呈现出从各个地区的梅花拳研究会到各大高校负 责人再到协会内每个成员的三级分层传播模式。山东省两个副省级城市和15个地级 市城市都相应成立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关于梅花拳发展的研究会或推广部门,这是高 校梅花拳传播的第一阶层。这些研究会的成员主要由梅花拳传人、大学武术教授和高校毕业已久的梅花拳老弟子组成,不定期地开展各种交流会议和集训活动,研究 商讨高校梅花拳的发展对策与策略。各个地区所在的高校梅花拳协会主要负责人则 是高校梅花拳传播的第二阶层,比如协会会长、副会长和各部门部长。高校梅花拳 协会主要负责人会定期向研究会和老师反映学校梅花拳发展的情况,包括日常训练 情况和在习练武功中出现的各种疑惑。老师召集各高校梅花拳协会主要负责人,定 期在网络上开展拳理讲课,对各种疑惑进行逐一解答,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 用。而研究会则针对协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拟定出相应的对策。梅花拳协会主要负责人在听取了研究会的各项指导性建议措施和老师的拳理讲 座后,对协会内部成员进行针对训练,传达各项会议精神和进行拳理讲解,协会成 员则成了高校梅花拳传播的第三阶层。而协会成员在训练中产生的新的疑惑和协会 发展出现的新的问题时,再有协会主要负责人向研究会和老师及时反馈,寻求解决 路径,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促使梅花拳在高校更好地发展。至此,梅花拳 在山东省高校传播体现出的三级分层传播模式愈加成熟。二、健身模式,古代梅花拳习练者皆是在100余根桩上完成武功训练。最低的桩高度是三尺三 寸,大约110厘米,高的桩则数米不等,随着习练者武功的不断增长而相应增加桩 的高度。习练者在桩上练功,对身体的灵活度、平衡性和下盘的功夫要求极高,难 度极大,稍不留神则会跌落,轻则擦伤肌肤,重则骨骼损伤。其训练难度之大,强 度之高,体力消耗之大,常人难以坚持,培养出来的梅花拳弟子虽武功卓绝,但人 数甚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梅花拳的传承和发展。现在大学生体质总体下降,学 校课程安排紧密,空暇时间也被各类其他事务所占据,习练武术的时间少之又少。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燕子杰先生对梅花拳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许多新式小练法, 迎合大学生需求,呈现出高校梅花拳的独有特点,梅花拳在山东省高校传播发展中 也逐渐构建出学生健身的发展模式。大学生群体在习练梅花拳时,可适当降低训练 强度和训练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注重养气养神;体弱者也可以习练梅花拳, 起到提高运动能力,强身健体的作用。习练梅花拳,无须学习繁杂困难的套路,这 大大降低了习练的磐度,博得了众多大学生的青睐。梅花拳架子一通俱全且没有固定套路模式,成拳、器械也是如此。拳法练至高 境界后还是要回归到架子的,所谓“万法归宗”,这个“宗”就是道家“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那个“一”,是梅花拳的根本。而一些小练法也能很好的引起 大学生的兴趣,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如“蜻蜓点水”:两人互练为主,一人站立, 凝神聚气,另一人左侧身而立,二人成直角形势。进攻方要求全身放松,尽最大可 能抡圆甩右臂,按照逆时针方向运动,当行之最高点时,右手臂攥紧成拳,以气吞 山河之势直接向下俯冲,用最快的速度攻击防守方的腹部,当临那腹部时,碰到衣 服或肌肤之时,克服惯性的阻力,迅速按原运动路线返回,紧接着打第二拳。《梅拳秘谱》中讲到“善用刚者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指的就是出手要达到 “打神不打人”、刚柔相济、收放自如的效果。这种简单实用的小练法,赢得大学生 的喜爱,能够调动其积极性、参与性,达到运动健身的锻炼效果。强身健体、修身 养性、开发智慧、治病救人这四项是梅花拳的四大功能,而在大学生群体中首先发 挥作用的便是强身健体。大学生习练梅花拳后,不仅身体愈加健康、免疫能力不断 提高、精力充沛旺盛、技击御敌能力增强,学习和办事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 各大高校梅花拳协会在纳新时,学生健身模式的推广,无疑吸引了更多的新生,高 校梅花拳习练者群体得以不断壮大。三、竞技比赛模式,山东省各地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武术比赛活动,各大高校大学生梅花拳习练者皆可 参与比赛。如烟台市传统武术大赛、青岛市传统武术比赛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济 宁市梁山县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国梁山梅花拳演武大会,也称之为中国梁山国际传统 武术(梅花拳)邀请赛。两年一度举办的中国梁山梅花拳演武大会,是武术界的一大 盛宴,届时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三十多支武术代表队的300余名选手汇聚一堂,比武 竞技。自2006年举办第一届邀请赛开始以来,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梁山国际传 统武术(梅花拳)邀请赛已成功举办四次。中国梁山梅花拳演武大会的成功举办, 不仅对于发掘、研究、保护、传承、发展梅花拳这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 积极贡献,而且对于弘扬中华武术,传承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梁山梅花拳演武大会是梅花拳弟子切磋武场技艺、研讨文场学术、弘扬中华武 术、传承梅花拳精神的又一大盛会,也给高校梅花拳弟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 台。每逢中国梁山梅花拳演武大会举办期间,山东省各大高校梅花拳协会都会派大 学生代表队参加,刻苦训练,精心准备比赛,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下, 将各大高校梅花拳的靓丽风采展示出来。梅花拳大学生代表队积极参加比赛,同全 国各地梅花拳弟子切磋武艺,互相交流,不断提升自己武功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 的交际圈,扩展了视野,提升了自信心。竞技比赛模式的推广,不仅有利于大学生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梅花拳的蓬勃发展。梅花拳在山东省高校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呈现出较为成熟的传播模式,此外还 表现出具体的传播发展特点和方式。一、以大学生为传播对象,全国各地百余所高校群体习练梅花拳,尤其山东省每一个高校都有梅花拳的影 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拳”。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选择了大学生为传播对象。 经过寒窗苦读数年,尤其是艰苦的高中生活.大学生终于迎来了春天。此时,大学 生都处于一个思维活跃的自由开放状态,无论是对于专业技能知识的系统学习,还 是业余兴趣爱好的培养发展,以及对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 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余习练武术,文武双修.强身 健体,修身养性,有利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梅花拳是中华武术宝库的一朵奇弛,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意志 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中华武术,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大 的教育作用。梅花拳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技击实战能力强,并且能够增强体质、修身养 性、锻炼大脑、开发智慧等,这些特点都深深吸引了无数热爱传统武术的大学生。加 之燕子杰先生对梅花拳进行大胆改革,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教拳模式,逐渐形成了特有 的高校梅花拳发展特点,因此梅花拳在高校的发展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二、以经济较发达地区高校为切入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呈现出多种特点:如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快. 信息渠道众多,传播速度快,新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吸引公众眼球等。梅 花拳不仅仅是一门传统拳术,更是一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发展梅花拳,不 仅仅是武术拳种的传播,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新事物往往具有活力大、生命 力旺盛的特点,梅花拳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入高校,这就是一个新事物。而与此同 时,经济发达地区也保障了新事物成长的经济基础。因此,•在高等院校发展梅花拳, 就很容易随同梅花拳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各地,并被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 所接收。梅花拳后百代第十七代传人燕子杰先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首先选择 了在济南地区所在的高等院校进行梅花拳的传播,尤其是在山东大学的梅花拳传播 为日后全国梅花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燕子杰 先生调至山东大学教学时,经过两年的精心酝酿和不断努力,于卜984年在山东大学 正式成立了梅花拳协会。此后以山东大学为中心,不断辐射周边高校,陆续在山东 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梅花拳协会。此后梅花拳由济南 地区向周边地区不断辐射,逐渐扩展到山东省各大城市高校。三、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梅花拳在高校的传播发展,有着专门技术研究机构和推广部门——各省市设立 梅花拳研究会,以山东省梅花拳研究会所属的代表队为例进行分析。山东省梅花拳 研究交流中心于1993年正式成立,是山东省高校内第一个关于梅花拳发展的研究机 构,燕子杰先生担任该研究会的主任。研究会共有31人,全部是大专以上的学历。 该研究中心不定期地举办开展各种会议,研究梅花拳文理,对济南地区的高校梅花 拳发展情况进行交流探讨,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相应的措施,不断推动梅花拳在高 校的传播与发展。

浏览2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